羽毛枫

   2018-05-10 羽毛枫佚名1532
核心提示:羽毛枫 别称:羽毛枫、细叶鸡爪槭、塔枫、紫红叶鸡爪 拉丁学名:Acer palmatum cv. Dissectum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无患子目 科:槭树科 属:槭属 种:鸡爪槭 园艺种

羽毛枫    别称:羽毛枫、细叶鸡爪槭、塔枫、紫红叶鸡爪    拉丁学名:Acerpalmatumcv.Dissectum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无患子目    科:槭树科    属:槭属    种:鸡爪槭    园艺种:羽毛枫。

羽毛枫学名:Acerpalmatumcv.Dissectum羽毛枫是槭树科、槭树属鸡爪槭(A.palmatum)的园艺变种。羽毛枫为落叶灌木,高一般不超过4米。树冠开展,叶片细裂,秋叶深黄至橙红色,枝略下垂。生长习性中性,喜温暖气候,不耐寒。园林用途庭院观赏、盆栽。

在中国长江流域一带园林中广为栽植。气候温和地区,很适宜羽毛枫生长。

一、羽毛枫的形态特征

羽毛枫是园艺品种,为落叶灌木,株高一般不超过4米,树冠开展;枝略下垂,新枝紫红色,成熟枝暗红色;嫩叶艳红,密生白色软毛,叶片舒展后渐脱落,叶色亦由艳丽转淡紫色甚至泛暗绿色;叶片掌状深裂达基部,裂片狭适羽毛裂,有皱纹,人秋逐渐转红。其他特征同鸡爪槭。

鸡爪槭(原种):落叶小乔木。树皮深灰色。小枝细瘦;当年生枝紫色或淡紫绿色;多年生枝淡灰紫色或深紫色。

叶纸质,外貌圆形,直径7-10厘米,基部心脏形或近于心脏形稀截形,5-9掌状分裂,通常7裂,裂片长圆卵形或披针形,先端锐尖或长锐尖,边缘具紧贴的尖锐锯齿;裂片间的凹缺钝尖或锐尖,深达叶片的直径的1/2或1/3;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在叶脉的脉腋被有白色丛毛;主脉在上面微显著,在下面凸起;叶柄长4-6厘米,细瘦,无毛。

花紫色,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生于无毛的伞房花序,总花梗长2-3厘米,叶发出以后才开花;萼片5,卵状披针形,先端锐尖,长3毫米;花瓣5,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钝圆,长约2毫米;雄蕊8,无毛,较花瓣略短而藏于其内;花盘位于雄蕊的外侧,微裂;子房无毛,花柱长,2裂,柱头扁平,花梗长约1厘米,细瘦,无毛。

翅果嫩时紫红色,成熟时淡棕黄色;小坚果球形,直径7毫米,脉纹显著;翅与小坚果共长2-2.5厘米,宽1厘米,张开成钝角。花期5月,果期9月。

二、羽毛枫的生长习性

羽毛枫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凉爽的环境,喜光但怕烈日,属中性偏阴树种,夏季遇干热风吹袭会造成叶缘枯卷,高温日灼还会损伤树皮,羽毛枫虽喜温暖,但尚是比较耐寒的,在黄河流域一带,冬季气温低达-20℃,但只要环境良好,仍可露地越冬。至于黄河以北,则宜盆栽,冬季入室为宜。羽毛枫在土壤pH5.5-7.5的范围内能适应,故在微酸性土、中性土和石灰性土中均可生长。

三、羽毛枫产地分布

羽毛枫分布于河南至长江流域。

四、羽毛枫的园林用途

羽毛枫是庭院观赏、盆栽。凡各式庭院绿地、草坪、林缘、亭台假山、门厅入口、宅旁路隅以及池畔均可栽植,可谓无处不宜。若成片群植,恰如霜叶红于二月花;若与众多绿色植物配植,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羽毛枫属戚树类,其近似树种和品种繁多。而戚类大都树形美观、叶形优雅,其中不少也是色叶树种,若以羽毛枫为主体,将名种戚类收集一起组成专类园,亦更丰富了园林景色,增添了特色。羽毛枫已成为园林造景中不可缺少的观赏树种,无论栽在何处,都引人入胜。

五、羽毛枫的繁殖方法

羽毛枫多嫁接繁殖。一般常用3-4年生鸡爪槭实生苗作砧木,在砧木生长最旺盛时切接、靠接及芽接。切接于春天3-4月砧木芽膨大时,离地面50-80厘米处截断进行高接,这样当年能抽梢长达50厘米以上。5-6月芽接,接口易于愈合。秋季芽接应适当提髙嫁接部位,多留茎叶,能提高成活率。

六、羽毛枫的栽培技术

整形修剪羽毛枫以自然式近圆球形或伞形为主。苗木长至1.2-1.5米髙度时,在1.0-1.2米处定干,将下部多余的芽全部除去。翌年春芽萌动之前,将一年生枝留30厘米进行短截,结合部分疏剪,剪除直立枝、交叉枝和病虫枝等,生长期新梢半木质化时,留30厘米摘心,同时剪除砧木上的萌芽。以后让每个枝干与其他枝干分离,出现重叠的层次,却不会彼此碰触即可。

常规栽培管理移植在落叶后至萌动前进行,需带宿土。定植后,春夏宜施2-3次速效肥,夏季保持土壤适当湿润,入秋后土壤以偏干为宜。其他栽培管理同鸡爪槭。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