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泡桐 拉丁学名:PaulowniafargesiiFranch.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唇形目 科:泡桐科 属:泡桐属 种:川泡桐 分布区域:浙江省、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市、四川省。
川泡桐(PaulowniafargesiiFranch.),乔木,泡桐科泡桐属植物,中国多省有分布,非人工引种栽培。具备一定药用价值。
一、川泡桐的形态特征
川泡桐是乔木高达20米,树冠宽圆锥形,主千明显;小枝紫褐色至褐灰色,有圆形凸出皮孔;全体被星状绒毛,但逐渐脱落。叶片卵圆形至卵状心脏形,长达20厘米以上,全缘或浅波状,顶端长渐尖成锐尖头,上面疏生短毛,下面的毛具柄和短分枝,毛的疏密度有很大变化,一直变化到无毛为止;叶柄长达11厘米。花序枝的侧枝长可达主枝之半,故花序为宽大圆锥形,长约1米,小聚伞花序无总梗或几无梗,有花3-5朵,花梗长不及1厘米;萼倒圆锥形,基部渐狭,长达2厘米,不脱毛,分裂至中部成三角状卵圆形的萼齿,边缘有明显较薄之沿;花冠近钟形,白色有紫色条纹至紫色,长5.5-7.5厘米,外面有短腺毛,内面常无紫斑,管在基部以上突然膨大,多少弓曲;雄蕊长2-2.5厘米;子房有腺,花柱长3厘米。蒴果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4.5厘米,幼时被粘质腺毛,果皮较薄,有明显的横行细皱纹,宿萼贴伏于果基或稍伸展,常不反折;种子长圆形,连翅长5-6毫米。花期4-5月,果期8-9月。
二、川泡桐的生长环境
川泡桐生于海拔1200-3000米的林中及坡地。
三、川泡桐的分布范围
川泡桐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野生或栽培,
四、川泡桐主要价值
1、化学成分:果实含桐酸、脂肪油、黄酮类、生物碱。
2、性味:味苦,性寒。
3、功效主治:化痰止咳,平喘。用于慢性气管炎。
4、用法:用量15~30g。
5、注:川泡桐花及叶捣烂外敷可治疮癣肿毒。根除风湿,解热毒,用于风湿骨痛、肠风下血、痔疮肿痛、跌打骨折。用量15~30g;外用适量。
6、民间验方:治慢性气管炎:川泡桐果15g、百部6g、桔梗6g、橄榄9g,猪胆汁适量,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