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苇

   2018-05-18 蒲苇佚名2455
核心提示:蒲苇 拉丁学名:Cortaderia selloana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亚纲:鸭跖草亚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亚科:芦竹亚科 属:蒲苇属 分布区域:分布在华北、华中、华南、华东及东北地区 拼音:p

蒲苇

蒲苇    拉丁学名:Cortaderiaselloana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亚纲:鸭跖草亚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亚科:芦竹亚科    属:蒲苇属    分布区域:分布在华北、华中、华南、华东及东北地区     拼音:púwěi。

蒲苇(拉丁学名:Cortaderiaselloana),是禾本科蒲苇属下的植物,原产于阿根廷(Argentina)和巴西(Brazil),分布在华北、华中、华南、华东及东北地区。

蒲苇茎丛生,雌雄异株,叶多聚生于基部,极狭,矮蒲苇性强健,耐寒,喜温暖、阳光充足及湿润气候。

一、蒲苇的形态特征

蒲苇茎极狭,长约1m,宽约2cm,下垂,边缘具细齿,呈灰绿色,被短毛。圆锥花序大,雌花穗银白色,具光泽,小穗轴节处密生绢丝状毛,小穗由2-3花组成。雄穗为宽塔形,疏弱。花期9-10月。蒲苇是多年生,雌雄异株。秆高大粗壮,丛生,高2-3米。叶舌为一圈密生柔毛,毛长2-4毫米;叶片质硬,狭窄,簇生于秆基,长达1-3米,边缘具锯齿状粗糙。圆锥花序大型稠密,长50-100厘米,银白色至粉红色;雌花序较宽大,雄花序较狭窄;小穗含2-3小花,雌小穗具丝状柔毛,雄小穗无毛;颖质薄,细长,白色,外稃顶端延伸成长而细弱之芒。染色体数2n=70(Kiharaetal.1931)。

二、蒲苇的生长环境

蒲苇性强健,耐寒,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气候。

三、蒲苇的分布范围:上海、南京、北京等公园有引种蒲苇,用于栽培观赏,大多蒲苇分布于美洲。模式标本采自乌拉圭蒙得维多。

1、适应地区:华北、华中、华南、华东及东北地区。

2、产地分布:华北、华中、华南、华东及东北地区

四、蒲苇的主要价值

花境花卉观花类,蒲苇花穗长而美丽,庭院栽培壮观而雅致,或植于岸边入秋赏其银白色羽状穗的圆锥花序。也可用作干花,或花境观赏草专类园内使用,具有优良的生态适应性和观赏价值。

五、蒲苇的繁殖方法

蒲苇对土壤要求不严,易栽培,管理粗放,可露地越冬。春季可分株繁殖,秋季分株易死亡。

六、蒲苇的参考文献

Cortaderiaselloana(Schult.)Aschers.etGraebn.,Syn.Mitteleur.Fl.2:325.1900;Hitchc.Man.Grass.Unit.Stat.189,f.252.1950;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336,图275,1959.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