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欢喜 二名法:Sloaneasinensis(Hance)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亚纲:五桠果亚纲(Dilleniidae) 目:酢浆草目(Oxalidales) 科:杜英科(Elaeocarpaceae) 族:猴欢喜族 属:猴欢喜属(SloaneaLinn.) 种:猴欢喜 分布区域:广东、海南、广西、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台湾和浙江。越南 海拔:800以下。
猴欢喜Sloaneasinensis是杜英科常绿乔木,树冠浓绿,树高可达20米,小枝褐色;叶聚生小枝上部,全缘或中部以上有小齿,狭倒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5-13cm;花单生或数朵生于小枝顶端或叶腋,绿白色,下垂;蒴果木质,外被细长刺毛,卵形,5-6瓣裂,熟时红褐色;是珍稀保护树种。
一、猴欢喜的形态特征
猴欢喜是乔木,高20米;嫩枝无毛。叶薄革质,形状及大小多变,通常为长圆形或狭窄倒卵形,长6-9厘米,最长达12厘米,宽3-5厘米,先端短急尖,基部楔形,或收窄而略圆,有时为圆形,亦有为披针形的,宽不过2-3厘米,通常全缘,有时上半部有数个疏锯齿,上面干后暗晦无光泽,下面秃净无毛,侧脉5-7对;叶柄长1-4厘米,无毛。花多朵簇生于枝顶叶腋;花柄长3-6厘米,被灰色毛;萼片4片,阔卵形,长6-8毫米,两侧被柔毛;花瓣4片,长7-9毫米,白色,外侧有微毛,先端撕裂,有齿刻;雄蕊与花瓣等长,花药长为花丝的3倍;子房被毛,卵形,长4-5毫米,花柱连合,长4-6毫米,下半部有微毛。蒴果的大小不一,宽2-5厘米,蒴果木质,外被细长刺毛,卵形,5-6瓣裂,熟时红色。3-7爿裂开;果爿长短不一,长2-3.5厘米,厚3-5毫米;针刺长1-1.5厘米;内果皮紫红色;种子长1-1.3厘米,黑色,有光泽,有黄色假种皮,黄色。花期9-11月,果期翌年6-7月成熟。观果类植物。
二、猴欢喜的生长环境
猴欢喜是偏阳性树种,不耐干燥,喜温暖湿润气候,在天然林中长居于林冠中下层。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偏酸性土壤上生长良好。深根性,侧根发达,萌芽力强适生于年平均气温13--17℃。
三、猴欢喜的分布范围
猴欢喜产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台湾和浙江。生长于海拔700-1000米的常绿林里。越南也有分布。
四、猴欢喜的主要价值
1、猴欢喜生长较快,木材光泽美丽,强韧硬重,耐水湿,材质优良,是优良的硬阔叶树种。由于其纹理通直,结构细密,质地轻软,硬度适中,容易加工,干燥后不易变形,色泽艳丽,花纹美观等特点,可作材用,成为我国建筑桥梁家居胶合板等良才。
2、树皮和果壳含鞣质,可提制栲胶;种子含油脂,是栽培香菇的优良原料,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3、树形美观,四季常青,尤其红色蒴果,外被长而密的紫红色刺毛,外形近似板栗的具刺壳斗,颜色鲜艳,在绿叶丛中,满树红果,生机盎然,非常可爱。当果实开裂后,则露出具有黄色假种皮的种子,更增添了色彩美,是以观果为主,观叶与观花为辅的常绿观赏树种。园林中可以孤植,丛植,片植,亦可与其他观赏树种混植树冠浓绿,果实色艳形美,宜作庭园观赏树。
五、猴欢喜的栽培技术
猴欢喜是种子繁殖。
1、采集种子:猴欢喜在10月中下旬,当木质蒴果刺毛转现紫红色,并先端开始微裂时,即予采收。采种母树应选择20---30年生,树形端正,无病虫害的健康植株。采集时,用髙枝剪剪取果枝或以棍棒击落。果实采回后堆沤7天,然后摊于通风处,蒴果开裂后取出种子,用干搓法除去种皮,用湿沙储藏。
2、播种育苗:猴欢喜幼苗期喜阴耐湿,应尽可能选择日照时间短,水分充足,排灌方便,疏松肥沃湿润的土壤作为圃地。秋末东初时进行全面深翻,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施足基肥。
3、造林抚育:猴欢喜对林地的立地要求不甚严格。由于幼年喜欢阴湿,宜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或酸性的黄土壤,红壤的山坡,山谷作为造林地。秋冬季炼山整地,1-2月选择阴雨天造林。为提高造林的成活率,栽植时适当剪去苗木部分叶片,并严格做到苗正,舒根,深栽,打紧,林冠下造林成活率更高,与马尾松等其他树种混交造林效果更好,并可作为培育绿化大苗兼用材林经营。幼林阶段,每年中耕除草2次待林木出现分化后,陆续挖取一部分苗木用于园林绿化;混交林则视林木生长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对影响其生长的邻近木,在疏伐时先期伐除。
六、猴欢喜的名称由来
猴欢喜名称的来历有几种版本。一种说法为:果子成熟时,野外的猴子以为是板栗,个个抢着去采摘,准备饱餐一顿,谁知剥开后很多果荚里面是空的,落了空欢喜一场,因此被取名为“猴欢喜”。还有一种说法为:果实色彩鲜艳,表面有一层毛如同猴毛,成熟的果实自然开裂5至6瓣,显露出深黄色的种皮及褐色的种子,形似猴的面孔,野生猴类十分喜爱,因而被命名为“猴欢喜”。当然,最直接的说法是这种果实猴子很爱吃,因此叫做猴欢喜。
七、猴欢喜的本种提示
这是一个分布很广泛的种,随着生境条件的变化及物候阶段的差异,叶形的变异性很大,齿式的差异和存在与否也因物侯而变,在同一的标本上也兼具全缘或有齿的叶片;蒴果的果爿也从3爿至7爿不等。所有这些都不宜作为区分种的依据。和薄果猴欢喜S.leptocarpaDiels的情况一样,属于这个种的各种生态型曾被划分出5个种(见异名),其实由于彼此间的连续变异,使种的划分界限混淆起来。例如Hemsley把椭圆形而全缘叶的定为S.sinensis,而把长圆形或披针形兼具疏齿的叶的标本定为S.hongkongensis.从孤立的模式标本勉强分得开,但在大量标本面前就无法正确划分出来。陈焕镛划分出来的2个异名种和S.kweichewensisHu更是同属于一个类型,并和S.sinensisflemsl的模式难以区分。
八、猴欢喜的采集信息
中文种名 | 猴欢喜 | 分布 | 山腰、灌丛、路旁、 |
拉丁学名 | Sloaneasinensis | 地形 | 山地、 |
科名 | 杜英科 | 群落及主要伴生植物 | 毛竹、华东润楠、芒、枫香 |
采集时间 | 2010年11月08日 | 果实颜色 | 紫红色 |
采集地点 | 湖南省浏阳县大围山 | 种子颜色 | 黑色 |
采集人 | 张兵、谷志容 | 茎颜色 | 褐色 |
采集样品类型 | 种子、 | 叶子颜色 | 绿色 |
引种材料类型 | 种子、 | 果期 | 10-11月 |
生活型 | 大型乔木、常绿、 | 平均鲜重(kg/m2) | 0.5kg |
九、猴欢喜属
长叶猴欢喜、樟叶猴欢喜、百色猴欢喜、心叶猴欢喜、膜叶猴欢喜、海南猴欢喜、仿栗、薄果猴欢喜、滇越猴欢喜、圆叶猴欢喜、猴欢喜、苹婆猴欢喜、毛猴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