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光杜鹃 拼音:biànguāngdùjuān 拉丁学名:RhododendroncalvescensBalf.f.&Forrest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杜鹃花目 科:杜鹃花科 属:杜鹃花属 种:变光杜鹃 命名者及年代:Forrest(1919) 保护级别:易危(IUCN标准)、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易危)。
变光杜鹃(RhododendroncalvescensBalf.f.&Forrest),分布云南西北部、西藏东部。生于海拔3300米的冷杉、云杉林下及岩石坡上。
一、变光杜鹃的形态特征
变光杜鹃是常绿小灌木,高约1-2米;小枝粗壮,当年生枝有薄毛被,易脱落;老枝粗糙,有明显的叶痕和层状剥落。叶多密生于枝顶,薄革质,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6-9厘米,宽3-4厘米,顶端有细尖头,基部圆形、截形或微心形,两侧常不对称,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有淡棕色薄毛被,中脉在上面下陷,在下面显著隆起,侧脉12-14对,在两面均平坦,微现;叶柄长1-1.5厘米,上面平坦有浅沟纹,下面圆柱状,被稀疏短绒毛。总状伞形花序,有3-8花;总轴短,圆锥形,长仅3-5毫米;花梗粗短,长约1-1.3厘米,被疏绒毛及腺体;花萼杯状;萼片5,披针形,长2-3毫米,不等大,基部有腺体,边缘有睫毛,内面无毛;花冠钟状,长3-3.5厘米,玫瑰色,下部有紫色斑纹,5裂,裂片圆形,长约1.5-1.8厘米,顶端有凹缺;雄蕊10,长1.2-2.5厘米,不等长,花丝基部有绒毛;花药紫红色;子房卵球形,长约5毫米,被腺体及短绒毛;花柱粗状,无毛。蒴果圆柱状,长2厘米,直径5毫米,微弯曲。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二、变光杜鹃的生长环境
变光杜鹃生于海拔3300米的冷杉、云杉林下及岩石坡上。
三、变光杜鹃的分布范围
变光杜鹃产于云南西北部、西藏东部。模式标本采自西藏察隅至云南德钦间。
四、变光杜鹃的本种提示
本种叶片薄革质,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下面有薄层毛被;叶柄,花梗及幼枝上无长柄腺体等特征可与其它各种相区别。
五、变光杜鹃的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