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樱子

   2018-05-27 苗业网佚名727
核心提示:金樱子 别称:刺榆子、刺梨子、金罂子、山石榴、山鸡头子、糖罐、金樱子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蔷薇目科:蔷薇科属:蔷薇属 种:金樱子 分布区域:陕西、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湖北、湖

金樱子    别称:刺榆子、刺梨子、金罂子、山石榴、山鸡头子、糖罐、金樱子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蔷薇属    种:金樱子    分布区域:陕西、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台湾    采收时间:10-11月果实成熟变红时采收    用量:6-12g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金樱子,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laevigataMichx.的干燥成熟果实。分布于陕西、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具有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之功效。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

一、入药部位:干燥成熟果实。

二、性味:味酸、甘、涩,性平。

三、归经:归肾、膀胱、大肠经。

四、功效: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

五、主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

六、相关配伍

1、治梦遗,精不固:金樱子十斤,剖开去子毛,于木臼内杵碎。水二升,煎成膏子服。(《明医指掌》金樱子膏)

2、治脾泄下利,止小便利,涩精气:金樱子经霜后以竹夹子摘取,擘为两爿,去其子,以水淘洗过,烂捣,入大锅以水煎,不得绝火,煎约水耗半,取出澄滤过,仍重煎似稀饧。每服取一匙,用暖酒一盏,调服。(《寿亲养老新书》金樱子煎)

3、治久虚泄泻下痢:金樱子(去外刺和内瓤)30g,党参9g。水煎服。(《泉州本草》)

七、用法用量:6-12g。

八、炮制:采集加工10-11月果实成熟变红时采收,干燥,除去毛刺。

九、生理特性:金樱子是常绿攀援灌木,高可达5米;小枝粗壮,散生扁弯皮刺,无毛,幼时被腺毛,老时逐渐脱落减少。小叶革质,通常3,稀5,连叶柄长5-10厘米;小叶片椭圆状卵形、倒卵形或披针状卵形,长2-6厘米,宽1.2-3.5厘米,先端急尖或圆钝,稀尾状渐尖,边缘有锐锯齿,上面亮绿色,无毛,下面黄绿色,幼时沿中肋有腺毛,老时逐渐脱落无毛;小叶柄和叶轴有皮刺和腺毛;托叶离生或基部与叶柄合生,披针形,边缘有细齿,齿尖有腺体,早落。花单生于叶腋,直径5-7厘米;花梗长1.8-2.5厘米,偶有3厘米者,花梗和萼筒密被腺毛,随果实成长变为针刺;萼片卵状披针形,先端呈叶状,边缘羽状浅裂或全缘,常有刺毛和腺毛,内面密被柔毛,比花瓣稍短;花瓣白色,宽倒卵形,先端微凹;雄蕊多数;心皮多数,花柱离生,有毛,比雄蕊短很多。果梨形、倒卵形,稀近球形,紫褐色,外面密被刺毛,果梗长约3厘米,萼片宿存。花期4-6月,果期7-11月。

十、生长环境:金樱子产于陕西、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四川、云南、贵州。生于向阳的山野、田边、溪畔灌木丛中,海拔200-1600米。

十一、鉴别

1、药材性状:为花托发育而成的假果,呈倒卵形,长2-3.5cm,直径1-2cm。表面红黄色或红棕色,有突起的棕色小点,系毛刺脱落后的残基。顶端有盘状花萼残基,中央有黄色柱基,下部渐尖。质硬。切开后,花托壁厚1-2mm,内有多数坚硬的小瘦呆,内壁及瘦果均有淡黄色绒毛。气微,味甘、微涩。

2、饮片性状:呈倒卵形纵剖瓣。表面红黄色或红棕色,有突起的棕色小点。顶端有花萼残基,下部渐尖。花托壁厚1-2mm,内面淡黄色,残存淡黄色绒毛。气微,味甘、微涩。

十二、相关论述

1、《本草经疏》:“十剂云,涩可去脱,脾虚滑泄不禁,非涩剂无以固之。膀胱虚寒则小便不禁,肾与膀胱为表里,肾虚则精滑,时从小便出,此药气温味酸涩,入三经而收敛虚脱之气,故能主诸证也。”

2、《本草新编》:“金樱子,世人竞采以涩精,谁知精滑非止涩之药可止也。遗精梦遗之症,皆尿窍闭而精窍开,不兼用利水之药以开尿窍,而仅用涩精之味以固精门,故愈涩而愈遗也。所以用金樱子,必须兼用芡实、山药、莲子、薏仁之类,不单止遗精而精滑反涩,用涩于利之中,用补于遗之内,此用药之秘,而实知药之深也。”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