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桉

   2018-06-07 苗业网佚名15793
核心提示:蓝桉 拉丁学名: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 别称:洋草果、灰杨柳、玉树油树。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蔷薇亚纲 目:桃金娘目 科:桃金娘科 属:桉属 种:蓝桉 分布区域:中国西南及南

蓝桉    拉丁学名:EucalyptusglobulusLabill.    别称:洋草果、灰杨柳、玉树油树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蔷薇亚纲    目:桃金娘目    科:桃金娘科    属:桉属    种:蓝桉    分布区域:中国西南及南部有引种,以云南中部及北部、贵州西部生长最好    命名者及年代:Labill.,1800。

蓝桉(学名:EucalyptusglobulusLabill.)大乔木;树皮灰蓝色,片状剥落;嫩枝略有棱。幼态叶对生,无柄,有白粉;花大,宽4毫米,单生或2-3朵聚生于叶腋内;无花梗或极短;萼管倒圆锥形,表面有4条突起棱角和小瘤状突,被白粉;帽状体稍扁平,早落;雄蕊多列,花丝纤细,花药椭圆形;花柱长7-8毫米,粗大。蒴果半球形,有4棱,果缘平而宽,果瓣不突出。

蓝桉分布广西、云南、四川等地栽培。最北可到成都和汉中。叶和果实入药。

一、蓝桉的形态特征

蓝桉是大乔木;树皮灰蓝色,片状剥落;嫩枝略有棱。幼态叶对生,叶片卵形,基部心形,无柄,有白粉;成长叶片革质,披针形,镰状,长15-30厘米,宽1-2厘米,两面有腺点,侧脉不很明显,以35度-40度开角斜行,边脉离边缘1毫米;叶柄长1.5-3厘米,稍扁平。蓝桉花大,宽4毫米,单生或2-3朵聚生于叶腋内;无花梗或极短;萼管倒圆锥形,长1厘米,宽1.3厘米,表面有4条突起棱角和小瘤状突,被白粉;帽状体稍扁平,中部为圆锥状突起,比兽管短,2层,外层平滑,早落;雄蕊长8-13毫米,多列,花丝纤细,花药椭圆形;花柱长7-8毫米,粗大。蒴果半球形,有4棱,宽2-2.5厘米,果缘平而宽,果瓣不突出。

二、蓝桉的生长环境

蓝桉喜光,喜湿,耐旱,耐热,畏寒,对低温很敏感。大多数要求年平均温度15℃以上,最冷月不低于7-8℃。一般能生长在年降水量500毫米的地区,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生长较好。适生于酸性的红壤、黄壤和土层深厚的冲积土,但在土层深厚、疏松、排水好的地方生长良好。主根深,抗风力强。多数根颈有木瘤,有贮藏养分和萌芽更新的作用。一般造林后3-4年即可开花结实。

三、蓝桉的分布范围

中国广西、云南、四川等地栽培。最北可到成都和汉中。原产地在澳大利亚东南角的塔斯马尼亚岛,从海岸至海拔300米的温暖地区,既不是很热,也不是很冷,年雨量为600-1350毫米。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试种尚未有成功的经验。不适于低海拔及高温地区,能耐零下低温,生长迅速。

四、蓝桉的栽培技术

(一)、造林

1、造林地选择:选择海拔600米以下,交通方便,坡度平缓,土层较深厚,疏松肥沃的宜林荒山地。

2、整地:穴垦整地,穴规格为40×40×40厘米。

3、密度:株行距:2×3米,每亩112株。

4、施基肥:在栽植前半个月内,先用表土回穴到穴高10厘米处,然后按每株0.5公斤磷肥施入,注意磷肥要撒施均匀,不成堆,再用土将穴填至土面。

5、栽植:桉树用小苗上山造林,由于苗木细嫩,运输和栽植时要特别小心,选择阴雨天进行,栽植时要先将营养袋拆除,用手托住营养土使之不散,小心放入穴内,然后覆土,从侧方压实,再用细土把苗木根部压紧,深度以刚好盖住营养土为宜,最后在其表面覆盖3-5厘米细土,使之形成龟背形,以防雨天积水,造成苗木腐烂死亡。

6、追肥:追肥次数每年3-4次。间隔期不宜过短或过长,一般以每隔2-5周为宜。因氮肥的追肥停止期对苗木质化程度影响很大,为提高苗木对低温和干旱的抗性,所以追肥应当在霜冻来临之前6-8周结束,第一次在造林1个月后,选择阴雨天结合对幼苗培蔸除草时进行追施尿素,按每株3-5克尿素,距苗木的水平距离为5厘米处作圈施,撒施肥料时,严防撒到苗木的叶子上,否则会严重灼伤苗木以致死亡;第二次按每株6-10克;第三次按每株6-10克;第四次按每株10克以上尿素施撒。最后覆上一层5-7厚的细土,以防肥料损失。

7、管护:造林后应安排专人专管,防止人畜危害,时间为三年。

(二)、萌芽林

1、松土:林木砍伐后,在树头萌芽前,应进行开沟松土。最好用大马力拖拉机带三个铁钩的松土器沿行间进行松土,深度40厘米左右。松土的作用:一是疏松土壤,让土壤释放养分肥力,便于林木吸收;二是利于树木根系呼吸、透气;三是钩断吸收能力差的老根,让树头长出更多吸收能力强的新须根,利于林木生长。

2、定株:桉树萌芽力很强,伐木后一个树头一般可萌生芽条六、七条,多的达十多二十条。萌芽条多了,争夺营养空间,争抢土壤养分,不利于萌芽林成材。因此,萌芽林要及时进行疏伐定株。

3、定株的做法中:林木砍伐后,待树头的萌芽条长到1.5米左右,且有较明显分化时,按照“去弱留强,去密留疏,保持合理株距”的原则,选择生长粗壮、顶端优势明显、干形通直的1-2条优势株保留下来,其余芽条全部从基部处砍掉。

4、追肥:沿松土沟或另开小穴,将几种化肥按用量混合后均匀施放在沟(穴)中,然后用土覆盖。第一次追肥,每株施磷肥5-6两+尿素1-2两+氯化钾0.5-1两;第二、第三次追肥,每株施磷肥3两+尿素2两+氯化钾0.5-1两。如用复合肥追肥,可每株每次施复合肥3-4两+尿素1-2两。

五、蓝桉的病虫防治

(一)、病害

桉扦插苗腐烂病危害症状:病菌侵染插条嫩叶,迅速从上而下变黑干枯;若从切口处侵入,则从下向上腐烂,表皮剥离。但也有些插条感染后只导致部分损伤,并形成愈伤组织,阻止病菌蔓延,长出根系,地上部亦能抽芽展叶。病菌若从叶痕、芽鳞或微伤处侵入,则出现不规则斑点,病斑扩展连结,茎条干枯。染病的插条后期长出白色霉点或灰褐色点状物,即为病原菌的子实体。

防治方法:

1、扦插前苗床土壤处理:每平方米用30%土菌清水剂3-6升兑水喷灌消毒;或50%立枯净可湿性粉剂2-3克稀释3000倍浇灌。

2、插条消毒:在扦插前用27%高脂膜200倍液+64%杀毒矾600倍液浸渍1分钟。

3、发病期间交替喷淋高脂膜200倍液+杀毒矾600倍液+链霉素400单位;或70%土菌清2000-3000倍液;或70%百德富500-700倍液。

焦枯病危害症状: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和枝梢。叶片感染初期出现针头状大小的水渍斑,病斑逐渐扩大,组织坏死如被灼伤,边缘有一赤褐色晕圈,后期病斑中部变灰褐色,多数病斑连结造成4叶尖或叶缘枯,病叶卷曲、脆裂脱落。枝条染病,表皮层遍布近圆形或长条形的小点,扩大后若病斑环绕枝干,可造成枝干干枯死亡。在雨后或高湿环境,尤其在靠近地面枝叶的坏死部分,出现密布的白色叉形点状物,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堆。

防治方法:

1、严禁用疫区桉树枝条作组织培养和扦插繁殖材料。繁殖用母苗应严格检疫,杜绝带菌苗木调运出圃。

2、尽量避免在带菌的旧圃地育苗,必要时应对土壤、培养基作彻底消毒,可用30%土菌消每平方米3-6毫升用水稀释-淋洒作苗床消毒。

3、在背风低洼的山坡造林时,宜采取宽行窄株的栽培规格,以增强林间通透性,减少病菌积累及传播。

4、发病后及时清除病苗、病叶、病枝。交替喷洒50%速克灵400-600倍液,或5%菌毒清400-600倍液或30%土菌清1500-2000倍液。

(二)、虫害

大毛虫生物特性:福建省一年发生2代,以蛹在茧中越冬,第一代幼虫出现于3-6月,第二代幼虫出现于7-11月。7月中下旬孵化的幼虫,10月中旬在寄主枝杆上、杂草从中、石缝中、墙壁下等地结茧进入越冬。

防治方法:

1、在初龄幼虫期,用90%敌百虫晶体,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或2.5%的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25%苏脲1号胶悬剂3000倍液喷洒。

2、幼林、苗圃地发现虫卵,可人工摘卵;发现幼虫,可人工捕杀;发现虫茧,可人工剪除。

3、4月间可在林间释放白僵菌粉炮;每亩用80亿孢子每克粉剂0.5千克。

白蚁危害症状:桉树常见的虫害是土栖白蚁,主要是黑翅大白蚁,其次是黄翅大白蚁。其它蚁种虽在林内有发现,但不足以造成危害。在桉树幼林里,白蚁先是危害根颈部,再逐步从土层转向地表和地上部分,然后沿表土一圈剥食主根、倒根,以及树干基部皮层,使幼树营养不能上下输送而死。严重时,沿树干上下修筑“泥被”,将树干树枝全部包裹起来,使每株幼树的外观如“泥塑”一般,白蚁在“泥被”内将桉树韧皮部剥食一光,使木质部暴露,从而导致林木死亡。

防治方法:以防为主,药饵诱杀。

1、造林时,在穴中放3-4克呋喃丹(克百威)与基肥、土混合填穴,每亩用药0.35公斤。

2、造林后,将2克呋喃丹(克百威),在距树蔸水平距离5厘米处,沿树蔸圈施,每亩用药0.22公斤,注意不要将药粉接触树苗,以免发生药害。

金龟子危害症状:幼虫(俗称鸡乸虫)为害幼树根部,特别是一些甘蔗地、番薯地等熟地造林幼虫较多,为害较重。成虫会对幼树树叶造成伤害。

防治方法:

1、造林时,每亩用4-5市斤敌百虫粉(或特丁膦2.5市斤)均匀撒植穴内,可驱杀金龟子幼虫。

2、用农药敌百虫、甲胺磷稀释成600-800倍液喷在叶面,可有效毒杀成虫。

五、蓝桉的危害背景

大面积种植桉树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桉树是“抽水机”。桉树是速生丰产林,对土壤的水分需求极大,大面积引种桉树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二是桉树是“抽肥机”,桉树对土壤的肥料和养分需求极大,凡种植了桉树的,容易导致土地肥力下降乃至枯竭;三是桉树是“霸王树”,桉树对当地乡土的、原产、原生的物种有极大的抑制性;四是桉树施用的化工产品毒性强、毒效长,桉树气体有刺激和毒害作用。

种植桉树的方法不对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伤害。以澳大利亚的桉树种植为例,第一,澳大利亚的原生桉树林,由于自然的间伐,其单一树种的密度,远没有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人工林大,所以其林内的树木品种也很具多样性。第二,澳大利亚的桉树林主要分布于该国降雨量最为丰沛东南沿海,其耗水性也就不至过于明显。第三,澳大利亚的原生桉树林,其品种不是单一的,常常在同一片桉树林里,会杂生着十几种甚至更多的桉树。

而中国的桉树种植,往往片面追求产量和效益,高密度种植、超短期轮伐,掠夺式攫取地力,存在桉树种植密度过大、除草施肥不科学、采伐一次便放火烧山一次等现象,以致造成表层土壤被污染严重、加快土壤养分丧失和林地难以实现生物多样化等问题。

桉树所发挥的综合效益特别是木材生产的作用没有任何树种可以替代,通过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桉树对生态的不利影响是可以避免的。如巴西就通过坚持科学规划、采用最小耕作法、严控杂草、保持“镶嵌式”造林等营林措施,建立了桉树可持续经营和发展的科学规程和技术手段。

六、蓝桉的主要价值

1、经济:蓝桉木材用途广泛,但略扭曲,抗腐力强,尤适于造船及码头用材;花是蜜源植物;叶含油量0.92%,制作白树油,也作杀虫剂及消毒剂,有杀菌作用。

2、环保:桉树具有很强的萌芽更新能力,种植一次可砍伐利用2-3次。通过加强对萌芽林抚育管理,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桉树萌芽林仍可达到丰产效果。

3、药用:供药用,有健胃、止神经痛、治风湿、扭伤等效。

傈僳药;质扒子:叶、果实预防流感,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急慢性肾盂肾炎,肠炎,痢疾《怒江药》。

阿昌药;八草果:治感冒,发热头痛,消化不良,肠炎,腹痛《德宏药录》。

苗药;挥发油用于神经痛《湘蓝考》。

七、蓝桉的植物文化

桉树文化起源于生活在澳洲大陆的原始土著,在西方殖民者进入澳洲大陆后得到继承和发展。经过200余年的发展融合后,桉树在精神层面上体现出的能在艰苦条件下生长进化、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奋力拼搏、顽强发展的精神,已成为澳大利亚人的精神追求和象征。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