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栎

   2018-06-16 苗业网花木4721
核心提示:蒙古栎别称:蒙栎、柞栎、柞树 拉丁学名:Quercus mongolica Fisch. ex Ledeb. 英文名称:Mongolian Oak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山毛榉目 科:壳斗科 属:栎属 种:蒙古栎 命名者及年代:F

蒙栎、柞栎、柞树

蒙古栎   别称:蒙栎、柞栎、柞树   拉丁学名:QuercusmongolicaFisch.exLedeb.   英文名称:MongolianOak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山毛榉目    科:壳斗科   属:栎属   种:蒙古栎   命名者及年代:Fisch.exLedeb.1850。

蒙古栎属壳斗科、栎属,落叶乔木,高达30米,树皮灰褐色,深纵裂。树冠卵圆形。单叶互生、叶片倒卵形,叶波状齿缘,叶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花单性,雌雄同株,坚果卵形或椭圆形,种子具肉质子叶。细胞染色体:2n=24。是中国国家二级珍贵树种,也是中国东北林区中主要的次生林树种。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各地,华中地区亦少量分布。在俄罗斯、日本、蒙古及朝鲜半岛也有分布。

一、蒙古栎的形态特征

蒙古栎属落叶乔木,高达30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幼枝紫褐色,有棱,无毛。顶芽长卵形,微有棱,芽鳞紫褐色,有缘毛。叶片倒卵形至长倒卵形,长7-19厘米;宽3-11厘米,顶端短钝尖或短突尖,基部窄圆形或耳形,叶缘7-10对钝齿或粗齿,幼时沿脉有毛,后渐脱落,侧脉每边7-11条;叶柄长2-8毫米,无毛。

蒙古栎雄花序生于新枝下部,长5-7厘米,花序轴近无毛;花被6-8裂,雄蕊通过8-10;雌花序生于新枝上端叶腋,长约1厘米,有花4-5朵,通常只1-2朵发育,花被6裂,花柱短,柱头3裂。

蒙古栎壳斗杯形,包着坚果1/3-1/2,直径1.5-1.8厘米,高0.8-1.5厘米,壳斗外壁小苞片三角状卵形,呈半球形瘤状突起,密被灰白色短绒毛,伸出口部边缘呈流苏状。坚果卵形至长卵形,直径1.3-1.8厘米,高2-2.3厘米,无毛,果脐微突起。花期4-5月,果期9月。

二、蒙古栎的生长习性

蒙古栎生于海拔200-2100米的山地,在东北地区常生于海拔600米以下,在华北常生于海拔800米以上,常在阳坡、半阳坡形成小片纯林或与桦树等组成混交林。喜温暖湿润气候,也能耐一定寒冷和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中性或石灰岩的碱性土壤上都能生长,耐瘠薄,不耐水湿。根系发达,有很强的萌蘖性。蒙古栎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5-30℃,15℃时发芽缓慢,30-35℃时发芽最快,但幼芽细弱。茎叶生长适宜的白天温度为23-30℃,夜间温度为15-18℃;温度高于35℃或低于15℃生长缓慢。幼瓜生长适宜温度白天为25-30℃,夜间为15℃左右。蒙古栎对环境有广泛的适应力,能适应南由华中地区直至东西伯利亚-56度,乃至-60度的低温,早中国的分布区约在年均温-3度以上,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蒙古栎的垂直分布随纬度的降低而升高。在大、小兴安岭的海拔250-400米范围内,蒙古栎长分布于低山顶部和山脊以及坡度小的各个坡向上。海拔400-600米直至长白山800米以下,蒙古栎能在坡度3-35度的南坡形成纯林。甚至东北西部兴安岭以南地区,蒙古栎的分布高度可上升至870-1600米。东部三江平原的残丘上也有生长。蒙古栎适应较广的土壤类型,多生长在酸性或微酸性较肥沃的暗棕色森林土和棕色森林土上。人为破坏严重的山地,蒙古栎能在干燥阳坡,土体发育不全的粗骨土上成林,但其地位甚低。

三、蒙古栎的地理分布

蒙古栎产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等省区。俄罗斯、朝鲜、日本也有分布,世界多地有栽种蒙古栎。

四、蒙古栎的主要价值

1、蒙古栎是营造防风林、水源涵养林及防火林的优良树种,孤植、丛植或与其它树木混交成林均甚适宜。不但需要保护,还可以进行人工培植。

2、园林中可植作园景树或行道树,树形好者可为孤植树做观赏用。

3、蒙古栎木材边材淡褐色,心材淡灰褐色,气干密度0.67-0.78克/立方厘米,材质坚硬,耐腐力强,干后易开裂;可供车船、建筑、坑木等用材,压缩木可供作机械零件,叶含蛋白质12.4%,可饲柞蚕;种子含淀粉47.4%,可酿酒或作饲料,树皮入药有收敛止泻及治痢疾之效。

五、蒙古栎的栽培技术

蒙古栎是播种繁殖,种子催芽后采用垄播,播种量为150g/m。当年生苗高20-30cm。3年生苗可出圃栽培。

(一)种植要点

整地作床整地作床从9月中旬开始,整地深翻30cm,拣出草根、石块,春播在秋翻后于翌年春耙地,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1.5t。翻地时进行土壤消毒每667平方米施4kg硫酸亚铁,防治地下害虫,每667平方米可施2.5kg辛硫磷。然后每平方米施入熟好的农家肥5kg,作床高20cm,床面宽1.1m,步道40cm。为防治苗木病害,每平方米用5g溶液喷洒床面,用药5d后播种。

育苗地要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质肥沃、pH值5.5-7.0,土层厚度50cm以上的沙壤土和壤土。

种子采收后用50℃-55℃温水浸种15min或用冷水浸种24h,同时将漂浮的不成熟、虫蛀种子捞出,也可以用敌敌畏熏蒸一昼夜进行杀虫处理。秋播种子消毒处理后即可直接播种,效果良好;春播种子在冷室内混沙(种沙比为1∶3)催芽,每周翻动一次,随时检出感病种子并烧掉,翌年春播种前一周将种子筛出,在阳光下翻晒,种子裂嘴达30%以上可播种。

种子调制及播种种子精选后,放到凉爽湿润的库里贮藏。种子贮藏要因地制宜,通常有下列三种贮藏方法。

(二)、田间管理

灌水:因种实大,覆土厚,就需要一定的湿度,湿度一般保持地表下1cm处土壤湿润即可,不是特别干旱的不必天天灌水,苗木出土前不必浇水,防止土壤板结,造成顶土困难或种子腐烂而失败。

切根播种后15-20d出苗,当真叶出土4片时,切断主根,留主根长6cm,可促进须根生长,切根后应将土压实并浇水。

间苗在苗高进入高生长速生期定苗,间去病苗、弱苗,疏开过密苗,同时补植缺苗断条之处,间苗和补苗后要灌水,以防漏风吹伤苗根。留苗密度60-80株/平方米。

松土、除草按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及时清除,采用人工除草,保持床面无杂草,除草结合松土,松土深度2-8cm,以利苗木的正常生长。

蒙古栎苗木,当年有3次生长的习性,采用两次追肥,即第一次封顶后进行追肥,约6月20日左右,硝酸铵每平方米5g;第二次追肥在苗木第二次封顶后进行,约7月下旬左右,硝铵每平方米7g。

起苗:秋季起苗,进行控沟越冬假植;春季起苗,可原垄越冬,不必另加防寒措施。

六、蒙古栎的虫害防治

栗实象鼻虫(CurculiodavidiFairm):成虫体长7-9毫米,赤褐色或黑色而有灰黄色鳞毛嘴细长,腿节棍棒壮下面有一齿突。幼虫在种子内蛀蚀,种子在外面看不到柱孔,仅有一小黑点,受害种子不成熟往往早落,如有三头以上幼虫为害,一般都失去芽力。

特别在种子堆积期间,温度升高,幼虫蛀蚀严重。温水浸种将种子放进55度温水中浸泡10分钟,或在50度的温水种浸泡15分钟,无影响。也可用于溴化甲蒸熏,当气温在23度时每立方用药37.4克.熏蒸40小时,杀虫率可达100%。

二氧化碳熏蒸:将种子放秘室内或密封容器内,在温度25度以下每立方用二氧化碳30毫升处理20小时,杀虫率在95%以上,对种子发芽无影响。也可用于溴化甲蒸熏,当气温在23度时每立方用药37.4克,熏蒸40小时,杀虫率可达100%。

成虫盛发期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

幼虫未爬出栎实前,收集并清除早期脱落的栎实。杀虫率很高,且不影响种子发芽,浸种后2天阴干后才能贮藏。

蒙古栎  拉丁学名QuercusmongolicaFisch.exLedeb.  别称橡树、蒙栎、柞树、蒙古柞、青冈柞、大青冈等   二名法Quercusmongolica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金缕梅亚纲  目壳斗目Fagales  科壳斗科  属栎属  种蒙古栎  分布区域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等省区。生长习性:生于海拔200-2100米的山地。

柞树是对壳斗科栎属植物的一种通称,通常指蒙古栎。蒙古栎为落叶乔木,少数为灌木。叶缘有锯齿,少有全缘。雄花柔荑花序下垂,雌花单生于总苞内。坚果单生,果皮内壁无毛,不发育的胚珠位于种子基部之外侧。树干奇特苍劲,树形优美多姿,枝繁叶茂,耐修剪、易造型,经拉片造型后冠如华盖,千姿百态,神韵独具,是风景园林、庭院别墅区造型景观精品树种。材质坚实,纹理细密,材色棕红,供家具农具等用;叶、皮供药用。

一、蒙古栎的形态特征

蒙古栎是落叶乔木,高达30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幼枝紫褐色,有棱,无毛。顶芽长卵形,微有棱,芽鳞紫褐色,有缘毛。叶片倒卵形至长倒卵形,长7-19厘米;宽3-11厘米,顶端短钝尖或短突尖,基部窄圆形或耳形,叶缘7-10对钝齿或粗齿,幼时沿脉有毛,后渐脱落,侧脉每边7-11条;叶柄长2-8毫米,无毛。雄花序生于新枝下部,长5-7厘米,花序轴近无毛;花被6-8裂,雄蕊通过8-10;雌花序生于新枝上端叶腋,长约1厘米,有花4-5朵,通常只1-2朵发育,花被6裂,花柱短,柱头3裂。壳斗杯形,包着坚果1/3-1/2,直径1.5-1.8厘米,高0.8-1.5厘米,壳斗外壁小苞片三角状卵形,呈半球形瘤状突起,密被灰白色短绒毛,伸出口部边缘呈流苏状。坚果卵形至长卵形,直径1.3-1.8厘米,高2-2.3厘米,无毛,果脐微突起。花期4-5月,果期9月。

二、蒙古栎的分布范围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等省区。生于海拔200-2100米的山地,在东北地区常生于海拔600米以下,在华北常生于海拔800米以上,常在阳坡、半阳坡形成小片纯林或与桦树等组成混交林。俄罗斯、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三、蒙古栎的主要品类

我国柞林资源丰富,据1984年调查,适于放养柞蚕的柞坡资源全国约有六千多万亩,现仅利用一千三百多万亩。在我国分布的栎属60余种中,适合养蚕的柞种有15个,其中柞槲栎、栓槲栎、红槲栎、沼生栎、泡栎、大果蒙古栎这六种虽然能养蚕,但分布面积较小,其余9中为主要养蚕树种,如下:蒙古栎、辽东栎、麻栎、槲树、槲栎、栓皮栎、锐齿槲栎、枹栎、白栎。

四、蒙古栎的栽培技术

(一)、苗圃建立

(1)圃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高燥,土质肥沃、土层较厚、有排灌条件、离预栽地较近的地方做苗圃。

(2)整地作床:先深耕30cm,再平整地面,做成苗床。苗床宽1m左右,长度随具体情况而定。干旱、水利条件差的地方应做平床,一般条件下,因柞树抗旱性较强,适合做高床,床高出地面l0cm左右,床与床之间留有0.5m宽的人行道,以便操作,整床施足基肥。

(二)、培养方式

(3)加施菌根土:柞树根系根毛很少,通过与真菌共生,利用菌丝帮助柞树根系吸收一部分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质。因此苗圃地施菌根土,可促使苗木旺盛生长。方法可在发育良好的柞树根下挖一些土,把这些土堆放到一起,几天后再使用。

(三)、播种催芽

将选好的橡实在播种前10~15天,用清水浸泡1~2天,然后捞出种子,放在席子上晾干,再堆成堆,在堆上轻轻地洒少量水,上面盖湿草帘。以后每天喷水润种,直到橡实露白时即可播种。

(1)、播种:在做好的苗床内,顺床播种,行距25~30cm,床宽lm左右,可播3~4行。沟深5-6cm,每米长的沟可播50粒优良橡实,覆土3-5cm,轻轻镇压。

(2)、出苗后管理:苗木出土后,应适时中耕、除草、灌溉、施肥、间苗、遮阴,加强抚育。

(四)、移栽

苗木在苗圃内生长两年后,即可出圃移栽,春、夏、秋均可栽植,一般晚秋树液停止流动后栽植较好,最好选无风阴天栽植。坑的直径40cm,坑底施菌根土,将苗木放于菌根土中,每坑3-4株,覆土、踏实即可。栽后应加强管理,注意防旱保墒,在休眠期进行根刈剪伐,提高成活率。

(五)、病虫防治

柞树常见的病害为白粉病、褐斑病和早烘病。

白粉病出现的现象:多在9~10月份发生。褐斑病常在多湿、多风年份的春蚕期发生,病重时柞叶焦枯。

早烘病出现的现象:多发生在8月底9月初,凡雨多年份或柞岚连年砍伐过度或食叶过酷处均易发生早烘,严重时整个柞岚的柞叶出现红褐色干枯状。

防治方法

用波尔多液、石灰硫磺合剂和防霉灵等农约防治柞树褐斑病,效果明显。

虫害以肖黄掌舟蛾、黄二星舟蛾和刺蛾类为最,多发生在7月卜旬至8月初,各地均有被三种害虫吃光柞岚的现象。舞毒蛾、柞象鼻虫、栎刺蚜、苹梢梢鹰夜蛾、栎大蚜、粟山天牛等亦是常见虫害。

防治方法:之前用2.5%的敌百虫粉药杀鳞翅目害虫,用1.5%的乐果粉药杀刺吸口器害虫。用亚胺硫磷专杀刺蛾类幼虫,此药品在一定浓度和时期内对柞蚕无害。

五、蒙古栎的经济价值

柞树除其叶用饲养柞蚕外,木材坚固抗腐性强,在建筑上有广泛用处,还可加工制作家具,烧制木炭。橡实含淀粉较多,可用来制作橡酒、酒精、淀粉、橡油等。也可做饲料。从柞树树皮、叶片、壳斗、橡实中提取的单宁,是制革工业、印染工业和渔业上所必须的材料。栓皮的皮层较厚可作工业上的软木材料。柞木还可培养木耳、香菇和密环菌等多种食用菌。

(一)、饲料

柞树叶含有水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灰分、纤维素等成分,柞蚕非常喜食。

中国用以放养柞蚕的,属壳斗科栎属植物(见栎)。其叶是柞蚕的主要食料。放养柞蚕的主要树种有辽东栎、麻栎、蒙古栎和栓皮栎。此外,波罗栎、锐齿栎和槲栎等也可放养柞蚕。中国的辽宁、河南、山东、吉林、黑龙江和贵州等省是利用柞树放养柞蚕的主产区。用于放养柞蚕的柞树须经培植和修剪,使株、行距适宜,树型短化,成为柞蚕场。树型分无干树型和中干树型两种,以中干树型较好,其树冠大且分布均匀,空间和光能利用率高,产叶量高而稳定,叶质较厚。柞叶病害主要为白粉病,可用药剂防治。食害柞叶的害虫主要是舞毒蛾、天幕毛虫、栎粉舟蛾、黄二星舟蛾等的幼虫。

(二)、包食品

加工后的槲叶已经完全脱胎换骨,成了“食用级包装纸”槲叶包装食品的优势首先在于味觉遐想:卫生、天然、不污染食品和有利于环境保护。因此各地有河南或豫西籍的人,应该都会有槲叶粽子的,在人们对回归自然要求日益迫切的槲叶包的粽子,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药用

柞树皮入药有收敛止泻及治痢疾之效,因此被医院收入药物材料当中。

(四)、经济价值

柞树木材为坚固抗腐性用材,树皮、叶片、壳斗、提取物为制革、印染和渔业所必须的材料。柞树栓皮的皮层较厚可作工业上的软木材料。尹怀宁教授介绍,其还可烧制木炭。柞树的叶含有水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灰分、纤维素等成分,可用来养蚕。果实含淀粉较多,可用来制作橡酒、酒精、淀粉、橡油等,也可做饲料。从柞树树皮、叶片、壳斗、橡实中提取的单宁,是制革工业、印染工业和渔业上所必需的材料。栓皮的皮层较厚可作工业上的软木材料。柞树还可培养木耳、香菇和密环菌等多种食用菌。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