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花橘 拉丁学名:Citrustachibana(Makino)Tanaka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无患子目 科:芸香科 属:柑橘属 种:立花橘 分布区域:中国台湾。
立花橘(学名:Citrustachibana(Makino)Tanaka)是芸香科·柑橘亚科→柑橘属·柑橘亚属的常绿乔木,树高约3米。单身复叶,互生,上部小叶披针形,叶翼线形;花白色或淡紫色;果实扁圆形,果皮表面平滑,淡黄色,厚1.5~2毫米,果肉淡黄色,味道酸苦;立花橘是台湾特有种,相关资料较少,有待研发利用。
一、立花橘的形态特征
立花橘是小乔木,树高约3米,分枝多,刺短小。
立花橘叶椭圆形,长6~7厘米,宽3.5~4厘米,顶部狭而钝端,凹头明显,基部阔楔形,叶缘有细钝裂齿,侧脉不明显,冀叶线形;
立花橘叶柄长8~10毫米,单花腋生,花蕾近圆球形;花梗长约2毫米,花径1.2~1.4厘米;花瓣白色,顶端略反折;雄蕊约20枚;柱头略低于花药。
立花橘果实扁圆形,纵径2~2.5厘米,横径2.5~3.4厘米,果皮表面平滑,淡黄色,果皮厚1.5~2毫米,瓤囊7~9瓣,果肉淡黄色,甚酸且苦;
立花橘种子5~6粒,阔卵形,长约1厘米,近平滑,子叶淡绿色,多胚。
立花橘果期:秋后转黄。
二、立花橘的生长环境
立花橘分布于低海拔的山地林中,野生。
三、立花橘的分布范围
立花橘产自台湾,日本南部也有。
四、立花橘的本种提示
模式标本未见。对照台湾植物的插图,立花橘与产海南岛山地上的小果黄皮酸橘很相似,叶片短而阔,顶部狭而钝且有明显凹口,叶缘的裂齿疏而明显,叶柄相应较长;种子阔卵形,甚饱满,顶端急尖,看来是一种野生性状较强的黄皮酸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