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翅槭

   2018-07-06 苗业网花木1233
核心提示:红翅槭别称:罗浮槭 拉丁学名:Acer fabri Hance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伞形目 科:槭树科 属:槭树属 种:红翅槭 是否中国特有:否 是否引种栽培:是。

红翅槭罗浮槭

红翅槭    别称:罗浮槭    拉丁学名:AcerfabriHance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伞形目    科:槭树科    属:槭树属    种:红翅槭    是否中国特有:否    是否引种栽培:是。

红翅槭是一种槭树科、槭树属植物,常绿乔木,高达10米,胸径达30厘米。其木材为散孔材,心、边材区别不明显,木材淡黄色略红。纹理斜,结构细而均匀,质重、硬、耐腐、耐久性中等,加工易,切面光滑,弹性强,油漆性能好,钉着力强。花纹美,具乌眼、琴背花纹,是做高档家具、乐器、农具、胶合板上好材料。红翅槭是新挖掘的优良绿化、美化树种,耐荫、耐寒,作第二层林冠配置最为理想,宜作风景林、生态林、四旁绿化树种。

一、红翅槭的形态特征

红翅槭五年生苗就能开花结果,花红色,开在当年的新梢上,花期4月。红翅槭果期特长,从5月上旬至10月底,红翅槭老树皮淡褐色或暗灰色,幼枝紫绿色,老枝绿褐色或绿色。单叶对生,全缘,革质,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7—11厘米,宽2—3厘米,顶端短锐尖,基部楔形,侧脉羽状4—5对,在两面微显著。雄花及两性花同株,组成圆锥花序;萼片5,矩圆形,紫色,微有短柔毛;花瓣5,倒卵形。雄蕊8,子房无毛。

二、红翅槭的生长环境

红翅槭耐寒,耐荫能力强,但在光照充足处,结果多,光照不足处,结果较少。

三、红翅槭的分布范围

红翅槭原产欧洲,分布在挪威到瑞士。

四、红翅槭的主要价值

红翅槭是新挖掘的优良绿化、美化树种,作第二层林冠配置最为理想,宜作风景林、生态林、四旁绿化树种。

五、红翅槭的繁殖方法

红翅槭以种子繁育为主,扦插与嫁接还在试验之中。

六、红翅槭的栽培技术

红翅槭在10月中下旬果熟时,采集阴干,用润砂贮藏或随采随播。若干藏至翌春播种时,必须用40℃的温水浸种催芽。否则,发芽率较低。种子子粒重62g,每公斤约1.6万粒,优良度80%,发芽率70%,采用条播,每亩播种量5公斤,产苗量4万株。采用撒播,每亩播种量100斤,产苗量50万株,第二年春季应进行芽苗移栽。若采用冬播,当年生苗高达1m以上。第二年移栽稀植,亩栽1000株左右。培育成高2.5—3米,胸径3—4厘米,即可出圃。红翅槭侧根发达,起出的苗只要不风吹日晒,容易栽植成活。它在肥沃、湿润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较快。

红翅槭栽植前,要求每穴施1—1.5kg厩肥,栽后浇足定根水,以后每年追施1次有机肥。栽植后应注意水肥管理,入秋后则保持土壤干燥,以利叶片转红。休眠期适当修剪定冠,植株长到3m以上不必再修剪。雨季注意排水,积水会导致烂根。

红翅槭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防治。虫害主要有蛴螬、蚜虫、凤蝶等。防治蛴螬用2.5%敌杀死2000倍液灌根。防治蚜虫、凤蝶用80%敌敌畏乳液1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2次。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