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紫薇 别称:红叶乔木紫薇 拉丁学名:LagerstroemiaindicaPinkVelour 界:植物界 科:千屈菜科 属:紫薇属。
红叶紫薇系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依托国家“948”项目,首次从美国乔治亚州引进的世界最红、最艳丽的红叶系列的紫薇新品种,于2009年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通过了国家林业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获得国家级林木良种证书,是目前全国紫薇品种中唯一获得该殊荣的紫薇品种,被业界公认为最有市场潜力的紫薇品种。
红叶紫薇生长势旺,直立性强,节间密。叶片近圆形或阔椭圆形,新叶酒红色,老叶略带红色。新枝红色。花深粉红色,6月中始花,花期长达4月以上,花序平均长23.4cm,最长45cm,花量特别大。极易形成花芽,花后短截枝顶,20天左右可形成花蕾,约25天又可第二次开花。喜光,适应性广,耐旱,可耐-23℃的低温,病虫害较少。生长速度快,一年生幼苗可长至2.1米,地径2.0厘米。集观花、观叶于一体,极具观赏价值,是美国最畅销的紫薇品种。在园林中可用于孤植或丛植,是制作盆景、桩景的良好素材。
一、红叶紫薇的形态特征
红叶紫薇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园艺品种呈灌木状,树皮易脱落,树干光滑,幼枝略呈四棱形棕褐色,稍成翅状。单叶互生或对生,近无柄;椭圆形或倒卵形,圆锥花序着生当年新生枝头,花期6~11月,花火红色,边缘有不规则缺刻,基部有长爪;果期7~9月,11月成熟。
二、红叶紫薇的生长环境
红叶紫薇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气候,耐寒性强;较耐旱,怕涝。性强健易于栽培,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深厚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微酸黄土壤或沙壤土中生长最好,植株根部萌发性强,生长比常规紫薇略快。
三、红叶紫薇的主要价值
红叶紫薇对二氧化硫、氟化氢及氮气的抗性强,能吸入有害气体。据测定,每千克叶能吸硫10克而生长良好。紫薇又能吸滞粉尘,在水泥厂内距污染源200~250米处,每平方米叶片可吸滞粉尘4042克。因此,它是城市、工矿绿化最理想的树种,也可作盆景。
紫薇还具有药物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论述,其皮、木、花有活血通经、止痛、消肿、解毒作用。种子可制农药,有驱杀害虫的功效。叶治白痢、花治产后血崩不止、小儿烂头胎毒,根治痈肿疮毒,可谓浑身是宝。
紫薇在很多城市(山东省泰安市、江苏省徐州市、四川省自贡市、河南省安阳市、湖北省襄阳市、江苏省金坛市、山东省烟台市)都被举为市花,可见紫薇之受欢迎程度之高,红叶乔木紫薇市场之大。
四、红叶紫薇的繁殖方法
红叶紫薇目前采用组培法、扦插法和嫁接法繁殖。
五、红叶紫薇的栽培技术
病虫害及防治:红叶紫薇主要有蚜虫危害嫩叶,发现虫害时一年喷二至三次蚜虫净加多菌灵即可。用药剂量请参阅药物使用说明书。
红叶紫薇的修剪与定杆
红叶紫薇树形优美,不但花开艳丽,还可观赏其红叶,在6-10月其它花卉退去繁华,唯有紫薇热烈奔放。适当修剪不但可延长花期,还能提高树体的观赏性,故应在适时的定杆和修剪,方法如下:
(一)、定干修剪需根据培育目标而确定定杆的高度。(矮干的可定干于1.0~1.5米处,主要用于高速公路隔离带的间种。中高干的可定位于2米左右处,主要培育单杆紫薇,用于道路、庭院、公共绿地绿化)。
1、当秋季树的高度长到1.5-2米的时候,选择一个我们需要的分枝高度,将高于这个高度未进行分枝的树顶端修剪掉,不足这个高度分枝的可以继续修剪上去,保留主杆,当到达规定分枝高度再统一进行分枝,标准化生产统一规格树。
2、到第二年2月底3月初,可以将分枝点以下的侧枝全部修剪掉,保留各方位的二级枝3-5条,二级枝在30-50CM长时在分化3级枝,这样以来,美丽标准的精品树结构就出来了。后期则需要注重病虫害的防治和施肥管理等。
(二)、除了遵循大多数花木剪枝的原则外,紫薇在春季萌芽前应将细弱枝、过密枝剪去,同时把其他的当年生枝条留2~3厘米短截,可促进多萌生花枝,形成花团锦簇的观赏效果。春季萌芽后,在新梢长至10厘米时要进行一次摘梢,只留基部2~3个芽,不久即会长出2~3个分枝,当分枝长出6~7片叶时再进行一次摘梢,可控制树型,促使分枝多开花。虽然花的花序会变小,长出的叶片也会变小,但可提高观赏价值。
(三)、紫薇的花序开在枝条的顶端,当第一批花开后,剪去残花,进行缩剪花枝,从花序下20厘米处截去,以便促成紫薇植株的下一轮孕蕾开花。在追施肥料后,生长一段时间又可开花。还可以通过摘叶来提高紫薇观赏价值。摘叶通常在9月中旬进行,摘去全部老叶后,会长出小型、质厚、叶缘红色的叶片,且枝、梗全为紫红色,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但9月30日后不能进行摘叶,否则很难再长出新叶。摘叶前7天要施足肥料,摘叶后应再追施一次肥料,并保持充足的光照及土壤湿润,20天左右可长出新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