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树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樱属 亚属:典型樱亚属。分布区域:我国长江流域及朝鲜和日本 用途:园林观赏
樱花树属于落叶小乔木,国内普遍有早樱、晚樱,垂枝樱,云南樱等品种,晚樱在国内种植及园林绿化中运用比较广泛。
樱花树产地浙江、安徽、江苏、四川、山东、河南等,樱花是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被广泛用于园林观赏。樱花可以群植成林,也可植于山坡、庭院、路边、建筑物前。
樱花树开花时间大致在3月左右。
一、樱花树的形态特征
樱花树在分类学上属于樱桃亚属中的其中一部分植物。作为春天的象征,在春天樱花树上会开出由白色、淡红色转变成深红色的花。它可分单瓣和复瓣两类。单瓣类能开花结果,复瓣类多半不结果。一些品种的樱花树其果实是可食用的樱桃(樱花果)。其花、叶、果实也可加工制做为腌菜而食用。
樱花简直就是梦幻的精灵。落叶乔木。高约1.05~25米。树皮暗栗褐色.早樱树皮白色,光滑而有光泽,具横纹。小枝无毛。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边缘具芒半成熟齿,两面无毛。叶表面深绿色,富有光泽,背面稍淡。托叶披针状线形,边缘细裂呈锯齿状,裂端有腺。花每支有三五朵,伞房状或总状花序,萼片水平开展,花瓣先端有缺刻花白色或淡粉红色。径2.5~4cm,花期早樱花期1月~年末12月晚樱花期3月~年末10月一般樱花花期3月~5月。棱果球形,黑色,7月果熟。
二、樱花树的生长环境
樱花树性喜温暖、湿润偏干的环境。要求充足的阳光,不耐阴湿,不耐盐碱,忌水涝,耐寒,耐旱,花期怕大风和烟尘。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的沙质壤土中生长。
樱花树光照与温度生长适宜温度18-20℃无论地栽还是盆栽,均应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冬季盆栽樱花入室后应放在背风、向阳、光线好的地方,否则生长不良。中原地带可露地安全越冬,北京地区幼曲及新植苗木需采取防寒措施,逐渐适应,栽植小环境要有一定的湿度,这样对樱花的正常生长发育有好处。当新植植株生长发育稳定后,对低温的适应性也逐渐增强,即抗寒性增强。
三、樱花树的分布范围
樱花树原产北半球温带喜玛拉雅山地区,包括日本、印度北部、中国长江流域、台湾、朝鲜。在世界各地都有栽培,以日本樱花最为著名。全世界樱花品种约有200余种,我国樱花树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山东、江西、北京、天津、湖北、山西等地。
四、樱花树的主要价值
樱花是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被广泛用于园林观赏。樱花可以群植成林,也可植于山坡、庭院、路边、建筑物前。盛开时节花繁艳丽,满树烂漫,如云似霞,极为壮观。可大片栽植造成“花海”景观,可三五成丛点缀于绿地形成锦团,也可孤植,形成“万绿丛中一点红”之画意。樱花还可作小路行道树、绿篱或制作盆景。
五、樱花树的主要品种
樱花为落叶乔木,国内普遍有早晚樱,垂枝樱,云南樱等品种,晚樱在国内种植及园林绿化中运用比较广泛,美化环境方面贡献突出。
1、晚樱:晚樱特征开红花,重瓣,姿态比较优美,树杆容易直生塑形,冠幅大。四月中旬开花,花期10天至半月,叶前开花,满树花枝,极其美观。在南方地区,受气候影响,有时在十月期间也会开花。
2、早樱:早樱特征开白花,单瓣,花瓣尖内凹,边缘有红晕。比晚樱早开花数半月,花期较短,7天左右,树皮横纹状,老树皮缏。小枝褐色,叶倒卵形至卵状披针形。2-5朵呈伞形花序,叶前开花。与原始山樱有共同特性,树形一般,偏高,杆径达到15公分的早樱高度可达6米。
3、垂枝樱:垂枝樱品种,亦称丝樱、垂彼岸樱或八重樱。大枝横生,小枝直立或下垂。叶有柄互生,长椭圆形,先端有细长尖,基部楔形,缘具锐尖锯齿,幼叶、成叶具软毛,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叶先于花开。花淡红白色,由数枚花组成伞形花序,花柄长,上部五裂,5,水平展开。在国内数量有限,由于其冠幅特大,园林种植也不广泛,只是零星范围。
4、云南樱:云南樱品种,枝幼绿色,老枝灰黑色。叶互生,叶片近革质,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长4~12厘米,宽2.2~4.8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圆钝,叶边有细锐重锯齿齿端有小腺体,侧脉10~15对,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叶柄长1.2~2厘米,花梗长1~1.5厘米,花粉红色至深红色,花期2~3月。原产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福建武夷山。生于海拔2000~3700米山坡、疏林、灌丛中。云南樱花花色艳丽,适宜引入园林中栽培观赏。
六、樱花树的人工栽培
1、秋季管理:樱花树在分类学上属于蔷薇科李属樱桃亚属中的其中一部分植物。
2、防病保叶:樱花叶片易受白粉病、褐斑病、煤污病等病害的侵染,如防治不及时,会导致叶片过早脱落,影响养分积累,从而对开花不利。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15天喷施一次。尽量避免使用敌敌畏,以免引起落叶。适当浇水,并增加叶面喷肥(0.3%至0.5%尿素、0.3%磷酸二氢钾),以确保叶片完整、质厚、浓绿。
3、秋施基肥:一般在9月上旬施基肥,这时肥料有充分的时间腐熟,能让树体在休眠前吸收利用。此时施肥切断的根能很快愈合并萌发大量吸收根,提高树体对肥料的吸收利用率。施肥种类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配合少量化肥。一般幼树每株施土杂肥50至75公斤,秋施基肥不宜过深,以40至50厘米为宜。幼树可采用沟施法,健壮树采用撒施法,如发现树体有缺素症,可适当混入少量微量元素。
4、深翻树盘:秋季樱花根系生长高峰到来之前,结合基肥的施入,深翻树盘,可增加深根量,蓄水保墒,提高地温。将树盘内枯枝、落叶、杂草等清理干净,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虫原和菌源。
5、秋季修剪:结合树体的生长状况,及时疏去密集枝、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枝,改善树冠的通风透光,增强树势。用利刀削平刮净伤口,涂以石硫剂5度液消毒,再涂上桐油等保护剂以预防伤口腐烂。
6、松土和培土
松土、培土除结合除草进行外,降雨和灌溉后及土壤板结时也要松土、培土。松土一般每年2~3次,灌溉条件差的应增加次数。松土深度以不伤苗木根系为原则。
7、开沟排水
降雨或灌溉后应及时排除积水,对苗床清沟培土。山地育苗应开好避水沟,防止暴雨冲毁苗圃。
七、樱花的病虫害防治
(一)、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要通过预测、预报和加强育苗技术,做好预防工作,对已发生的病虫害,要及时采用化学、生物、物理机械等综合防治措施,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
(二)、防治措施
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植物检疫制度,防止检疫性病虫害蔓延、传播。及时清除因病虫害所形成的枯枝落叶,减少病源,加强培育管理,健壮树势,创造有利于樱花苗木生长、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农药使用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合理使用,控制环境污染。具体措施如下:
1、红蜘蛛:喷施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1500倍液、20%螨死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2000倍液、1.8%齐螨素乳油6000~8000倍液。
2、蚜虫:喷施5%蚜虱净乳油2000倍液或20%果蚜净1500倍液。
3、桑白蚧:喷施48%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或30%蜡蚧灵乳油1000倍液。
4、根瘤病:及时切除肿瘤,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利用腐叶土、木炭粉及微生物改良土壤。
5、虫害防治:危害樱花树的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介壳虫。应以预防为主,每年喷药3至4次,第一次在花前,第二次在花后,第三次在7至8月。
八、混交林发展
例如樱花树与泓森槐、杨树混交林,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营养面积,能较好地发挥防护效益,可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立地条件,提高林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混交林的原理是根据作物喜光与耐荫,树根扎根的深度,作物生长周期以及嗜肥性的特性进行不同树种间的混合搭配,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分配不同层的光照,水分和养分。
混交林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1、可以充分的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照资源,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
2、混合林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林内光照减弱,水分蒸发减少,可以形成林内的小气候;
3、混合林的根系更加发达,在保持水分和防风固沙的效果会更加;
4、混合林叶冠层厚,枯落物比较多,单位面积落叶更多,比单纯林更能提高土壤肥力;
5、混合林品种多,生境比较好,病虫害的天敌比较多,从而可以有效的抑制病虫害的繁殖和传播;
6、由于混交林温度低、湿度大、风速小,火灾的危险系数更低;
7、混交林的主要树种在伴生树种的辅助下,主干可以长的更加通值、圆满,干材质量更好。
樱花树与泓森槐混交林发展趋势
例如樱花树与泓森槐、杨树混交林,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营养面积,能较好地发挥防护效益,可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立地条件,提高林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混交林的原理和混交林的优势:
混交林的原理:混交林主要的是根据作物喜光与耐荫,树根扎根的深度,作物生长周期以及嗜肥性的特性进行不同树种间的混合搭配,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分配不同层的光照,水分和养分。
九、樱花的花语
樱花的花语就是生命,此外还有幸福,热烈,纯洁,高尚和精神之美的含义。
冬樱花的花语是东方的神秘。
重瓣樱花的花语是文静。
山樱花的花语是纯洁,高尚和淡薄。
西洋樱花的花语是善良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