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井吉野樱

   2018-09-06 苗业网花木1534
核心提示:染井吉野樱 别称:东京樱花、日本樱花拉丁学名:Prunus × yedoensis科:蔷薇科。

染井吉野樱

染井吉野樱   别称:东京樱花、日本樱花   拉丁学名:Prunus×yedoensis   科:蔷薇科。

染井吉野樱学名:Prunus×yedoensis,又名东京樱花、日本樱花(拉汉种子植物名称)、樱花(经济植物手册),是一种樱花的园艺品种,为蔷薇科李属樱亚属的植物,分布在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北京、南昌、西安、青岛、南京等地;特别是华东地区。

目前其起源有诸多假说,尚无一定论,一般认为可能是由大岛樱(Prunusspeciosa)和江户彼岸樱(Prunussubhirtella)杂交的结果。但也有学者根据遗传分析的结果,认为染井吉野樱是由大岛樱和小松乙女樱杂交产生。盛开花颜色多为半透明浅粉色。

一、染井吉野樱的形态特征

染井吉野樱是一种高度约5至12米的落叶树。花朵有五枚花瓣,花色在花朵刚绽放时是淡红色,而在完全绽放时会逐渐转白。花期,在日本的关东地区大约是三月底到四月上旬。由于在日本全国有着广泛的分布,每年三月日本气象厅所发表的樱前线预报,也是采用本种作为基准。

二、染井吉野樱的分布范围

染井吉野樱是一种广受欢迎的观赏植物,在全世界的温带地区都被广为栽种。染井吉野樱在1902年被引进到北美洲及欧洲,在华盛顿特区等地都有着广泛的种植。

三、染井吉野樱的生长环境

染井吉野樱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以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生长最好,根系较浅,不耐盐碱土。忌积水低洼地。有一定的耐寒和耐旱力,但对烟尘和大风的抵抗能力较弱。适应温度:42°至零下30°。

四、染井吉野樱的栽培技术

1、移植后管理:染井吉野樱要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每年生长季节可追施1次~2次多元复合肥,追施2次~3次轻淡的液态有机肥。及时除杂草、防治病虫害。

2、整形修剪:染井吉野樱当移植苗苗高达到计划分枝高度时,进行主稍摘心或截干定杆,培养分布均匀的各级主枝。染井吉野樱生长期修剪在4月~9月进行,剪去砧木萌蘖、病虫枝;冬季修剪在11月~翌年2月进行,剪去病虫枝、细弱枝、逆生枝,形成分布均匀的各级主枝和优美树冠。

五、染井吉野樱的病虫防治

1、蚜虫:春夏时期危害较严重。此虫群集在叶背和嫩梢上危害花朵。初期,叶片周成虫、若蚜在叶背刺吸汁液,泄物常诱发煤污病,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

蚜虫防治方法:喷施50%辛硫磷或50%马拉松乳剂1000~1200倍液,或3%除虫菊酯乳剂800~1000倍液,或2.5%鱼藤精乳剂500~800倍液。

2、红蜘蛛:3月孵化,4月下旬危害严重在植株叶面吸食,使叶片枯干脱落,影响全株生长。

红蜘蛛防治方法:喷施50%溴螨酯乳剂2500倍液,或6%三氯杀螨砜加6%三氯杀螨醇混合制成的可湿性粉剂的300倍液。

六、染井吉野樱的主要价值

园林:樱花色鲜艳亮丽,枝叶繁茂旺盛,是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常用于园林观赏。以群植,也可植于山坡、庭院、路边、建筑物前。盛开时节花繁艳丽,满树烂漫,如云似霞,极为壮观。可大片栽植造成“花海”景观,可三五成丛点缀于绿地形成锦团,也可孤植,形成“万绿丛中一点红”之画意。樱花还可作小路行道树、绿篱或制作盆景。运用范围有公园、庭院、市政片植、行道、盆栽、观光园、景区彩化、樱花花海、专类园等。

七、染井吉野樱的植物文化

1、国花:樱花是爱情与希望的象征,日本的代表物之一。在日本,相传在很久以前,日本有位名叫“木花开耶姬”(意为樱花)的仙女。有一年11月,仙女从冲绳出发,途经九州、关西、关东等地,在第二年5月到达北海道。沿途,她将一种象征爱情与希望的花朵撒遍每一个角落。为了纪念这位仙女,当地人将这种花命名为“樱花”,日本也因此成为“樱花之国”。

2、花语:樱花是爱情与希望的象征,代表着高雅,质朴纯洁的爱情。樱花宛如懵懂少女的,安静的在春天开放,满树的白色粉色的樱花,是对情人诉说爱情的最美语言。心中的某个人,就如那场寂寞的樱花雨,缓缓消失在时光的深处,留下永恒的记忆。

八、染井吉野樱的物种区别

染井吉野樱花期3月中下旬,花先叶开放,花朵有五枚花瓣,花色由淡红色逐渐转白,开花量特大。耐旱性强,耐盐碱,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生长势健壮是非常优秀的樱花品种。染井吉野樱可孤植,可群植,也可作为行道树栽植,是国内樱花市场上炙手可热的高档樱花品种。“一叶樱”与“普贤象樱”极为相似,均花叶同放,重瓣,花色淡红,但不同之处在于“普贤象樱”通常2枚雌蕊叶化且幼叶红褐色可以区别。“一叶樱”花期较早,花叶同放,幼叶黄绿色,花色较为淡雅。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