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红杉

   2018-09-26 苗业网佚名1376
核心提示:美国红杉 界:植物界 门:裸子植物门 纲:松柏纲 科:杉科 分布区域: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和俄勒冈州西南部的狭长海岸。

美国红杉    界:植物界    门:裸子植物门    纲:松柏纲    科:杉科    分布区域: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和俄勒冈州西南部的狭长海岸。

美国红杉,红杉中的一种,因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内所以称为美国红杉,又称加利福尼亚红杉。与名海岸红杉、常青红杉、北美红杉统称为红杉,在美国红杉树国家公园最为集中。现仅存北美红杉(S.sempervirens)一种,分布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和俄勒冈州西南部的狭长海岸,为常绿大乔木,高可达110米,胸径可达8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树种之一。最早出现在侏罗纪,广泛见于东亚、北美和欧洲中生代晚期和古近纪、新近纪地层。中国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贵州和山东等地。最近在云南吕合中新世地层也有发现。

一、美国红杉的形态特征

美国红杉,是世界上最高的树种之一,也是地球上最庞大的植物之一。它们有的高达300英尺(1英尺约合03米),寿命长达2500多年。

美国红杉,乔木,高达50m,胸围达1m。树皮灰色或灰褐色,纵裂而粗糙。小枝下垂,幼时有毛,一年生枝红褐色或淡紫褐色,有光泽。冬芽卵圆形,褐色或深褐色,有光泽,外层芽鳞先端尖,边级有睫毛。叶倒披针状窄条形,长1.2-3.5cm,宽1-=1.5mm,先端渐尖,上面中脉隆起,每边有1-3条气孔线,下面沿中脉两侧各有3-5条气孔线。表皮有乳头状突起。花单性,雌雄同株,球花单生短枝顶端。球果直立,圆柱形,长3.5-5cm,径1.5-2cm,熟时紫褐色或灰褐色;种鳞近方形或方圆形,先端平截或微圆,边缘稍内曲,背面疏生短毛和小瘤状突起;苞鳞长圆状披针形,紫褐色,比种鳞长,通常直伸,露出部分长达5mm以上。种子斜倒卵圆形,淡褐色,有不规则的紫色斑纹,种翅倒卵形,宽约4mm。花期4-5月,球果10月成熟。

美国红杉叶二型,螺旋状着生,鳞状叶贴生或微开展,上面有气孔线;条形叶基部扭转列成二列,无柄,上面有少数断续的气孔线或无,下面有2条白色气孔带。雌雄同株,雄球花单生枝顶或叶腋,有短梗,雄蕊多数,螺旋状排列;雌球花生于短枝顶端,下有多数螺旋状着生的鳞状叶,珠鳞15-20,每珠鳞有3-7枚直立胚珠。球果下垂,当年成熟;卵状椭圆形或卵圆形;种鳞木质,盾形,发育种鳞有2-5粒种子;种子两侧有翅;子叶2枚。

二、美国红杉的生长环境

美国红杉喜光照,适应性强,能耐干寒气侯及土壤瘠薄的环境,能生于森林垂直分布上限地带;在气候温凉、土壤深厚、肥润、排水良好的山坡地带生长迅速,宜作分布区的造林树种。

美国红杉天然更新能力极强,在采伐迹地上可以萌发出5倍~10倍的幼苗,而且根基萌蘖也很旺盛。红杉是自然界光合效率最高的植物之一,所以生长特别快在仅为全光照1%的阴蔽条件下,也能生长良好,足见其耐阴性之强。

三、美国红杉的分布范围

美国红杉原产于美国,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将几株加州红杉树苗,作为礼物赠送给中方。此后,加州红杉树已在中国一些省市成功引种,成为中美友谊的象征。美国红杉在我国分布于甘肃、四川、云南。

四、美国红杉的主要价值

(一)、药用价值

1、性味:微辛,温。

2、功能主治:主治痢疾,脱肛及气滞,腹胀等症。

(二)、经济价值

红杉的树皮很厚,有很强的抗病虫害和防火能力,使它们长盛不衰,活力常在。即使树心朽烂,树干外层仍完好。当地人把这种空心树叫作鹅圈,因为早期的居民在这里养鹅。红杉树干通直圆满,木材纹理美观,耐腐耐火,有香气,不受白蚁蛀食,是贵重的高级建筑和细木器用材;《DK木工全书》上介绍,北美红杉木材略脆(但韧性优于巨杉),机械加工时会发生碎裂;树皮含单宁;根、叶、树皮、木材、球果、杉节均可入药。边材淡黄色,心材红褐色,纹理直,结构细,材质较轻软,比重0.45,耐水湿。可供建筑、电杆、桥梁、器具、家具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树干可割取松脂,树皮可提栲胶。

五、国际交流

1972年定植在杭州红杉的这株红杉树,开始时对夏季高温和秋季降水稀少有些不太适应,园林部门特地为这位“使者”安装了人工喷雾装置,使红杉逐渐适应了新环境。

1978年开始结出第一个不孕球果;1979年经人工辅助授粉,采取3个球果和充分成熟的种子,培育出无性后代;1980年,在杭州的这株红杉母株和最早引种到舟山的无性后代都结出了第一批球果。每年,大批游客、学生、林业和植物专家,纷纷慕名到杭州植物园一睹成长在中国土地上的红杉的风采。1982年,尼克松应邀再次访华,特地到杭州探望当年随同来华的绿色使者,在红杉树前听了管理者的介绍,尼克松欣喜不已。北美红杉在常年多海雾的舟山和四季气温变幅很小的昆明生长最佳。在舟山用扦插苗栽植的10年生红杉树,年直径最大生长量达6厘米。在淳安千岛湖畔,红杉已成片造林,生长相当茂盛。30年引种实践表明:我国长江以南沿海地区,推广引种红杉完全可以获得成功。红杉的不同后代,还在青岛、西安以及雅鲁藏布江边的西藏林区等地接受适应性试验。

中美两国虽然远隔重洋,两国人民友好交往却源远流长,在植物方面也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我国辽西地层中发掘的化石植物──燕辽杉,其枝叶形态和习性几乎和红杉完全相同,有的专家学者认为,红杉极有可能由中侏罗纪的燕辽杉演化而来。1941年,日本古植物学家三木茂在日本神户地层中采到一种定名为拟红杉的化石标本。无独有偶,同年中国前中央大学森林系干铎教授,在川鄂交界的一个深山谷地,竟意外地发现了拟红杉生存种――水杉,1948年公布于世后,一下子轰动了国际植物学界。美国人更是惊喜,称中国水杉为黎明红杉,并且于1948年最先获得中国赠送的水杉种子50多年来,中国特有的“活化石”水杉,也在美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繁衍后代。如今,红杉、黎明红杉两个植物瑰宝,成为中美两国文化交流的传媒。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