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珊瑚 别名:珊瑚樱、吉庆果。茄科茄属。直立小灌木。原产欧、亚热带,我国云南有野生。喜温暖、向阳、湿润的环境及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寒,北方盆栽观赏需入冷室越冬。播种或扦插繁殖。播种时间为春季3-4月,扦插繁殖于春、秋季均可进行。
繁殖多用播种法。冬季采收成熟的种子漂洗后晒干,第二年清明前播种,少量繁殖可在花盆里进行,将种子均匀撒在上面,覆上一层薄土,然后在水盆里浸透水。为保持湿润,花盆口要盖玻璃或塑料薄膜,这样一周左右便可发芽,待长出新叶时,可分苗移植。如要大量育苗,可用苗床播种,种后用细孔喷壶喷透水,以后见干再喷,保持湿润即可,移栽后施一次薄肥,并放在光照充足处。在夏秋季生长期,也可采用扦插繁殖,且有较高的成活率。扦插时,剪取(或疏剪)长约8~10厘米带有顶芽的生长枝条(如有花蕾将其摘除),按常规法扦插,保持苗床或盆土湿润,定期向扦穗的顶芽、顶叶喷洒水雾,气温在18~28℃之间,约经10天便可成活。若扦插苗根须发达,植株低矮,适宜培育成小型的观果盆花。秋季扦插后,冬季就可欣赏到红艳艳的累累果实。
冬珊瑚地栽,土壤、水肥、光照等条件,均有利于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因此无需细心管理也能枝繁叶茂、红果累累。而盆栽由于受栽培容器的限制,气候因素制约,水分过多易导致植株烂根落叶或掉花,盆土过干又易引起植株根系萎缩,植株枯萎落叶,难以正常开花结果。特别是在开花期间,若盆土干湿无常,肥料浓度失控,均很容易导致其只开花、不挂果或光开花、少结果。
盆栽管理
移栽:盆栽冬珊瑚要求使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内加5%沤制过的饼肥或鸡鸭粪。幼苗移栽上盆后,喷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发,苗体水分不蒸腾,隔绝病虫害,缩短缓苗期,快速适应新环境,健康成长。
生长季节:待过了缓苗期成活后,进行正常的水、以维持盆土湿润为度,每半月进行一次松土施肥。并给予充足光照,当植株达10厘米高左右时,进行打头摘心促萌。喷施促花王3号,能把植物营养生长转化成生殖营养、抑制主梢疯长,促进花芽分化。
花期管理:植株进入孕蕾时期,暂停施肥,同时控制浇水,尽量不要喷水,既可避免冲淋去花粉。喷施壮果蒂灵,增粗果蒂,提高营养输送量,防落花、落果。果实长至绿豆大小时,可恢复浇施饼肥水,并增加浇水量,同时给予适当的叶面喷水。
当其果实直径长至0.5厘米至0.6厘米时,对过分密集的小果要适当予以疏除,同时摘去病虫果,可使盆栽植株上的果实分布均匀、大小匀称,从而提高盆栽植株的观赏价值。
盆栽的冬珊瑚夏季高温时易患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茎部,症状有两种:一种是发生于时片上,发病初期叶片上呈现圆形病斑,由圆形红褐色转为灰白色,后转黑褐色并产生轮纹排列的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此病发生于叶缘和叶尖,严重时叶子枯黑死亡。病原为真菌病害,病菌以菌丝体在寄生残体或土壤中越冬,老叶从4月下旬至5月初开始发病,6-7月间发病较快,雨季发病较重,新叶从8月开始发病。盆花放置过密,叶片相互交叉容易传病,但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