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法国梧桐(二球悬铃木)即为英桐,是美桐(一球悬铃木)和法桐(三球悬铃木)的杂交,最早出现英桐树种可能是在17世纪的西班牙,当地当时将法桐和美桐种植在一起,经常出现杂交种子,落地后自然生长起来。
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苗木全冠移植成为近些年极为推崇的绿化技术。由于能够立地成景,即使在炎热的夏季施工,一些高品质的楼盘项目和市政工程依然坚持全冠移植。
那么,影响夏季全冠移植苗木成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成败析因
苗木移植成活的关键在于能否维持树体以水分代谢为主的平衡,并尽快促发新根。人们之所以选择春季植树就是因为这一时期苗木处于休眠状态,移栽后法桐树体水分失衡现象不会太严重,而栽植后随着各项管理措施的到位,树体各项生理活动迅速活跃,有利于受损根系的尽早恢复。
夏季移栽法桐苗木由于温度高、日照强,苗木代谢旺盛,容易造成法桐树体大量水分损失,如果还要求全冠移栽,由于苗木上部枝叶量未曾减少,而地下部根系因损伤所能供应的水分不足以维持树体需要,失衡严重时会导致法桐苗木生理代谢紊乱,活力下降,以至干枯死亡。人们对损伤胁迫下的苗木生理变化研究发现,法桐苗木长期处于较高温度条件下会加速对树体贮藏碳水化合物的消耗,但因受损根系没有充分的时间恢复,苗木不能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补充碳水化合物消耗,同时苗木蒸腾作用会大幅减弱,使叶片无法有效降温,还会影响根系吸收无机盐供应光合作用,以上因素相互作用,往往导致苗木迅速枯萎。
近些年,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为代表的一线科技人员在夏季移植全冠苗木方面进行了多方探索,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出很多经验。广东地区以抗蒸腾剂应用为核心的大树免修剪移植技术可使苗木夏季全冠移植成活率达到99%,北京市园林绿化系统则创出以全光喷雾为主的应急处理技术。不管何种方法,其核心都是尽力降低温度高、日照强的不利影响、满足苗木代谢旺盛需求,从保障苗木水分供应、养分供给两方面着手解决苗木成活难题,当然,这种平衡关系的维持与恢复,除与移栽过程中的起挖、搬运、种植和栽后管理四个主要环节技术相关外,还与树种根系的再生能力、苗木质量、年龄、栽培技术、移植季节都有密切关系。
在正常条件下,法国梧桐苗木移植需要进行充分准备,如缩坨断根、搭设阴棚等,但是部分绿化工程前期准备不足,或现场不适合搭设阴棚,仓促间移栽后往往造成苗木叶片大量脱落、冠形受损、长势衰弱,甚至死亡。对此,业界已开发出针对冠部的全光喷雾技术和抗蒸腾剂技术,针对根部的防腐促根技术和土壤透气技术以及针对干部的营养液滴注技术和保湿技术,可有效降低高温强日照影响,维持叶片水分平衡和光合作用,促进根部尽早愈合,提高苗木移植成活率。
冠:蒸腾作用要降低
在绿化项目中,曾将全光喷雾为主的应急处理技术应用到夏季移植全冠苗木的工作中,可使夏季全冠移植苗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同时还有效保留了苗木叶片、原有冠形和景观效果,比较适合地产项目日益提高的绿化景观要求。全光喷雾技术本是应用在苗木快速扦插繁育中的成熟技术,将之应用于夏季全冠移栽苗木的养护,不仅可以降低树体温度、增加湿度,降低树体蒸腾作用,维持树体以水分代谢为主的平衡,还可以维持叶片光合作用,持续提供树体代谢所需的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
全光喷雾技术在具体实施时有几个关键点。
1、微喷灌材料的布置应在苗木栽植时完成,干管、支管布置要随现场苗木位置分布而定,以保证各株苗木喷水量均匀为宜,此外,还要在树下地面铺塑料薄膜或其他隔水材料,阻止喷灌时多余的水分进入树坑造成根部涝害。
2、选择市政自来水或其他清洁稳定的供水水源,为防止临时断水、断电情况影响喷雾,现场还应设储水池、配备内燃机水泵备用。
3、现场要配备专职人员进行喷雾管理,保证喷雾系统正常工作,保持苗木叶片上始终有一层水膜而不脱落为宜。
4、根据苗木恢复生长情况,喷雾量逐渐减少,在苗木新芽发出或不易出现萎蔫现象时,即可暂时停止喷雾,仅在阳光照射强烈时临时喷雾,至秋季苗木生长正常时,停止喷雾拆除管线和设备,转入一般养护管理即可。
抗蒸腾剂已在夏季苗木移栽中经常使用,在掘苗后、运输途中以及栽植前期间应用,可有效降低苗木蒸腾作用,减少苗木失水,同时尽可能多地保留苗木的叶片,这对大树的恢复和成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叶片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产生的营养物质及生理活性物质对整个大树的生理状况都是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