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针叶苔草

   2019-01-13 草坪网佚名655
核心提示:披针叶苔草拉丁学名:CarexlanceolataBoott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罂粟目科:莎草科属:苔草属种:披针叶苔草。

披针叶苔草    拉丁学名:CarexlanceolataBoott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罂粟目    科:莎草科    属:苔草属     种:披针叶苔草。

披针叶苔草又名大叶针薹草,凸脉苔草,拉丁文名CarexlanceolataBoott,是罂粟目莎草科苔草属的一种植物。生长于海拔1000到1700米的山谷林下。根状茎粗壮,斜生。分布于我国陕西省和湖北省。

一、披针叶苔草的形态特征

披针叶苔草根状茎粗壮,斜生。秆密丛生,高10-35厘米,纤细,粗约1.5毫米,扁三棱形,上部稍粗糙。叶初时短于秆,后渐延伸,与秆近等长或超出,平张,宽1-2.5毫米,质软,边缘稍粗糙,基部具紫褐色分裂呈纤维状的宿存叶鞘。苞片佛焰苞状,苞鞘背部淡褐色,其余绿色具淡褐色线纹,腹面及鞘口边缘白色膜质,下部的在顶端具刚毛状的短苞叶,上部的呈突尖状。小穗3-6个,彼此疏远;顶生的1个雄性,线状圆柱形,长5-15毫米,粗1.5-2毫米,低于其下的雌小穗或与之等高;侧生的2-5个小穗雌性,长圆形或长圆状圆柱形,长1-1.7厘米,粗2.5-3毫米,有5-10余朵疏生或稍密生的花;小穗柄通常不伸出苞鞘外,仅下部的1个稍外露;小穗轴微呈之字形曲折。雄花鳞片长圆状披针形,长8-8.5毫米,顶端急尖,膜质,褐色或褐棕色,具宽的白色膜质边缘,有1条中脉;雌花鳞片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6毫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具短尖,纸质,两侧紫褐色,有宽的白色膜质边缘,中间淡绿色,有3条脉。果囊明显短于鳞片,倒卵状长圆形,钝三棱形,长约3毫米,纸质,淡绿色,密被短柔毛,具2侧脉及若干隆起的细脉,基部骤缩成长柄,顶端圆,具短喙,喙口截形。小坚果倒卵状椭圆形,三棱形,长2.5-2.8毫米,基部具短柄,顶端具外弯的短喙;花柱基部稍增粗,柱头3个。

二、披针叶苔草的生长环境

披针叶苔草是多年生苹本。具短根状茎,地上茎斜升,紧密丛生。5–6月份于丛叶间抽出茎秆并开花,6一7月份籽实成熟。披针叶苔草耐阴喜湿,适于生长在雨量充足、气候凉爽的地区,多生长于林下和林缘草地、山地草甸或草甸草原中。

三、披针叶苔草的分布范围

披针叶苔草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四川、贵州、云南;生于林下、林缘草地、阳坡干燥草地,海拔110-2300米;蒙古、朝鲜、日本、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四、披针叶苔草的主要价值

披针叶苔草茎叶可作造纸原料,嫩茎叶是牲畜的饲料。

披针叶苔草凸脉苔草返青早,幼嫩时期适口性好,是早春优良牧草,牛、马春季喜食,羊在整个生长季均喜食。但随着生长,草质变得粗糙,适口性降低。

披针叶苔草是苔草属植物主要观赏部位为叶片和株形,叶片颜色和形状丰富多彩,有从深到浅各种绿色,此外还有蓝色,黄色,橙色,棕色等。株形紧凑,低矮,形态优美。花絮很小,没有观赏价值。

五、披针叶苔草的变种

披针叶苔草少花大披针薹草

披针叶苔草植株较小;侧生雌性小穗仅具2-3朵疏生的花;小穗轴明显呈之字形弯曲。

披针叶苔草产于吉林、内蒙古;生于森林附近的山坡岩石上。日本、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披针叶苔草是亚柄薹草

披针叶苔草雌花鳞片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果囊除2侧脉外,无明显的细脉与原变种区别。

披针叶苔草产于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湖北、四川西部;生于山坡、灌丛下、水边或耕地边,海拔300-2200米;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陕西。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