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泡

   2019-01-24 苗业网佚名1214
核心提示:茶泡读音:chápào实质:油茶树果实的一种变异体原因:叶肉细胞不正常的分裂学科:化学领域:生命科学。茶泡,茶树上一种变异茶

茶泡

茶泡    读音:chápào    实质:油茶树果实的一种变异体    原因:叶肉细胞不正常的分裂    学科:化学    领域:生命科学。

茶泡,茶树上一种变异茶花的果子的变异形成物。在新春来临时,茶树上果子很容易变异长出形状各异的茶泡,清明前后长势最好,此时茶油树花都刚属幼龄开花阶段,结出未发育好的果实容易发生异变形成茶泡。

茶泡最开始味道淡甜微苦,有涩味,成长到一定程度,表面蜕一层薄皮,表面为蜕皮之后乳白色时苦涩味会淡化很多,甚至消退,此时口感最佳,后期变枯,慢慢的出黑斑,不易保存,时间长了会开始变质而不适合食用。

一、茶泡的简介

茶泡不是一种果实,而是一种真菌寄生在茶树或汕茶树的嫩叶里,刺激叶肉细胞不正常的分裂,形成一种泡泡。其外皮初为红色,逐渐变为淡黄色与灰白色的肉脱离。此种菌不仅寄生在茶树的叶子上,就是果子上也可寄生。被寄生了的果实,也是形成泡泡,都叫做茶泡泡。

二、茶泡的形态描述

茶泡是茶子(果实)的变异体。色白,有的微红,看起来肉呼呼的,形状像不规则的桃子,果实外部光滑发亮,中空,果内侧为纤维状,有花柱连接果实根部和顶部,可以食之,果肉特别厚,味甜,松脆,很爽口。

由油茶树枝生出,大体有2种形态,一种呈圆卵形或椭圆卯形,中空,形如马勃或桃果,大小不一,直径3~6cm,乳白色或青绿色至浅橙色,俗称茶泡;一种呈叶片状,与油茶嫩叶几乎相似,但嫩润而厚,如刚出油锅的虾片,乳白色或青绿色,俗称茶瓣;是油茶树感染细丽外担菌所产生的病态产物:其还有一特点,生茶泡者不生茶瓣,生茶瓣者不生茶泡。

三、茶泡的形成条件

其形成条件有几个,一是须有新叶(或新果),二是须有充足水分,三是阳光较充足。在长江中下游就可以满足这些条件,茶树换新叶时雨水特别多,而且这时茶果也还很小,一些环境刺激就会使新叶(或幼果)异常生长,开成茶耳(茶泡)。这种生长有点类似动物的"肿瘤",会分解本身的一些纤维素,变为糖,所以吃起来有点甜,但这些变异的东西生命不会很长的。

四、茶泡的现象分析

茶泡果实植物采果后约一个月,为了次年的结果,将进行一次抽稍,生殖上,生理上两个方面都在新稍分化,生理上的分化是长芽,生殖上的分化是长花胚。当有些分化不完全时,就形成了介于叶与花之间的崎形物(或者说是较厚的叶,较薄的花胚),油茶的果壳很厚,一般有一厘米,一些品种如大果油茶,果大如排球,壳厚三厘米,崎形为较薄也还是相当厚的(指茶泡)。

其实不单是油茶,很多植物的嫩芽,花瓣都是可以直接生吃的,如榕树的芽,玫瑰花等。

五、茶泡的防治法

①加强扶育管理、改善环境卫生,增施草木灰等含钾素肥料,增加油茶林的抗病力。

②在2月中旬发病前,用1%波尔多液进行喷射。

③剪去病枝,用火烧毁。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