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隅冷杉 拉丁学名:AbieschayuensisW.C.Cheng&L.K.Fu 界:植物界 门:裸子植物门 纲:松纲 目:松目 科:松科 属:冷杉属 种:察隅冷杉 命名者及年代:ChengetL.K.Fu,1975 保护级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濒危(EN)。
察隅冷杉(AbieschayuensisW.C.Cheng&L.K.Fu)是松科、冷杉属常绿乔木。小枝微隆起,主枝无毛或有疏毛,侧枝有毛。叶在枝条下面排列成两列,枝条上面的叶斜展至近直立,条形,通常微弯,边缘微反曲,先端钝或微凹,基部渐窄。幼果紫色,直立,圆柱形;苞鳞的顶端宽圆,边缘有缺齿,中央有急尖的尾状长尖头。
察隅冷杉分布于中国西藏。生于海拔3800米上下之向阳山坡。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濒危(EN)。
一、察隅冷杉的形态特征
察隅冷杉是常绿乔木,高30米;小枝上有微隆起的叶枕,叶枕之间有凹槽,主枝无毛或有疏毛,侧枝有毛,通常凹槽内较密,一、二年生枝淡褐灰色。叶在枝条下面排列成两列,枝条上面的叶斜展至近直立,条形,通常微弯,长1.5-2.5厘米,宽约3毫米,边缘微反曲,先端钝或微凹,基部渐窄,上面中脉凹下,下面中脉隆起,两侧有白粉气孔带;横切面有2个中生树脂道,皮下细胞二层,外层连续排列,内层间断排列。幼果紫色,直立,圆柱形,两端微渐窄,顶端钝;苞鳞的顶端宽圆,边缘有缺齿,中央有急尖的尾状长尖头,尖头长约5毫米。
二、察隅冷杉的近种区别
察隅冷杉近似中甸冷杉(学名:AbiesferreanaBorderes-Rey&Gaussen)与岷江冷杉(学名:AbiesfaxonianaRehd.)。其区别在于中甸冷杉的一、二年生枝红褐色、暗褐色或黑褐色,主枝侧枝均密被锈褐色毛,幼果较小,苞鳞的尖头较短;而岷江冷杉小枝的颜色较深,侧枝较细、有较密的淡锈色毛,营养枝之叶的树脂道边生,三者易于区别。
三、察隅冷杉的产地生境
察隅冷杉分布于中国西藏东南部察隅。生于海拔3800米上下之向阳山坡。
四、察隅冷杉的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濒危(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