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脉红花荷

   2019-02-12 苗业网佚名300
核心提示:显脉红花荷拉丁学名:RhodoleiahenryiTong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木兰纲目:虎耳草目科:金缕梅科属:红花荷属种:显脉红

显脉红花荷    拉丁学名:RhodoleiahenryiTong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虎耳草目    科:金缕梅科    属:红花荷属    种:显脉红花荷    分布区域:云南省    命名者及年代:Tong.,1979。

显脉红花荷(RhodoleiahenryiTong)是金缕梅科,红花荷属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小枝无毛。叶革质,矩圆形,先端尖锐,基部楔形;三出脉不很强烈;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白色,叶柄稍纤细。头状花序,无鳞状小苞片;苞片卵圆形,萼筒极短,花瓣匙形,子房无毛,花柱与雄蕊等长,蒴果卵圆形,果皮薄,木质,种子扁平多数,4月开花。

显脉红花荷分布于中国云南东南部,贵州东南部及广西西部;亦见于越南北部。

一、显脉红花荷的形态特征

显脉红花荷是常绿乔木高15米,小枝干后黑褐色,无毛。叶革质,卵状椭圆形,长11厘米,宽3.5-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有明显的三出脉;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无毛;侧脉约6对,与中肋成30°交角,干后在上面下陷,在下面突起;网脉在上面稍下陷,在下面显著;叶柄长约5厘米,无毛。头状花序长3-3.5厘米,有花5朵;花序柄1-1.5厘米,无鳞片状小苞片;总苞片多数,大小不等,下部的较小,上部的较大,外侧有锈褐色长绒毛;萼筒极短,先端平截,不具萼齿;花瓣2-5片,匙形,长达3厘米,宽6毫米,深红色;雄蕊7-9个,与花瓣等长;子房无毛,花柱长2厘米,先端尖。蒴果未见。

二、显脉红花荷的生长环境

显脉红花荷生长于海拔2000-2450米的山地常绿林。

三、显脉红花荷的分布范围

显脉红花荷分布于云南的东南部。

四、显脉红花荷的繁殖方法

采种:种子10至11月上旬成熟,果熟时由灰青色转为黄绿色。蒴果熟后开裂,种子飞散,要及时采收。采回后晾至果壳开裂,筛取种子,进行干藏。种子千粒重为2.5至4克,发芽率仅有10%至15%。

育苗:可以采用容器育苗,随采随播或翌春—月播种。由于种子较小,播种前整地要细致,播时将种子混合细土,撒播均匀。播后盖上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并撒上松针覆盖,淋足水分。

播后25天左右,种子发芽出土。待幼苗长出4至5片叶后,移到营养袋培育,加强水肥管理,苗高30厘米可出圃造林。

五、显脉红花荷的栽培技术

造林方式

营造针阔混交林:选择海拔400至1050米高稀疏松、杉林地,在山坡中下部混种红花荷,按株行距2x2米(160株/亩)开穴,于春季1至4月上旬雨后定植。造林后3年内,每年除草松土3至4次,以促进幼树生长。

(营造常绿阔叶混交林:可与香樟,火力楠,尖叶杜英,枫香,蓝花楹,凤凰木,黄花风铃木,红花风铃木,黄槐,山杜鹃等树种混交造林,混交比例为1:4,即红花荷占20%至25%,混交方法为均匀不规则种植,以形成不同季节性的不同花色花期近似天然林的人工群落。

庭园和造林种植:最好在造林前冬季进行整地,选择两年生容器苗成活率有98%,打穴规格50x50x50厘米,前期对肥力的要求较高,施腐熟有机肥和复合肥,加强肥水管理,促进生长发育。

六、显脉红花荷的近种区别

分布于云南的东南部海拔2000-2450米的山地常绿林,叶基部有明显的三出脉,背面无毛,侧脉及网脉干后下陷,头状花序的总苞有锈褐色长绒毛,易与其他种类区别。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