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油茶 拉丁学名:CamelliachekiangoleosaHu 别称:红花油茶、广宁红花油茶、浙江红山茶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亚纲:五桠果亚纲 目:芸香目 科:山茶科Theaceae 族:山茶族 属:山茶属。
红花油茶(学名:CamelliachekiangoleosaHu),常绿小乔木,树高可达5米,生长速度一般。树叶革质,卵状椭圆形,树叶长度6~10厘米,宽度3~5厘米,正面深绿色,有蜡质感且发亮,树叶背面浅绿色,叶柄长1-1.5厘米。
红花油茶花朵颜色为红色,腋生单花,花直径6-10厘米,无柄,花瓣8~10片。蒴果卵球形,直径3-5厘米,种子3-8粒,长2厘米。红花油茶每年花期2~3月开花,果熟期8~10月。
一、红花油茶的形态特征
红花油茶是小乔木,高6米,嫩枝无毛。叶革质,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8-12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短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近于圆形,上面深绿色,发亮,下面浅绿色,无毛;侧脉约8对,在上面明显,在下面不明显;边缘3/4有锯齿;叶柄长1-1.5厘米,无毛。
红花油茶花红色,顶生或腋生单花,直径8-12厘米,无柄;苞片及萼片14-16片,宿存,近圆形,长6-23毫米,外侧有银白色绢毛;花瓣7片,最外2片倒卵形,长3-4厘米,宽2.5-3.5厘米,外侧靠先端有白绢毛,内侧5片阔倒卵形,长5-7厘米,宽4-5厘米,先端2裂,无毛;雄蕊排成3轮,外轮花丝基部连生约7毫米,并和花瓣合生,内轮花丝离生,长3-3.5厘米,有稀疏长毛,花药黄色;子房无毛,花柱长2厘米,先端3-5裂,无毛。
红花油茶的蒴果卵球形,果宽5-7厘米,先端有短喙,下面有宿存萼片及苞片,果爿3-5爿,木质,厚1厘米,中轴3-5棱,长3厘米;种子每室3-8粒,长2厘米。花期4月。
红花油茶在具有红色、大花的山茶组里,本种除花朵较大外,苞及萼片14-16片,子房3-5室,蒴果有不完全宿存的萼片及苞片。它和山茶C.japonica很接近,但后者的苞片及萼片只有9-10片。
二、红花油茶的生长环境
红花油茶自然分布于中国华南地区,广西东南部有野生资源,逐步扩大人工栽培,为南亚热带树种,性喜温暖多湿,不耐寒冷,广西北部虽能安全越冬,但热量已不能满足植株发育的需要,开花不茂,结实更难,中亚热带地区,一般只宜引种试种,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一般肥力中等的酸性土壤,均可生长良好,较能耐旱,可在荒山种植,属喜弱光树种,幼时耐荫庇,大树需充足阳光,才能正常开花结果。
红花油茶树形大,不宜种植过密,如连片种植,每亩应在20株以下,生长发育较慢,10年左右始花,寿命长,盛期可维持50年以上,须根少,移植较难成活,大苗移栽,更难恢复,种植时应保护根系,人工栽培的历史较短,野生性尚较强,开花结实不很稳定,应注意选育良种。
三、红花油茶的分布范围
红花油茶产福建、江西、湖南、浙江。模式标本采自浙江开化,海拔500-1100米的山地。
四、红花油茶的主要价值
红花油茶树形优美,叶色深绿,早春开花,红艳美观。宜在园林中栽培观赏,需要培养10年以上的移栽树,才能用于园林绿化中。
五、红花油茶的繁殖方法
红花油茶以播种育苗为主,种子10月底成熟,采收后不能暴晒,可带果壳储藏或脱粒后混沙储藏,切忌堆积发热,种子千粒重3100~3900克,春季可用播法育苗。发芽率60%~75%,幼苗生长缓慢,夏日应适当遮荫,1年生苗可出圃造林。
城市绿化宜用大苗,需移植后培育2~3年,行道树需培育5年以上,亦可用扦插法育苗,要求技术较高,早春剪下嫩枝,每穗保留2~3个叶芽,上部带叶半片或1片,下部一个叶芽,插入沙内,插前下端点蘸生根粉的溶液,插后经常喷雾保湿,防止日晒,约1个月可发根成苗。两个月可移至圃地培育,2~5年生,出圃供绿化。
(一)、抚育管理
幼林土壤管理主要是中耕除草,解决幼苗与杂草争光、水、肥,每年进行2—3次,同时可进行间种,以耕代抚。为了确保幼林的早实丰产,应适当施肥。成林阶段是油茶从开始结果到大量结果的时期,也是油茶经营最有价值的时期,每年夏季要铲山除草一次,每隔3年要在冬季深挖一次。此外,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树龄大小、树势强弱、结果大小年进行合理施肥。
六、山茶属
中东金花茶、尖萼瘤果茶、尖苞瘤果茶、尖齿离蕊茶、长尖连蕊茶、褪色红山茶、大白山茶、白丝毛红山茶、白毛红山茶、抱茎短蕊茶、狭叶茶、安龙瘤果茶、假多齿红山茶、大树茶、普洱茶、香港毛蕊茶、大萼毛蕊茶、老黑茶、直脉瘤果茶、五室金花茶、白灵山红山茶、竹叶红山茶、滇北红山茶、短蕊茶、短蕊红山茶、短轴红山茶、短柄红山茶、短柱茶、黄杨叶连蕊茶、美齿连蕊茶、钟萼连蕊茶、白毛蕊茶、长尾毛蕊茶、假大头茶、浙江红山茶、薄叶金花茶、重庆山茶、陈氏红山茶、扁果红山茶、小果短柱茶、合柱糙果茶、心叶毛蕊茶、突肋茶、贵州连蕊茶、红皮糙果茶、厚轴茶、厚柄连蕊茶、厚瓣短蕊茶、厚叶红山茶、杯萼毛蕊茶、皱叶茶、隐脉红山茶、尖连蕊茶、浙江尖连蕊茶(变种)、大花尖连蕊茶(变种)、丹寨秃茶、德宏茶、秃梗连蕊茶、无齿毛蕊茶、尖萼红山茶、长管连蕊茶、显脉金花茶、柃叶连蕊茶、簇蕊金花茶、防城茶、淡黄金花茶、窄叶短柱茶、蒙自连蕊茶、毛柄连蕊茶、糙果茶、高州油茶、硬叶糙果茶、秃茶、大苞茶、弄岗金花茶、大苞山茶、长瓣短柱茶、秃房茶、岳麓连蕊茶、河口超长柄茶、光果山茶、冬红短柱茶、香港红山茶、湖北瘤果茶、冬青叶山茶、凹脉金花茶、中越山茶、全缘糙果茶、山茶、缙云山茶、金沙江红山茶、九嶷山连蕊茶、落瓣短柱茶、广南茶、广西茶、广东秃茶、贵州红山茶、狭叶油茶、披针萼连蕊茶、披针叶连蕊茶、绵管红山茶、石果红山茶、阔柄糙果茶、四川毛蕊茶、膜叶茶、乐业瘤果茶、离蕊红山茶、散柱茶、肖散柱茶、连山红山茶、柠檬金花茶、黎平瘤果茶、荔波连蕊茶、长萼连蕊茶、长果连蕊茶、长尾红山茶、长凸连蕊茶、长蕊红山茶、长柄山茶、超长柄茶、长管红山茶、闪光红山茶、龙胜红山茶、龙州金花茶、小黄花茶、大萼连蕊茶、大花红山茶、大果红山茶、毛蕊红山茶、马关茶、樱花短柱茶、广东毛蕊茶、膜叶连蕊茶、小花金花茶、细叶短柱茶、微花连蕊茶、莽山红山茶、多苞糙果茶、多萼茶、瘤叶短蕊茶、南川茶、狭叶瘤果茶、金花茶、能高连蕊茶、扁糙果茶、倒卵瘤果茶、钝叶短柱茶、油茶、寡脉红山茶、峨眉红山茶、卵果红山茶、厚短蕊茶、肖糙果茶、小长尾连蕊茶、细尖连蕊茶、细花短蕊茶、小石果连蕊茶、细叶连蕊茶、小瘤果茶、小卵叶连蕊茶、小瓣金花茶、细萼茶、拟细萼茶、寡瓣红山茶、腺叶离蕊茶、五数离蕊茶、五瓣红山茶、五柱茶、超尖连蕊茶、褐枝短柱茶、栓壳红山茶、栓皮红山茶、毛籽离蕊茶、平果金花茶、西南红山茶、多齿红山茶、多瓣糙果茶、毛叶茶、汝城毛叶茶、毛糙果茶、毛瓣金花茶、斑枝毛蕊茶、粉红短柱茶、紫果茶、疏齿茶、滇山茶、皱果茶、皱叶瘤果茶、玫瑰连蕊茶、川萼连蕊茶、圆基茶、荔波红瘤果茶、厚壳红瘤果茶、柳叶毛蕊茶、怒江红山茶、茶梅、膜萼离蕊茶、南山茶、七瓣连蕊茶、粗毛红山茶、陕西短柱茶、茶、斑枝红山茶、五室连蕊茶、肖长尖连蕊茶、半秃连蕊茶、全缘红山茶、半宿萼茶、思茅短蕊茶、大厂茶、大理茶、大姚短柱茶、薄壳红山茶、阿里山连蕊茶、南投秃连蕊茶、三花连蕊茶、毛丝连蕊茶、毛果山茶、毛枝连蕊茶、毛籽红山茶、棱果毛蕊茶、截叶连蕊茶、云南连蕊茶、金屏连蕊茶、细萼连蕊茶、瘤果茶、东安红山茶、东兴金花茶、单体红山茶、越南油茶、小果毛蕊茶、长毛红山茶、绿萼连蕊茶、滇缅离蕊茶、文山毛蕊茶、黄花短蕊茶、木果红山茶、元江短蕊茶、榕江茶、五柱滇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