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刺金琥

   2019-06-28 苗业网佚名706
核心提示:黄刺金琥拉丁学名:EchinocactuschrysacanthionK.schum别称:金琥界:植物界科:仙人掌科属:金琥属原产:墨西哥沙漠地区。金琥别名黄刺金琥,是仙人掌科、金琥属中最具魅力的仙人球种类。金琥原产墨西哥沙漠地区,

黄刺金琥、金琥

黄刺金琥   拉丁学名:EchinocactuschrysacanthionK.schum   别称:黄刺金琥、金琥   界:植物界   科:仙人掌科   属:金琥属   原产:墨西哥沙漠地区。

金琥别名黄刺金琥,是仙人掌科、金琥属中最具魅力的仙人球种类。金琥原产墨西哥沙漠地区,现我国南方、北方均有引种栽培。金琥性喜阳光充足,多喜肥沃、透水性好的沙壤土。金琥寿命很长,栽培容易,观赏价值很高。

一、黄刺金琥的形态特征

金琥茎球状,球体深绿,密生黄色硬刺,球顶部密生金黄色的绵毛;花黄色,顶生于绵毛丛中,吕等大小,非常美丽壮观;果被鳞片及绵毛,种子黑色光滑。

二、黄刺金琥的分布范围

金琥原产墨西哥沙漠地区,现我国南方、北方均有引种栽培。金琥性喜阳光充足,多喜肥沃、透水性好的沙壤土。夏季高温炎热期应适当蔽荫,以防球体被强光灼伤。

三、黄刺金琥的主要价值

金琥寿命很长,栽培容易,成年大金琥花繁球壮,金碧辉煌,观赏价值很高。而且体积小,占据空间少,是城市家庭绿化十分理想的一种观赏植物。

四、黄刺金琥的品种分类

1、白刺金琥

为金琥的变种。球体顶部绵毛白色,球体的硬刺雪白色。其他同金琥。

2、狂刺金琥

为金琥的变种。球体上的刺不规则地弯曲散乱,近球体顶部更密集。观赏价值较高。

3、短刺全琥

别名裸琥、无刺金琥。为金琥的变种。球体绿色,刺极短,短刺顶部钝圆。植株体内富含单宁物质,伤口见风变黑。繁殖困难,栽培较少。

4、金琥锦

为金琥的变种。球体黄色或绿色,球体上有黄色斑块,刺为黄色。栽培较少。

5、大龙冠

为金琥的同属常见种。茎长圆球形,球体蓝绿色,球高70厘米,有13~21条棱。浅红色的长刺将球体覆盖。球体顶端绵毛中生长出粗而弯曲的红刺。刺粗长,非常壮美,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它是强刺类仙人掌中的名贵品种。种子不易发芽,但容易产生子球,球茎15厘米即可落生子球。在栽培中,要保持刺色鲜红较难,若喷水过多刺色变淡,观赏价值降低。

6、太平球

为金琥的同属常见种。球体蓝绿色,球高25厘米,直径30~40厘米,有7~13条棱。刺锥状,紫红或紫褐色,分别向两边水平伸出。球茎顶部开花,花粉红色,漏斗形,花冠直径7~8厘米。果实红色,长圆形。该种是金琥属中最容易开花的种类,花大色艳,是较名贵的仙人球,也是家庭盆栽的优良种娄。

7、广刺球

为金琥的同属常见种。球体蓝绿色,直径50厘米,有21~24条棱。剌黄褐色,较强大,呈十字形直射。球顶部开花,花黄色,有丝状光泽,漏斗形,花冠直径3.5厘米,花在全光照下才能开足。栽培同金琥,其耐寒性比金琥强,要求更强的光照。

五、黄刺金琥的繁殖方法

金琥采用播种繁殖和仔球嫁接法繁殖。

1、播种法:用当年采收的种子出苗率高。播种在5~9月进行,发芽后30~40天幼苗球体已有米粒或绿豆大小,可进行移栽或嫁接在砧木上催长。

2、仔球嫁接法:是将培育3个月以上的实生苗嫁接上柔嫩的量天尺上催长。待接穗长到一定大小或砧木支撑不了时,可切下,晾干伤口后进行扦插盆栽。在土壤肥沃、空气流通的良好环境下,不经嫁接的实生苗生长也很快。上盆后的实生苗或嫁接仔球,应放置在半荫处,忌阳光直射,7~10天后球体不萎缩,即成活。

六、黄刺金琥的管理技术

金琥喜含石灰质的沙壤土,可用等量的粗沙、壤土、腐叶土及少量陈墙灰混合配制。每年应进行一次翻盆换土和剪除老根。3月中旬将球从盆中取出,剪除老根,勿伤主根。剪好后,把球放在通风处晾4~5天,使剪口风干;翻盆使用的新培养土,宜用发酵后的畜、禽粪肥作基肥,加入煤灰、草木灰及少量动物骨粉等混合拌匀;盆要用阳光晒、蒸煮和喷药等办法进行清毒处理,以防烂球。

金琥性喜阳光充足,但夏季宜半荫,当气温达到35℃以上时,中午前后应遮荫,避免强阳光灼伤球体。在上午10时以前或下午5时以后,可将它置于阳光下,促使多育花蕾,并可避免过分遮荫,球体变长而降低观赏价值。越冬温度保持8~10℃,并保持盆土干燥。温度太低时,球体会产生黄斑。夏季防雨淋。

夏季是金琥的生长旺季,需水量增加。如遇干旱要勤浇水,时间最好是在清晨和傍晚,切忌在炎热的中午浇过凉的水,易引起“着凉”而致病。如中午盆土过干,可少喷水使盆面湿润即可,不能向球的顶部及嫁接部位喷水,以免积水腐烂。生长期内,半月左右施1~2次含氮、磷、钾等成分的稀薄肥液,结合浇水使用。有机肥要充分腐熟,浓度适当。

金琥生性强健,抗病力强,但夏季由于湿、热、通风不良等因素,易受红蜘蛛、介壳虫、粉虱等病虫危害,应加强防治。对红蜘蛛、介壳虫、粉虱等病虫危害,应加强防治。对红蜘蛛、用40%乐果或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发现介壳虫、粉虱等为害时,可进行人工抹杀。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