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柃

   2019-08-20 苗木佚名1453
核心提示:滨柃学名:Euryaemarginata(Thunb.)Makino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侧膜胎座目亚目:山茶亚目科:山茶科亚科:厚皮香亚科族:杨桐族属:柃木属亚属:柃亚属组:格药柃组种:

滨柃

滨柃   学名:Euryaemarginata(Thunb.)Makino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侧膜胎座目   亚目:山茶亚目   科:山茶科   亚科:厚皮香亚科   族:杨桐族   属:柃木属   亚属:柃亚属   组:格药柃组   种:滨柃   命名者及年代:(Thunb.)Makino,1904。

滨柃(学名:Euryaemarginata(Thunb.)Makino)是山茶科,柃木属灌木,高可达2米;嫩枝圆柱形,粗壮,红棕色,密被黄褐色短柔毛,顶芽长锥形,叶厚革质,叶片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中脉在上面凹下,下面隆起,叶柄无毛。花生于叶腋,雄花:小苞片近圆形;萼片质稍厚,几圆形,花瓣白色,长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花药具分格,雌花的小苞片和萼片与雄花同;花瓣卵形,子房圆球形,果实圆球形,成熟时黑色。10-11月开花,次年6-8月结果。

滨柃分布于中国浙江沿海、福建沿海及台湾等地;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多生于滨海山坡灌丛中及海岸边岩石缝中。

一、滨柃的形态特征

滨柃是灌木,高1-2米;嫩枝圆柱形,极稀稍具棱,粗壮,红棕色,密被黄褐色短柔毛,小枝灰褐色或红褐色,无毛或几无毛;顶芽长锥形,被短柔毛或几无毛。叶厚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2-3厘米,宽1.2-1.8厘米,顶端圆而有微凹,基部楔形,边缘有细微锯齿,齿端具黑色小点,稍反卷,上面绿色或深绿色,稍有光泽,下面黄绿色或淡绿色,两面均无毛,中脉在上面凹下,下面隆起,侧脉约5对,纤细,连同网脉在上面凹下,下面稍隆起;叶柄长2-3毫米,无毛。

滨柃花1-2朵生于叶腋,花梗长约2毫米。雄花:小苞片2,近圆形;萼片5,质稍厚,几圆形,长1-1.5毫米,顶端圆而有小尖头,无毛;花瓣5,白色,长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约3.5毫米;雄蕊约20枚,花药具分格,退化子房无毛。雌花的小苞片和萼片与雄花同;花瓣5,卵形,长约3毫米;子房圆球形,3室,无毛,花柱长约1毫米,顶端3裂。果实圆球形,直径3-4毫米,成熟时黑色。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6-8月。

二、滨柃的产地生境

滨柃分布于中国浙江沿海(普陀山、象山、椒江、洞头、平阳、温州)、福建沿海(川石、连江、福清、长乐、平潭、南日、惠安、厦门、东山)及台湾(台北、台东、花莲、屏东)等地。朝鲜、日本也有分布。滨柃多生于滨海山坡灌丛中及海岸边岩石缝中。

三、滨柃的主要价值

滨柃在中国国内内,滨柃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现仍属于新开发的野生观赏植物还处于种苗繁育阶段,仅有舟山的少量种苗供应市场,但由于尚未能有大量工程苗供园林应用,远远不能满足苗圃和园林工程应用的需求。伴随滨海园林工程的增多,众多园林设计师纷纷把目光投向滨柃这一新兴特色树种,因此其市场开发前景广阔,发展与推广潜力极其巨大。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