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红栎

   2019-08-29 苗木苗木484
核心提示:速生红栎 拉丁学名 Quercus rubra.L var spped;Royal Oak 别称 速生红橡树,皇家红栎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壳斗目 亚目 金缕梅亚纲 科 壳斗科 属 栎属 分布区域 欧洲北部、美国北部及加拿大

速生红栎    拉丁学名:Quercusrubra.Lvarspped;RoyalOak    别称:速生红栎、速生红橡树、皇家红栎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壳斗目    亚目:金缕梅亚纲    科:壳斗科    属:栎属    分布区域:欧洲北部、美国北部及加拿大南部,种源:选自美国俄亥俄州。

速生红栎壳斗科、栎属植物。树形优美的速生大乔木,高达20M,冠7M,新叶嫩红色,10月中旬开始变成鲜红色于12月下旬落叶。速生红栎生长速度非常快,耐旱、耐瘠薄、喜光照较耐水湿、萌蘖能力强,可耐-30℃低温。耐环境污染,对不同酸碱度的土壤适应能力强。速生红栎是欧洲及北美优良的城市观赏树种,在街道、公园、校园等用作遮阴树,广泛用于城市绿化,也可用于地被恢复,特别适合大面积栽培。

一、速生红栎的形态特征

速生红栎冠形优美,秋叶鲜艳,生长速度快,种子到苗两到三年胸径3cm,大量用作行道树和庭院树种。无严重病虫害。速生红栎的叶片比北美及北美红栎要窄,叶片两侧分列均匀,第二年在苗木生长达到2-2.5米高度时会自然分枝。树形以树干为中轴线的宝塔状结构,十分美观。

二、速生红栎的生长环境

最喜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但在碱性土壤上也可生长。

三、速生红栎的主要价值

由于其秋季色彩艳丽,是不可多得秋季彩叶高大乔木,被大量用作行道树和庭院树种。

四、速生红栎的繁殖方法

国内多以种子繁殖为主、国外亦可嫁接、扦插、组培无性繁殖。

五、速生红栎的栽培技术

速生红栎是2011年由德国著名园艺公司引进的红栎新品种,其生长速度非常快、秋季色彩是所有栎树中最靓丽的一个品种,观赏期比美国红枫长一个月,比北美、欧洲红栎观赏期长15-20天,其出色的表现已经被市场慢慢认可,速生红栎不单单有出色的表现,最为值得推广的是种植简单。可以嫩枝扦插,是替代美国红枫扦插苗的首选品种!

下面介绍速生红栎的栽培方法:

(一)、种植密度

速生红栎种植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土壤,精细整地,施足基肥,短期定植株行距为0.66*1米,即每亩1000株,中期可定植为株行距1.6*2米,亩种200株。

(二)、除草施肥

1、中耕除草:在生长季节进行,每年3-4次,可消灭杂草,疏松土壤,促进微生物活动,对促进树体和根系生长有很好的效果,或者选择除草剂草甘磷,将它稀释成600倍液,喷杀杂草。

2、施肥时期一般定植当年只追肥1次,第二年后每年施3-4次肥。第一次肥为长叶肥,地温上升根系活动开始时进行,一般在3月上中旬。第二次肥为壮木肥,7月中、下旬进行。第三次为养体肥,在9月至10月进行。

(三)、土壤管理

1、培土:山坡、地边栽植的速生红栎,土壤流失比较严重,应当培土,加厚根部土层,培土在秋季结合施肥进行。

2、防旱:苗木栽种后,在干旱天气必须浇足水才能满足植物对水分的要求,使其枝条伸展,花朵盛开,发挥其观赏效果和绿化功能。新栽植的苗木要浇一次保活水,加速土壤与根系的密接。5月、6月气温升高,植物生长日益旺盛。在南北方一些地区容易出现早春干旱和风多雨少的现象,为了促进树木萌芽、开花、新梢生长和提高坐果率,必须及时满足树木对水分的需要。盐碱地区早春灌水后进行中耕还可以起到压碱的作用。7月、8月天气炎热干燥,是树木的新梢迅速生长期。

3、修剪:速生红栎自身的树形就比较具有观赏性。作为园林观赏树都不需要太多的修剪,不过基础的修剪还是需要的。

六、区别

1、速生红栎的变色期是从每年的10月中旬-12月底,红叶期足有70天,所以观叶期长。(一般美国红枫在每年的十一月中旬以前落叶,红叶期比美国红枫长15-30天)

2、速生红栎对病虫害抗性强,树干、枝条、叶片、根部一般不会有致命的病虫害,管理简单。(美国红枫在长到5公分后得防治天牛危害树干)

3、速生红栎的叶片比北美及欧洲种源普通红栎要窄,第二年在苗木生长达到2-2.5米高度时会自然分枝。(北美及欧洲红栎得在树干2-2.5米时断头)

4、速生红栎与南方红栎、沼生红栎、娜塔栎等欧美南方栎树品种最本质的区别就是耐寒好,能耐-30度低温,而南方种源红栎只能耐-15度。

5、速生红栎是红栎的新品种,是欧洲园艺公司选育的优秀品种。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