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槭

   2019-09-02 苗木佚名543
核心提示:羊角槭拉丁学名:AceryangjuechiFangetP.L.Chiu二名法:Aceryangjuechi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无患子目亚目:无患子亚目科:槭树科属:槭属亚属:槭亚属分布区域:浙江西天

羊角槭

羊角槭    拉丁学名:AceryangjuechiFangetP.L.Chiu    二名法:Aceryangjuechi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无患子目    亚目:无患子亚目    科:槭树科    属:槭属    亚属:槭亚属    分布区域:浙江西天目山。

羊角槭(学名:Aceryangjuechi)为槭树科槭属下的一个种。羊角槭为双子叶植物属槭树科,落叶乔木,树干挺拔,姿态婆娑,单叶3~5裂,中央裂片极长,翅果羊角形,奇特迷人。羊角槭特产于中国浙江省临安市西天目山,为中国特有的古老孑遗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羊角槭是古老的残遗种,对研究植物地理学和古植物学有一定的价值,该植物种子不孕率高,天然更新能力很弱,已经陷入灭绝的险境。

一、羊角槭的形态特征

羊角槭是落叶乔木,高约15米,胸高直径约60厘米。

羊角槭树皮灰褐色或深褐色,常分裂成不规则的薄片脱落。

羊角槭小枝近于圆柱形,当年生枝淡紫色或紫绿色,直径约2毫米,被褐色或淡黄色短柔毛,具2-4叶,多年生枝紫褐色或深褐色,无毛,皮孔稀疏,淡黄色,近于圆形或椭圆形。

羊角槭冬芽细小,圆锥状,鳞片4枚,对生,锐尖,外侧被灰色短柔毛。

羊角槭叶纸质,基部近于心脏形或近于截形,长7-9厘米,宽6-7厘米,3-5裂,中央裂片长圆卵形,长3.5-4.5厘米,基部宽3-3.5厘米,先端短急锐尖,侧裂片钝尖,长1.5-2.5厘米,基部宽2-2.5厘米;基部的裂片钝形,长5-10毫米或不发育;各裂片边缘波状,裂片间的凹缺钝形;上面被黄色至淡褐色短柔毛;下面被宿存的灰色短柔毛,沿叶脉更密;主脉5条或3条,侧脉6-7对,在下面较在上面均更为显著,小叶脉网状,微显著;叶柄细瘦,长4-7厘米,基部稍膨大,被灰色或淡黄色短柔毛,花序顶生,伞房圆锥状,连同长8-20毫米的总花梗在内共长3-4厘米,密被灰色短柔毛,花梗细瘦,长2-5毫米。

羊角槭花杂性,雄花和两性花同株,直径约5-7毫米;萼片5,绿色,倒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向基部渐狭窄,长3.5-4毫米,边缘短纤毛状,外侧被短柔毛和硬毛;花瓣5,淡绿色,比较狭窄的倒卵形或匙状倒披针形,短于萼片,外侧及边缘均被稀疏的短纤毛;雄蕊8,着生于花盘上,花丝无毛,花药近于球形;花盘无毛,凹裂成圆齿状;子房密被灰白色或淡黄色短绒毛,花柱无毛,中段以上分2枝,柱头反卷,果序长4-5厘米,密被宿存的淡黄色至暗黄色短柔毛,果梗长4-7毫米。

小坚果扁平,近于圆形,直径约1-1.2厘米,密被黄色短绒毛,翅长圆形,宽1-1.2厘米,两侧近于平行,连同小坚果共长3-3.2厘米,张开近于水平或稍反卷。花期4月,果期9月。

二、羊角槭的生长习性

羊角槭分布区的气候多雾而潮湿,年平均温12C左右,在初秋(9月份)多阴天,相对湿度可达94%,年降水量约1600毫米。土壤为红壤或黄壤,pH值4一5。为中性偏阳树种,叶芽3月下旬开始萌动,4月展叶,花于4月下旬开放,小坚果于9月下旬至10月成熟,10月下旬至12月上中旬落叶。种子不孕率高,发芽率低。

三、羊角槭的地理分布

羊角槭产浙江西北部。生于海拔700米的疏林中。

四、羊角槭的物种保护

(一)、现状

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树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中国极度濒危树种之一。2009年前,在羊角槭发现地中国浙江省西天目山,曾有记载有2株野生植株,不幸的是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2株野生植株相继死亡,生存现状岌岌可危。羊角槭自然繁殖相当困难,种子不孕率高、空瘪率严重,自然萌发率几乎为零。

(二)、保护措施

经过园科所科研人员2年的攻关,对其开花生物学及种子发育过程微观观察,已初步掌握了其主要的濒危机制,已通过人工促进萌发,获得20多株幼苗,种子萌发率突破30%,该项成果已申请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1210236364.0)。

西天目山已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重点保护,当地林场开展了繁殖试验。杭州植物园作为濒危物种已引种栽培。

五、羊角槭物种区别

本种与日本北海道的A.miyabeiMaim.相近,但本种的叶较小,(仅长7-9厘米宽6-7厘米),中裂片和侧裂片较短,不再分裂为小裂片,基部的裂片钝尖或不发育,叶柄较短(仅长5-7厘米),果序较短,翅果较大(翅和小坚果共长3-3.2厘米),当易区别;又与陕西甘肃两省的庙台槭A.miaotaienseP.C.Tsoong相近,但本种的小枝,果序和叶柄均被宿存的灰色或淡黄色短柔毛,翅果较大,亦易于区别。

六、羊角槭的繁殖技术

种子繁殖:种子采收后,在弱光下曝晒2-3天,脱翅后,即可播种。秋播种子可在翌年4—5月发芽。如春播,种子需沙藏或袋藏过冬,但常因引起次生休眠,发芽期要推迟2个月左右。一年生小苗平均高4--5厘米。也可采用嫁接和扦插法繁殖。

七、羊角槭的主要价值

作为古老的孑遗种,具有重要的科研及园林应用价值。

羊角槭和日本北海道产的日本羊角槭AcermiyabeiMaxim.的亲缘关系极为密切,后者的大化石(叶及种子)发现于日本第三纪中新世、上新世及更新世的地层中。

羊角槭可能和日本羊角槭起源于同一地质年代,是一个古老的残遗种,对研究植物地理学和古植物学均具有一定的意义。

八、槭属

锐角槭、紫白槭、阔叶槭、安徽槭、髭脉槭、两色槭、三角槭、深灰槭、藏南槭、青皮槭、梓叶槭、尖尾槭、长尾槭、蜡枝槭、昌化槭、怒江槭、黔桂槭、乳源槭、樟叶槭、密叶槭、紫果槭、革叶槭、厚叶槭、青榨槭、十蕊槭、异色槭、重齿槭、秀丽槭、毛花槭、桉状槭、罗浮槭、河口槭、梧桐槭、扇叶槭、丽江槭、房县槭、黄毛槭、茶条槭、血皮槭、葛萝槭、海南槭、建始槭、七裂槭、海拉槭、锐齿槭、勐海槭、灰毛槭、羽扇槭、江西槭、俅江槭、小楷槭、贡山槭、密果槭、广南槭、桂林槭、光叶槭、将乐槭、来苏槭、剑叶槭、兰坪槭、疏花槭、秃梗槭、雷波槭、细叶槭、临安槭、福州槭、长叶槭、长翅槭、长柄槭、亮叶槭、龙胜槭、楠叶槭、东北槭、马边槭、五尖槭、大齿槭、南岭槭、苗山槭、庙台槭、色木槭、纳雍槭、梣叶槭、毛果槭、飞蛾槭、少果槭、橄榄槭、五裂槭、富宁槭、鸡爪槭、巴山槭、稀花槭、金沙槭、篦齿槭、北碚槭、五小叶槭、疏毛槭、灰叶槭、多果槭、紫花槭、毛脉槭、毛鸡爪槭、毛柄槭、网脉槭、杈叶槭、红色槭、盐源槭、天山槭、上思槭、陕西槭、平坝槭、西畴槭、锡金槭、中华槭、滨海槭、天目槭、毛叶槭、细裂槭、苹婆槭、信宜槭、角叶槭、大埔槭、独龙槭、青楷槭、薄叶槭、四蕊槭、巨果槭、察隅槭、粗柄槭、三花槭、元宝槭、秦岭槭、岭南槭、花楷槭、天峨槭、滇藏槭、三峡槭、武夷槭、婺源槭、羊角槭、瑶山槭、都安槭、川甘槭。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