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蝉花

   2019-09-16 花木佚名784
核心提示:红蝉花学名:Mandevillasanderi(Hemsl.)Woodson别称:红蝉花、红花文藤、双腺藤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合瓣花亚纲目:捩花目科:夹竹桃科属:飘香藤属种:红蝉花命名者及年代:(Hemsl.)Wood

红蝉花    学名:Mandevillasanderi(Hemsl.)Woodson    别称:红蝉花、红花文藤、双腺藤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捩花目    科:夹竹桃科    属:飘香藤属    种:红蝉花    命名者及年代:(Hemsl.)Woodson,1933。

红蝉花(学名:Mandevillasanderi(Hemsl.)Woodson)是夹竹桃科飘香藤属植物,常绿藤本灌木。全株有白色乳汁,叶对生或3-4叶轮生,全缘,长卵圆形,长15-20厘米,宽5-10厘米。花腋生,花冠漏斗形,长10-15厘米,径约10厘米,漏斗状,花冠5裂桃红色,花色为红色、桃红色、橙红色,粉红等。花期主要为夏、秋两季。

红蝉花原产于南美国家;中国广东、台湾、福建、云南等地有引种栽培。性喜温暖湿润及阳光充足的环境。

红蝉花为藤本类,枝叶繁茂,花色鲜艳,在中国南方常用于篱坦、棚架绿篱,具较好的景观效果;也可盆栽观赏。

一、红蝉花的形态特征

红蝉花是常绿藤本灌木。全株有白色乳汁,叶对生或3-4叶轮生,全缘,长卵圆形,长15-20厘米,宽5-10厘米,先端急尖,革质,叶面有皱褶,叶色浓绿并富有光泽。花腋生,花冠漏斗形,长10-15厘米,径约10厘米,漏斗状,花冠5裂桃红色,花色为红色、桃红色、橙红色,粉红等。花期主要为夏、秋两季。

二、红蝉花的产地生境

红蝉花原产于南美国家;中国广东、台湾、福建、云南等地有引种栽培。原是热带阳性植物,性喜高温,四季常青,生育适温为2-30℃,而10℃以下呈半落叶状,5℃以下嫩枝叶受冻伤,0℃即死亡。

三、红蝉花的繁殖方法

红蝉花繁殖容易。可用分株、扦插和压条等方式。

1、分株:可在早春发芽前转盆换泥时,把从生植株的从生枝和基部萌芽分离后分别栽培。

2、扦插:扦插是在生长旺季(20-25℃)的春夏秋三季,选取半年至1年生健实枝条,取三节,除去基部2节的叶片,剪去顶节叶片前端的一半,插入洗净的河沙2节,放半荫处,保湿约20天即可生根当苗高10-20厘米时可移植。

3、压条:压条是选用1年生健壮充实的整条蔓生枝条,基部用锋利小刀破开成雀口状,约1-2厘米,把伤口压入另一装泥小花盆内,再复土,使伤口在盆泥中,上加一重物(如半块砖等),压实该藤本于泥土中而不至弹起。三个月后,伤口生根,可剪离母本,而独立连盆成新株。

四、红蝉花的栽培技术

栽培土质以肥沃的沙质土壤为佳,排水日照须良好,生长旺季的春夏秋三季,每月施肥一次,红蝉花虽是藤本,但蔓性力弱,不宜作荫棚植物,适合盆栽和庭园从植观赏。盆栽用口径35厘米企身盆,每盆一株,用粗铁线3-5条,两头都插入盆边泥中,再另用细铁线织成猪笼状,双线藤自然沿猪笼状铁网向上爬,当藤到笼顶时,再用人工把藤引下向盆面,藤自然再度向上,枝叶和花朵布满笼面,非常壮观。在中国广州深冬,气温短时出现5℃左右,双腺藤才短时半落叶状,枝叶开始稀疏,开花也少或无。到早春,应及时修剪、整形,仅留盆面上第一分枝处,其上部剪除,随着气温回升,很快又荫芽,枝叶茂盛,紧花似锦。

需肥量中等。一般在春季施用氮磷钾比例均衡的复台肥,如15-15-15,每两周一次,每次约150毫克/升,到晚春或初夏,为促使植株开花,可追加150毫克/升的含磷量多的肥料,如10-20-10等。上盆时,加一些缓释性肥料也是可以的。

五、红蝉花的病虫防治

红蝉花病虫害一般比较少。常见的病害主要是根腐病。虫害有白粉虱等。

1、根腐病:根腐病的发生多是土壤过湿、排水不良或温度过低引起的。植株染病后叶片很快就枯萎了,接着根部腐烂,植株慢慢死亡。防治方法:主要是为其选择排水良好的基质,浇水保持干湿交替,并且把植株摆放在明亮,温度高的地方。

2、白粉虱:用1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对付白粉虱们特效,也可用20%的康锰多浓可溶剂4000倍液等。

六、红蝉花的主要价值

红蝉花为藤本类,枝叶繁茂,花色鲜艳,在中国南方常用于篱坦、棚架绿篱,具较好的景观效果;也可盆栽观赏。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