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蝉花

   2019-09-16 花木佚名581
核心提示:黄蝉花拉丁学名AllamandaneriifoliaHook.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木兰纲亚纲菊亚纲目龙胆目科夹竹桃科属黄蝉属种黄蝉花分布区域广西、广东、福建、台湾及北京(温室内)的庭园间均有栽培。黄蝉花,夹竹桃科,黄蝉属,

黄蝉花

黄蝉花    拉丁学名:AllamandaneriifoliaHook.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亚纲:菊亚纲    目:龙胆目    科:夹竹桃科    属:黄蝉属    种:黄蝉花    分布区域:广西、广东、福建、台湾及北京(温室内)的庭园间均有栽培。

黄蝉花,夹竹桃科,黄蝉属,常绿灌木。花黄色,大形,筒状花。供庭园及道路旁作观赏用,长江北以盆栽为主。植株乳汁有毒,人畜中毒会刺激心脏,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受障碍,妊娠动物误食会流产。

一、黄蝉花的形态特征

黄蝉花是直立灌木,高1-2米,具乳汁;枝条灰白色。叶3-5枚轮生,全缘,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6-12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叶面深绿色,叶背浅绿色,除叶背中脉和侧脉被短柔毛外,其余无毛;叶脉在叶面扁平,在叶背凸起,侧脉每边7-12条,未达边缘即行网结;叶柄极短,基部及腋间具腺体;聚伞花序顶生;总花梗和花梗被秕糠状小柔毛;花橙黄色,长4-6厘米,张口直径约4厘米;苞片披针形,着生在花梗的基部;花萼深5裂,裂片披针形,内面基部具少数腺体:花冠漏斗状,内面具红褐色条纹,花冠下部圆筒状,长不超过2厘米,直径2-4毫米,基部膨大,花喉向上扩大成冠檐,长约3厘米,直径约1.5厘米,冠檐顶端5裂,花冠裂片向左覆盖,裂片卵圆形或圆形,先端钝,长1.6-2.0厘米,宽约1.7厘米;雄蕊5枚,着生在花冠筒喉部,花丝短,基部被柔毛,花药卵圆形,顶端钝,部基圆形;花盘肉质全缘,环绕子房基部;子房全缘,1室,花柱丝状,柱头顶端钝,基部环状。

黄蝉花蒴果球形,具长刺,直径约3厘米;种子扁平,具薄膜质边缘,长约2厘米,宽1.5厘米。花期5-8月,果期10-12月。

二、黄蝉花的生长环境

黄蝉花植株喜高温多湿,阳光充足之地,尤其需要明亮光照。宜将其摆放在有日光直射的地方,每天应照射三四个小时。温度不应低于16℃。

三、黄蝉花的分布范围

黄蝉花原产于热带美洲,我国广西、广东、福建、台湾及北京(温室内)的庭园间均有栽培。

四、黄蝉花的养护方法

1、摆放位置:黄蝉花植株喜高温多湿,阳光充足之地,尤其需要明亮光照。宜将其摆放在有日光直射的地方,每天应照射三四个小时。

2、温度:黄蝉花在高温的环境中生长良好,温度不应低于16℃。北方冬季养护室内不低于5℃,否则会会冻害。

3、浇水:生长期间黄蝉花浇水要勤,特别是夏季生长季节水肥勤施,缺水时叶片长表现萎焉状。越冬期间宜少浇水。

4、施肥:黄蝉花生长旺盛期间,每半个月施追肥一次。

5、栽培与换盆:黄蝉花宜用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壤土栽种。换盆的最佳时节为春季。

6、繁殖:在春夏两季黄蝉花用扦插法繁殖。选取健康的枝条,将茎梢切8一10厘米做插条,种于盆中。将新株罩上塑料膜,放在20℃条件下,大约20天生即可生根。水培也易生根,剪取10公分左右插在矿泉水瓶中,一般15天即可生根。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