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蚊母树

   2019-10-13 苗木佚名797
核心提示:小叶蚊母树学名:Distyliumbuxifolium(Hance)Merr.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蔷薇目亚目:虎耳草亚目科:金缕梅科亚科:金缕梅亚科族:蚊母树族属:蚊母树属种:小叶蚊母树命

小叶蚊母树    学名:Distyliumbuxifolium(Hance)Merr.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蔷薇目    亚目:虎耳草亚目    科:金缕梅科    亚科:金缕梅亚科    族:蚊母树族    属:蚊母树属    种:小叶蚊母树    命名者及年代:(Hance)Merr.,1937。

小叶蚊母树(学名:Distyliumbuxifolium(Hance)Merr.)是金缕梅科蚊母树属植物。常绿灌木高1-2米;嫩枝秃净或略有柔毛,纤细,节间长1-2.5厘米;老枝无毛;芽体有褐色柔毛。叶薄革质,倒披针形或矩圆状倒披针形。雌花或两性花的穗状花序腋生,长1-3厘米,花序轴有毛。蒴果卵圆形,先端尖锐,宿存花柱长1-2毫米。种子褐色,长4-5毫米,发亮。

小叶蚊母树分布于中国四川、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及广西等省区。常生长于山溪旁或河边。

小叶蚊母树四季常绿,生长旺盛,可片植、列植、丛植,是优良的色块、矮篱、高篱植物,特别在海滨滩地、岸坡地栽植,也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

一、小叶蚊母树的形态特征

小叶蚊母树是常绿灌木高1-2米;嫩枝秃净或略有柔毛,纤细,节间长1-2.5厘米;老枝无毛,有皮孔,干后灰褐色;芽体有褐色柔毛。叶薄革质,倒披针形或矩圆状倒披针形,长3-5厘米,宽1-1.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狭窄下延;上面绿色,干后暗晦无光泽,下面秃净无毛,干后稍带褐色;侧脉4-6对,在上面不明显,在下面略突起,网脉在两面均不显著;边缘无锯齿,仅在最尖端有由中肋突出的小尖突;叶柄极短,长不到1毫米,无毛;托叶短小,早落。

小叶蚊母树雌花或两性花的穗状花序腋生,长1-3厘米,花序轴有毛,苞片线状披针形,长2-3毫米;萼筒极短,萼齿披针形,长2毫米,雄蕊未见;子房有星毛,花柱长5-6毫米。蒴果卵圆形,长7-8毫米,有褐色星状绒毛,先端尖锐,宿存花柱长1-2毫米。种子褐色,长4-5毫米,发亮。

二、小叶蚊母树的产地生境

小叶蚊母树分布于中国四川、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及广西等省区。常生长于山溪旁或河边。喜光,稍耐庇阴,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中性和轻盐碱土中均能适应,比女贞和紫薇的耐盐性更好,同时也能耐高温,极耐水湿,适生于温暖潮湿气候。

三、小叶蚊母树的栽培技术

1、选地:交通方便、道路畅通,排水良好,无季节性积水,土壤质地疏松、肥沃、酸性、微酸性或微碱性土壤的地段做圃地。如果土壤是黏土,肥力不足,必须事先进行土壤改良,施入基肥施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亩,另加磷肥50千克。第一次翻耕,采用深翻,深度25厘米以上,然后细耙1次,再第2次翻耕,床面平整。翻耕耙细、平整床面之后,进行开沟,在田块四周开边沟,深度50-80厘米、宽60厘米。在田块中央开中沟,与边沟相通,深40-60厘米,宽50-60厘米。做床,床面宽110厘米,床面土块整细,床面中央稍高,两侧稍低。每条苗床之间开步道,深25厘米以上,宽40厘米,步道中部稍高,两头稍低,保证沟沟相通,排水流畅。

2、移栽:移栽时间除7-8月高温干旱季节之外,其他时间都可移栽。苗床宽110厘米,横向栽3株,株距35厘米,行距35厘米,每亩3500株。要及时移栽,按株行距定点挖穴。移栽深度略深于原来植株根际部位,然后用细土覆盖于苗的基部,轻轻压实。

3、抚育:移栽后当天要浇透定根水,如遇连续晴天,移栽后要每天浇1次水,保持土壤湿润。如遇雨天,要及时排水。移栽后1个月内要架设遮阳网,透光度50%。1个月后可全光照管理。移栽后15天开始,每隔15天施1次尿素,4-9月份施尿素或复合肥。9月份复合肥中增加磷、钾肥的含量。施尿素或复合肥时,可配成0.2%浓度浇施,每次15千克/亩。10-12月施1次腐熟的有机肥,每亩施1000千克,开浅沟施于株间、埋施,并结合施肥,进行松土除草,做到苗床上基本无杂草。雨后晴天,要及时松土,以防止土壤表面板结。

四、小叶蚊母树的病虫防治

小叶蚊母树常见病害有炭疽病、立枯病。

1、炭疽病:由炭疽菌引起,危害嫩梢,使其发褐枯死。防治方法:控制密度,保持室内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叶、病枝,集中烧毁;发病初期控制水量,增强生长势,减轻病害发生程度;发病初期可喷洒疽休1000倍液或喷洒火把800倍液,每周1次,连续2-3次。

2、立枯病:由丝核菌、镰刀菌、腐霉菌引起,主要危害根系,使根系发褐腐烂,也危害枝,轻的使半边枝发病,严重的整个枝发病,使叶片枯黄萎蔫。防治方法:清除病梢、病株,集中烧毁;控制密度,适当通风透光;加强管理,增加磷、钾肥;发病初期可喷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700-800倍液,每周1次,连喷2-3次。

五、小叶蚊母树的主要价值

小叶蚊母树四季常绿,生长旺盛,萌芽力强,耐修剪。分枝密集,花小而多,极具观赏性。可片植、列植、丛植,是优良的色块、矮篱、高篱植物,特别在海滨滩地、岸坡地栽植,也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

六、蚊母树属

小叶蚊母树、中华蚊母树、闽粤蚊母树、尖尾蚊母树、窄叶蚊母树、鳞毛蚊母树、台湾蚊母树、大叶蚊母树、杨梅叶蚊母树、屏边蚊母树、蚊母树、黔蚊母树。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