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棉 拉丁学名:AsclepiasfruticosaL. 别称:唐棉、钉头果、河豚果、棒头果、气球唐棉、气球果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科:萝藦科 属:萝藦属 种:唐棉 分布区域:原产地:非洲,台湾。
唐棉(AsclepiasfruticosaL.),株形直立,全株具白色乳汁;叶:线形似柳叶,色浓绿,背面淡绿色,对生;花:繖形花序,腋生,乳白色下垂状,花期秋至隔年春季。
一、唐棉的形态特征
唐棉是直立灌木,株高80~150公分,具多数分枝,具乳汁;枝条细长,直立或斜上升,嫩枝绿色,老枝灰白色,具细柔毛。叶对生,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13公分,宽1~2公分,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钝而延伸至叶柄,纸质,全缘,表面呈有光泽的绿色,背面淡绿色;表里两面皆光滑无毛;中肋于表面略凹下而于背面显著隆起,侧脉不明显;叶柄长0.5~0.9公分,光滑无毛。花多数,白色,无香味,开放时径0.9~1.1公分,呈繖形状聚繖花序;花序抽自于对生叶之叶柄间,长2~4公分,略带柔毛;花柄细长,长1.2~2公分,有柔毛;花萼深5裂,裂片披针形,长0.5~0.6公分,先端渐尖,有毛茸;花冠几从基部便5裂;裂片卵状长椭圆形,反卷,长0.7~0.8公分,宽约0.4公分,先端钝,表里两面皆光滑无毛,毛缘;雄蕊柱长约0.4公分;副冠鳞片5枚,卵形白色,长0.2~0.4公分,先端钝。秋至春季开花。果实为蓇葖果,卵形或圆卵形,长5~8公分,径3~6公分,如膨胀的汽球,中空没有果肉,内藏多数种子,成熟时为绿色,密布刚毛或棘刺,也散生毛茸;成熟后后开裂,种子圆卵形,长0.3~0.4公分,无丛毛,成熟时带黑色,种子具白色绒毛可飞散,春至秋季结果。
唐棉是萝藦科宿根草本直立灌木,株高80~150公分,花期四月至翌年二月,在台湾中部山区及阿里山等地都可以看到它的踪迹。嫩枝绿色,老枝灰白色,细长直立。叶对生,线形细长;花白色,垂悬的繖形花序顶生或腋生,约十数朵小花;果实如膨胀的汽球,中空没有果肉,表面有粗毛,成熟后后开裂,种子具白色绒毛可飞散。
二、唐棉的分布范围
唐棉原产地:非洲,台湾,零星栽培。
三、唐棉的主要价值
1、园艺及插花布置用。
2、药用:全株浸膏可制小儿肠胃病,茎片作催嚏剂,叶可治肺痨等。
四、唐棉的繁殖培育
播种,扦插;栽培方式;春、秋季为繁殖适期,种子发芽适温20-25℃,15天可发芽,扦插取成熟枝条10-15公分,用清水洗去乳汁后扦插,20-30天可发根,栽培时宜选避风处,并立支柱扶持,以免受风吹倒。
五、唐棉其他
花语:甜蜜、缠绵。
生态分类:草本植物>多年生常绿草本花卉。
观赏分类:观叶类。
高度范围:2-3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