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枫培育栽培造林技术大全

   2016-11-25 苗业网佚名371
核心提示:五角枫为槭树科槭树属落叶小乔木,能吸附烟尘及有害气体,分泌挥发性杀菌物质,净化空气,有利环保。其树皮灰棕色或暗灰色,单叶对生,叶片五裂,花序顶生,花叶同放,树姿优美,叶色多变,是城乡优良的绿化树种。其

五角枫为槭树科槭树属落叶小乔木,能吸附烟尘及有害气体,分泌挥发性杀菌物质,净化空气,有利环保。其树皮灰棕色或暗灰色,单叶对生,叶片五裂,花序顶生,花叶同放,树姿优美,叶色多变,是城乡优良的绿化树种。其树体含水量大,而含油量小,枯枝落叶分解快,不易燃烧,也是较理想的防火树种。

一、五角枫育苗技术

1、采种:采种母树应为品质优良的壮年植株。在秋季五角枫翅果由绿色变为黄褐色时采种,采种后晒2至3天,去杂后袋藏。

2、整地作床:苗圃地应当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细致整地,每亩施厩肥或土杂肥3000至5000公斤、饼肥100公斤、尿素或二铵40公斤,并筑成平床。

3、播种:多在春季播种。播种前,用50℃温水浸种10分钟,然后加入冷水浸一昼夜,捞出后置于背风向阳处,每天用温水冲洗一次,并均匀搅拌。待50%的种子裂开后,即可播种。条播,行距20至30厘米,播种深度2厘米,每亩播种15至20公斤,覆土厚1.5至2厘米。播后覆草,保持土壤湿润。

4、管理。一般播种后15至20天种子即可发芽,可揭去覆草。苗高10厘米时可间苗、定苗,株距10至15厘米。定苗后,每10至15天灌溉、施肥一次,每次每亩施化肥5至8公斤或施人粪尿500至750公斤。适时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9月停止施氮肥和灌溉。当年苗高1米左右,可移栽培育大苗。

二、造林栽植技术

1、整地方式:一般采用水平阶、水平沟和鱼鳞坑整地。豫北太行山地区比较干旱,主要采用鱼鳞坑法。将设置的造林地内鱼鳞坑附近灌木杂草除净。鱼鳞坑穴的规格为40×40×30(厘米)。宜在入冬土壤封冻前进行。

2、造林密度:纯林栽植时,株行距可采用1.5×2.0(米)或2.0×2.0(米);混交林的混交树种可以是油松、栎类、刺槐等,栽植密度为2.0×2.0(米)或2.0×2.5(米)。

3、造林时间:春季栽植时一般应在早春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进行,宜早不宜晚。苗木多采用二年生大苗,栽植时应采取截冠措施。

雨季栽植适应干旱又缺乏灌溉条件地区。7至9月雨水充沛,为最佳栽植时间,成活率较高。应栽植容器苗或一年生苗。栽植后要压石保墒,有条件的地方铺塑料薄膜,成活率可达到95%以上。

秋冬季节栽植的技术措施简单,且成本较低、成活率较高。栽植应在秋季落叶后至冬季土壤封冻前栽植,宜晚不宜早。苗木多采用二年生大苗。  栽植措施 裸根苗木栽植用“三埋两踩一提苗”方法。放苗时苗木要竖直,根系要舒展,位置要合适。填土一半时要先提苗,使苗木根颈处土印与地面相平或略高于地面两三厘米,然后踩实。再填土、踩实。最后覆上虚土,做好树盘,并浇透定根水,浇水后封土。

带土球苗木栽植用“分层夯实”方法。即放苗前先量土球高度与种植穴深度,使两者一致。放苗时保持土球上表面与地面相平略高,位置要合适,苗木竖直。边填土边踏踩结实,最后做好树盘,浇透水,两三天再一次浇水后封土。

抚育管护:由于幼时生长较快,应加强营造后的抚育管理,加快郁闭成林。造林后需连续抚育5年以上,每年抚育一两次。抚育时每株施氮肥或复合肥50克至100克,查苗补缺,松土培穴,剪除根部萌蘖和基干下部徒长枝。

三、园林栽植技术

1、栽植密度:用作行道树时,栽植株距为4米至5米。用作风景林时,其栽植密度与荒山造林相同。

2、挖种植穴:按设计位置放线、设点、挖穴。树穴规格以穴径和深度不少于80厘米为宜。挖穴时将表土和心土分别放置。在土层较薄、重粘土、砂砾土及垃圾填充的地段,挖穴时应培土或换土。

3、截冠:栽植前要根据一定的干高要求(3米至3.5米),对苗木进行截冠处理,剪口要平滑,伤口涂刷石蜡等保护剂。

园林绿化用五角枫苗木应达到如下规格:行道树干高3米以上,胸径6厘米以上,根幅或土球45厘米~55厘米;风景林用苗木干高2米以上,胸径3厘米以上,根幅或土球30厘米~40厘米。园林绿化所用苗木的等级划分。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