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落叶松枯梢病菌

2018-03-06 23:2812510佚名苗业网

落叶松枯梢病菌

科学分类  真菌:腔菌纲、座囊菌目、座囊菌科

检疫分类  内检(林业)

分布地区:日本、中国的辽宁省(丹东、本溪、抚顺、辽阳、营口、旅大、铁岭)、吉林省(延吉、汪清、图们、延边)、黑龙江省(佳木斯、宝清、勃利、集贤、林口)、山东省(烟 台、僻山)、河北省、陕西省、内蒙古、宁夏,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危害性状:危害情况落叶松枯梢病是一种危险性的真菌病害。最早发现于日本,1962-1969年在日本北海道普遍流行,造成的损失极大,发病速度也是惊人的,该病不仅引起林木新捎枯死,还由于连年受害,使树冠秃顶.变形呈扫帚状。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逐年下降,致使林地不能成林,林木不能成材.可免落叶松枯消病造成的损失已相当严瓦现已列为国内的植物检疫对象。 症状特点该病危害1-35年生的本叶松人工林当年新相,6-15年生的幼林发病较重国普遍。一般地,每年7月初至8月末,病状送年明显。起初在未木质化的新消嫩茎部或茎轴部退绿.由淡褐色变为暗揭、黑色、微收缩变细。有树脂溢出,上部弯曲下垂呈钩状,叶枯萎.大部脱落,只在顶部残留一丛针叶。因此,发病部位以上的枝俏枯死,使幼苗成为无顶苗。在幼树立,次年生的新消也经同样过程枯死。年年发病,多数枯梢成丛,树形扫帚状。顶部枯势的叶丛,在发病15-20天后,叶背面密生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抱子器及未成熟的子麦壳。顶部叶丛可保留到第2年春季,发有较晚的,罹病新梢往往直立枯死不弯曲下垂,但病部以上针叶全部脱落。

生物特性:病菌以菌丝及未成熟的子囊腔或残存的分生孢子器,在病梢及顶部残叶上越冬。下年6月中旬子囊腔成熟产生子囊及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借风传播,浸染带伤新稍,成为当年的初侵染源。残存的分生孢子靠雨水淋洗和风力传播也成为初浸染源。经过10-15天的潜育期新梢出现病状,7月中旬至下旬在病梢上形成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成熟后放出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自8月末开始在病梢上产生子囊腔并与再侵染后的新稍和病叶上形成的孢子器一起越冬,如此循环进行侵染危害。发病过程中6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孢子的飞散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孢子飞散盛期。在此期间,如、降雨条件,孢子飞散量迅速增加出现高峰。性孢子器球形或扁球形,单生丛生于病稍表皮下,大小 115-214μm×109-190μm;性孢子梗细长,无色,具2-3个横隔。分生孢子短杆状或椭圆形,无色,3-6μm×1-2μm。

传染途径:子囊孢子靠风传播,分生孢子靠雨水淋洗作用,向周围扩散,因此分生孢子比子囊孢子传播距离近得多。分生孢子近距离传播,加重病情。子囊孢子靠风远距离传播,扩大发病范围。

防疫方法

1、严格检疫制度,禁止从疫区向非疫区调运苗木。如必须调运时,要去掉病苗和可疑苗木,调运苗木要经过消毒,确认无病菌时,方可调运。

2、加强疫区苗圃管理,培养无病苗木,苗圃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及时拔除烧毁病菌及可疑苗。苗木出圃和上山前亦要严格检查,绝不用病苗造林。

3、坚持"适地适种"原则,避免在连地、沼泽地、风口处营造落叶松。

4、营造混交林及选育抗病品种。营造混交林,尤以针阔混交林对该病有良好的预防效果。据调查和试验证明日本落叶松在吉林省有明显的抗病性。因此宜扩大日本落叶松的种植面积。

5、合理应用化学药剂防治。

举报
收藏 0
落叶松
落叶松 拼音:luò yè sōng 学名:Larix gmelinii (Rupr.) Kuzen. 界:植物界 亚界:绿色植物亚界 总:门轮藻总门 门:木贼门(有胚植物门) 亚门: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纲:松纲 亚纲:松亚纲 目:松目 科:

0评论2018-06-15951

宁夏落叶松育苗种植技术
栽培技术1. 选地整地:首先,育苗地选择。落叶松育苗地应该注意选择地势平坦、土壤层深厚,以肥沃的中性土壤或者微酸性土壤为宜,要保证土壤疏松多孔,为后期落叶松种子顶土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此外,苗圃地还要选

0评论2018-03-06514

落叶松枯梢病的症状及防治
落叶松枯梢病的症状及防治——落叶松枯梢病是一种危险性大、传播迅速的病害,已由国家正式列为检疫对象。落叶松枯梢病为害树种及症状:落叶松枯梢病为害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海林落叶松、华北落叶松、朝鲜落叶松

0评论2017-05-31582

华北落叶松枯梢病的防治方法
华北落叶松枯梢病的防治方法华北落叶松枯梢病症状:华北落叶松枯梢病为害华北落叶松1-35年落叶松人工林的当年新梢;6-15年生幼林发病较重且普遍7月上旬开始发病,7月中、下旬症状明显。一般先从主梢发病,然后由树冠

0评论2017-05-19465

落叶松癌肿病的发生及防治
落叶松癌肿病又称溃疡病,是落叶松山的重要世界性病害,我国于1978年以后在大小兴安岭的落叶松上有发现。落叶松癌肿病症状:发生在落叶松的枝干部。细枝发病 病皮微微下陷、开裂、微肿,且常绕枝一周变黑,病部以上

0评论2017-04-11478

落叶松褐锈病病原症状分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
落叶松褐锈病病原症状分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落叶松褐锈病是危害落叶松的重要病害。一、病原:落叶松褐锈病由担子菌亚门的落叶松拟三胞锈菌引起,该菌为同主寄生菌,在落叶松上能够完成发育循环。二、症状:发病初期

0评论2017-03-24513

落叶松鞘蛾的防治方法
1、针对鞘蛾的“向光”习性,造林时合理密植;抚育伐时强度不宜过大;对林间空地及时补植;有条件时,于林缘外围营造阔叶树林带供作“保护层”。针对鞘蛾“单食性”特点,应营造不同树种、不同树龄、不同比例的混交

0评论2017-0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