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松毛虫的防治方法

2017-01-27 20:203970佚名苗业网

松毛虫的防治方法——松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根据松毛虫在各个时期的特性,应采取不同药物和不同方法对其进行防治。

一、成虫期 松毛虫成虫的体色呈黄褐色,成虫具有很强的趋光性,有很强的迁飞扩散习性。根据这一特性,可利用高压电网黑光灯诱杀,每35公顷左右的松林放置一个灯组。灯组设置在距离林缘100米左右的开阔地带,开灯时间在成虫阶段的晴天晚上8时至次日凌晨4时,并对灯下诱杀的未死成虫喷药杀死。

二、卵期 松毛虫的卵呈椭圆形,粉红色,呈串珠或堆状,在这一时期可用人工繁殖的赤眼蜂防治松毛虫,放蜂时间要求在晴天无大风的上午8时左右,每公顷设放蜂点60个左右,蜂卡固定在第一轮树枝的树干背荫处。

三、幼虫期 松毛虫主要在幼虫时期为害松树针叶。松毛虫的幼虫呈灰黑色,幼虫背面生有深蓝色毒毛,体侧有许多白色长毛。幼虫一般6—8龄,1—2龄幼虫有吐丝下垂的习性,借风力传播,3—4龄幼虫,受惊就有弹跳下落的习性。幼虫时期应采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办法。在生物防治方面,用含孢子数1—2亿毫升的青虫菌、杀螟杆菌或苏云舍杆菌菌液喷杀幼虫,用含孢子数1—2亿/毫升的白僵菌菌液或菌粉,在温度24℃以上,相对湿度95%以上时喷撒;用松毛虫多角体病毒喷撒松叶,使松毛虫发病而亡。化学防治方面,可喷洒3%敌百虫粉,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或80%敌敌畏800—1000倍液进行喷撒,还可采用灭幼脲类药剂进行防治。

四、蛹期 松毛幼虫老熟后在树皮缝或针叶丛结茧,针叶受害较严重的松林则在树下灌木、杂草上结茧化蛹,在这一时期,应发动群众人工采茧,防止松毛虫的爆发。

举报
收藏 0
马尾松松毛虫防治方法
马尾松毛虫:又叫松毛虫,毛辣虫,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及河南南部都有发生。成虫体长24~35毫米,灰褐色或灰自色,前翅上有明显的波状横纹,近外缘有8~9个黑斑,翅中央有一个白点。卵近圆形,粉红色。幼虫体长45~60毫

0评论2017-03-20498

松毛虫病害防治方法
林带防治技术1、封山育林,改造人工纯松林。营造混交林培养多样性的生物群落,使其利于天敌繁殖、生存。2、释放烟雾剂或熏烟剂 用1%或2%速灭灵烟雾剂、每667m2用量160mL或试用20%敌敌畏重烟剂9—10.5kg/m2,该重

0评论2017-03-12294

思茅松毛虫防治方法
思茅松毛虫防治方法思茅松毛: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江西,福建,台湾和云南等省。在福建省福州市1年发生2代,以幼虫越冬,越冬幼虫在翌年4月下旬~5月上旬化蛹,5月下旬羽化,6月上、中旬出现第1代卵,6月下旬出现第1代

0评论2017-02-02298

马尾松毛虫防治技术
马尾松毛虫防治技术——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又称狗毛虫、毛毛虫,以幼虫取食马尾松、湿地松、黄山松等松树针叶危害。松树被害后,轻者造成材积生长下降、松脂减产、种子产量降低,重者针叶被吃光

0评论2017-01-28480

营林生物与人工防治措施
一、营林技术措施1、营造混交林:在常灾区的宜林荒山,遵照适地适树的原则营造混交林;对常灾区的疏残林,保护利用原有地被物,补植阔叶树种。在南方可选用栎类、栗采等壳斗科和豆科植物,以及木荷、木莲、木楠、樟

0评论2017-01-27308

火炬松松毛虫的防治方法
火炬松松毛虫的防治方法——火炬松松毛虫又名毛辣虫。成虫体长24-30毫米,灰褐色或灰白色,前翅上有明显的波状横纹,近外缘有8~9个黑斑,翅中央有一个白点。卵近圆形粉红色。松毛虫发生代数因地区和年份不同而异,有

0评论2017-01-27421

油松毛虫综合防治技术
一、油松毛虫在我局林区的发生及其猖獗为害的原因1、树种结构不合理,油松人工纯林的比重大,且树龄都在10年以上,20年以下。这是由于刚发展起来的以油松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环境还不健全,在组成单一的林分内还不适应

0评论2017-01-20517

油松毛虫的防治技术
油松毛虫的防治技术——油松毛虫Dendrolimn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展鳞翅目,枯叶蛾科。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和华东等地。幼虫为害油松、黑松、红松、樟子松、华山松、白皮松和落叶松,是松树的毁灭性害虫。

0评论2017-01-13462

松毛虫病害防治技术
松毛虫防治技术——松树是我市山地主要绿化树种,而松毛虫是松树上的重要害虫。松毛虫主要取食松针,一株十年的松树超过三十头,一周内松针将全部吃光,从而导致松树感病死亡。主要防治技术:一、营林措施:主要靠封

0评论2016-07-0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