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营林生物与人工防治措施

2017-01-27 22:533080佚名苗业网

一、营林技术措施

1、营造混交林:在常灾区的宜林荒山,遵照适地适树的原则营造混交林;对常灾区的疏残林,保护利用原有地被物,补植阔叶树种。在南方可选用栎类、栗采等壳斗科和豆科植物,以及木荷、木莲、木楠、樟、桉、檫、枫香、紫穗槐、杨梅、相思树等。混交方式,采用株间、带状、块状均可。在北方可选用刺槐、沙棘、山杏、大枣等。林间要合理密植,以形成适宜的林分郁闭度,创造不利于松毛虫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建立自控能力强的森林生态系统。

2、封山育林:对林木稀疏、下木较多的成片林地,应进行封山育林,禁止采伐放牧,并培育阔叶树种,逐步改变林分结构,保护冠下植被,丰富森林生物群落,创造有利于天敌栖息的环境。

3、抚育、补植、改造:对郁闭度较大的松林,加强松林抚育管理,适时抚育间伐,保护阔叶树及其他植被,增植蜜源植物如山矾花、白栎花。对现有纯林、残林和疏林应保护林下阔叶树或适时补植速生阔叶树种,逐步诱导、改造为混交林。

二、生物防治措施

1、白僵菌防治:在各类型区中,均可使用白僵菌。南方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可在越冬代的11月中、下旬或次年2-4月份放菌,其他世代(或时间)一般不适宜使用白僵菌防治。施菌量每亩1.5-5.0万亿孢子。北方应用白僵菌防治油松毛虫或赤松毛虫,需温度24?C以上的连雨天或露水较大的条件,施菌量应适当增加3-4倍。

施用方法:采用飞机或地面喷粉、低量喷雾、超低量喷雾;地面人工放粉炮。预防性措施亦可采用人工敲粉袋、放带菌活虫等方法。

2、苏云金杆菌(Bt)防治:应用苏云金杆菌防治松毛虫,一般防治3-4龄幼虫。施药林分适宜温度为20-32?C。施菌量每亩40~80万国际单位(IU)。多雨季节慎用。

施用方法:喷粉、地面常规或低量喷雾、飞机低量喷雾。喷雾可同时加入一定剂量的洗衣粉或其它增效剂。

3、质型多角体病毒(CPV)防治:用围栏或套笼集虫、集卵增殖病毒、人工饲养增殖病毒、离体细胞增殖病毒或林间高虫口区接毒增殖等方法,收集病死虫,提取多角体病毒,制成油乳剂、病毒液或粉剂。使用时可在病毒液中加入0.06%的硫酸铜或0.1亿孢子/ml的白僵菌作为诱发剂,提高杀虫率。每亩用药量50-200亿病毒晶体。

施用方法:采用飞机或地面低量喷雾、超低量喷雾或喷粉作业。

4、招引益鸟:在虫口密度较低林龄较大的林分,可设置人工巢箱招引益鸟。布巢时间、数量、巢箱类型根据招引的鸟类而定。

5、释放赤眼蜂:繁育优良蜂种,在松毛虫产卵始盛期,选择晴天无风的天气分阶段林间施放,每亩3-10万头。亦可使赤眼蜂同时携带病毒,提高防治效果。

三、人工(物理)防治:可采用人工摘除卵块或使用黑光灯诱集成虫的方法降低下一代松毛虫虫口密度。

四、植物杀虫剂防治:采用1.2%烟参碱喷烟防治幼虫,烟参碱与柴油的比例为1:20,每亩使用的药量为0.4升。

五、仿生药剂防治:在必要情况下,采用灭幼脲(每亩30g)、杀蛉脲(每亩5g)等进行飞机低容量、超低容量喷雾,地面背负机低容量、超低容量喷雾,重点防治小龄幼虫。地面用药量要比飞机喷洒增加50%-100%的药量。在松树被害严重、生长势弱的林地,可一并喷施灭幼脲和少量尿素(约每亩50克)

六、化学药剂防治:松毛虫防治原则上不使用化学农药喷雾、喷粉、喷烟。若必需采用,则应选择药剂,在大发生初期防治小面积虫源地,迅速压低虫口。在北方对下树越冬的松毛虫,在春季上树和秋季下树前,可采取在树干上涂、缚拟除虫菊酯类药剂制成的毒笔、毒纸、毒绳等毒杀下树越冬和上树的幼虫。

七、自然防治法:虫口密度虽然大,松叶被害率达70%以上,但松毛虫寄生率高,虫情任处于下降趋势时,不进行药物防治。安全区发生松毛虫为害时,偶灾区小面积发生时不进行药物防治,任其自然消长。

防治质量及防治效果要求:为保证防治质量,必须掌握最适的防治时间,注意防治作业天气;合理调节药液(药粉)浓度及喷洒(撒)量,确保作业均匀度,防止出现漏喷漏防。防治后要做好效果检查及评估,一般要求生物防治的有效防治面积和杀虫效果均达到80%以上;仿生物及化学防治效果达到95%以上。

举报
收藏 0
马尾松松毛虫防治方法
马尾松毛虫:又叫松毛虫,毛辣虫,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及河南南部都有发生。成虫体长24~35毫米,灰褐色或灰自色,前翅上有明显的波状横纹,近外缘有8~9个黑斑,翅中央有一个白点。卵近圆形,粉红色。幼虫体长45~60毫

0评论2017-03-20498

松毛虫病害防治方法
林带防治技术1、封山育林,改造人工纯松林。营造混交林培养多样性的生物群落,使其利于天敌繁殖、生存。2、释放烟雾剂或熏烟剂 用1%或2%速灭灵烟雾剂、每667m2用量160mL或试用20%敌敌畏重烟剂9—10.5kg/m2,该重

0评论2017-03-12294

思茅松毛虫防治方法
思茅松毛虫防治方法思茅松毛: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江西,福建,台湾和云南等省。在福建省福州市1年发生2代,以幼虫越冬,越冬幼虫在翌年4月下旬~5月上旬化蛹,5月下旬羽化,6月上、中旬出现第1代卵,6月下旬出现第1代

0评论2017-02-02298

马尾松毛虫防治技术
马尾松毛虫防治技术——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又称狗毛虫、毛毛虫,以幼虫取食马尾松、湿地松、黄山松等松树针叶危害。松树被害后,轻者造成材积生长下降、松脂减产、种子产量降低,重者针叶被吃光

0评论2017-01-28480

火炬松松毛虫的防治方法
火炬松松毛虫的防治方法——火炬松松毛虫又名毛辣虫。成虫体长24-30毫米,灰褐色或灰白色,前翅上有明显的波状横纹,近外缘有8~9个黑斑,翅中央有一个白点。卵近圆形粉红色。松毛虫发生代数因地区和年份不同而异,有

0评论2017-01-27421

松毛虫的防治方法
松毛虫的防治方法——松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根据松毛虫在各个时期的特性,应采取不同药物和不同方法对其进行防治。一、成虫期 松毛虫成虫的体色呈黄褐色,成虫具有很强的趋光性,有很强的迁飞扩散习性。根据这一

0评论2017-01-27397

油松毛虫综合防治技术
一、油松毛虫在我局林区的发生及其猖獗为害的原因1、树种结构不合理,油松人工纯林的比重大,且树龄都在10年以上,20年以下。这是由于刚发展起来的以油松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环境还不健全,在组成单一的林分内还不适应

0评论2017-01-20517

油松毛虫的防治技术
油松毛虫的防治技术——油松毛虫Dendrolimn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展鳞翅目,枯叶蛾科。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和华东等地。幼虫为害油松、黑松、红松、樟子松、华山松、白皮松和落叶松,是松树的毁灭性害虫。

0评论2017-01-13462

松毛虫病害防治技术
松毛虫防治技术——松树是我市山地主要绿化树种,而松毛虫是松树上的重要害虫。松毛虫主要取食松针,一株十年的松树超过三十头,一周内松针将全部吃光,从而导致松树感病死亡。主要防治技术:一、营林措施:主要靠封

0评论2016-07-0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