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油桐芽枯病的防治方法

2017-05-21 22:552470互联网园林花木网

油桐芽枯病的防治方法

一、油桐芽枯病症状:油桐芽枯病危害3年桐先年顶芽。病芽鳞片先呈红褐色病斑,然后扩展,全芽变赤褐色水渍状腐烂,产生有粘性的液体,然后失水干枯。病害发生严重时,由顶芽向枝梢蔓延,病枝梢2~6厘米处皮层腐烂,失水绉缩,变紫褐色枯死。后期,在病芽表面产生一层灰绿色霉状物。

二、油桐芽枯病病原:

1、油桐芽枯病形态特征:油桐芽枯病由半知菌亚门中的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Pers.)侵染所致。病菌分孢子梗更长,单枝或叉状分枝,顶端细胞如丝状或膨大成球形,球状细胞上生小梗,其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或灰色,单孢,卵圆形或球形,聚生于小梗上成葡萄状,群体成灰色粉末。

2、油桐芽枯病形态学特征:油桐芽枯病病菌在8~18℃叶生长迅速,25~30℃培养下,病菌培养时易产生黑色米粒状菌核,抗逆性较强。

三、油桐芽枯病发生规律

1、越冬与传播:油桐芽枯病病菌以菌丝体在病组织内越冬。第二年以分生孢子传播危害。

2、扩展与蔓延:油桐芽枯病一般3月上旬开始发生,3月下旬至5月上旬发病严重。7~8月趋向停止。9~11月,温度降低,雨水较多时,病害又出现高潮。11月下旬停止发病。

3、影响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因素:苗圃地势低洼,苗木过密,发病重;温度低、雨水多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四、油桐芽枯病防治方法

1、加强苗圃管理:注意排灌,适当间苗或打下叶,使其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2、减少侵染来源:剪除病部,消灭侵染源。

3、药剂防治:发病期间使用50%退菌特500倍液,50%托布津600倍液,25%多菌灵500、1000倍液或叶枯净400倍液,每隔15天喷洒1次,连续2次效果明显。

举报
收藏 0
油桐扁刺蛾
油桐扁刺蛾拉丁学名:Thoseasinensis(Walker)别名:黑点刺蛾、痒辣子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亚门:六足亚门纲:昆虫纲亚纲:有翅亚纲目:鳞翅目科:刺蛾科属:扁刺蛾属种:油桐扁刺蛾。油桐扁刺蛾,Thoseasinensis

0评论2022-01-211063

油桐枝干溃疡病的防治方法
油桐枝干溃疡病的防治方法一、症状 枝干溃疡病发生在嫩梢、幼枝上,病害表现的症状可分为两种类型。1.溃疡型 发病初期,在嫩梢或幼枝表面出现不规则的水渍状浅黑色病斑,略肿胀,病部皮层组织变软腐烂,用手压有水流

0评论2017-06-30410

油桐根腐病的症状及防治
油桐根腐病分布及危害:油桐根腐病是油桐(Aleuritusifordii)的一种毁灭性新病害。此病在四川桐区发生年代可追溯至1957年。1978年以后,四川全省发病枯死桐林19300ha。贵州黔西南州桐梓60公顷发生病害。地上部分病

0评论2017-05-22278

油桐炭疽病的症状及防治
油桐炭疽病的症状及防治——炭疽病是油桐上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各油桐产区都有发生,危害千年桐、侵染叶片、果实及枝梢,引起早期落叶、落果以及树势衰弱,产量下降。油桐炭疽病症状:叶片感病后,生出红褐色斑点,

0评论2017-05-22246

油桐黑斑病的防治方法
油桐黑斑病的防治方法—油桐黑斑病又称叶斑病,是油桐叶和果实的常见病害,也是主要病害之一,我国油桐产区普遍发生,发病林分可提前约1个月落叶、落果,削弱树势和降低桐果出油率。油桐黑斑病症状:叶片上的病斑初

0评论2017-05-22274

油桐栽培管理以及病害防治
采集种子 霜降前后,果实开始呈黄铜色或褐色时采收种子,此期种子含油量最高;采回的桐果,应堆在阴湿处,上盖稻草,待果皮软化腐熟后,及时剥开挖出种子,稍加处理即可冬播;若春播,须将种子阴干后混沙贮藏;在贮

0评论2016-10-22279

油桐种子育苗栽培技术
油桐种粒大,发芽率高,生长快,多直播造林,也可植苗造林;直播造林,冬播在12月~1月进行;春播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我省多在春季播种;方法是:在已整好的造林地上,按株行距50×50厘米,挖深30厘米的穴,穴底

0评论2016-10-22394

油桐树种植与造林管理技术
油桐树喜光,喜温暖,忌严寒。冬季短暂的低温(-8~-10℃)有利于油桐发育,但长期处在-10℃以下会引起冻害。适生于缓坡及向阳谷地,盆地及河床两岸台地。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中性至微酸性沙质壤土最适

0评论2016-10-22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