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安徽秋浦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皖南山区石台县境内的秋浦河上游,这里湿地生态系统保存完好,生物资源丰富,生态区位重要,湿地特征显著,河流形态自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山区河流湿地的典型代表。湿地公园北起柏山渡、东至港口、南至源头,包括秋浦河、鸿凌河部分河段和公信河全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7°16′38"~117°35′30"、北纬30°02′05"~30°11′41"之间,跨仙寓镇、大演乡和横渡镇,全长65.6 km,总面积1850 hm2。共分为湿地保育区、湿地宣教展示区、湿地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四个功能区域。安徽秋浦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是由秋浦河上游、鸿陵河部分河段及公信河等构成的自然与人工复合湿地系统,属于河流湿地类,包括永久性河流和洪泛平原2个湿地型。其中湿地面积1100 hm2,占公园总面积的59.5%(其中,河流面积410 hm2,占22.2%;河漫滩690 hm2,占37.3%);林地面积516 hm2,占公园总面积的27.9%;其它(建设用地、农业用地、道路等)面积234 hm2,占公园总面积的12.6%。二、动植物资源据2013年至2014年与安徽师范大学共同组织开展的安徽秋浦河源国家湿地公园资源本底调查结果显示,分布有高等植物310种,隶属于92科、231属,其中,苔藓植物2科2属2种,蕨类植物12科13属13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77科215属294种。分布有鱼类4目10科29种,两栖类2目8科20属26种,爬行动物3目10科32属49种,鸟类15目38科111属170种,兽类7目14科26属33种,以及约分属11个目84个科的261种昆虫。三、水文气候石台县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温秋爽,夏热冬寒,且冬夏长,春秋短。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水量1626.4mm,年平均日照时数1704.4小时,年平均蒸发量1258.2mm,多年平均径流深961.0mm,地表径流总量13.5亿m3,过境水3.5亿m3,合计总量17.0亿m3。秋浦河作为长江一级支流,干流长150.0 km,总流域面积2235.0 km2,山区占80%。其中,石台县境内秋浦河流域控制面积881.5 km2,径流深957 mm,径流总量为8.44亿m3(不包括过境水1.6亿m3)。河床质为岩砾和淤砂,河面宽150 m~250 m,底宽60 m~100 m,洪水深度7.0 m,枯水深度0.7 m,平均比降1/300。根据石台县水文站实测资料统计,秋浦河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650 mm,多年平均径流深1029 mm,多年平均流量34.9 m3/s,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13.04×108 m3。秋浦河高坦水文站记载:1986年至2002年17年中最大流量4210 m3/s,出现于1998年6月26日;最枯流量为1.29 m3/s,出现于1998年6月7日。四、景点介绍(历史沿革、地质地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