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玉环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在2011年12月由国家林业局批准开展试点建设,2016年4月通过正式验收,总面积31.48平方公里,其中浅海滩涂7.0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6.7平方公里,湿地率90.85%,是台州市首个、浙江省第七个正式通过验收的国家湿地公园。公园位于乐清湾东部、漩门湾畔,与雁荡山隔海相望,分为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等五大功能区块。
玉环漩门湾湿地由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等湿地资源组合而成,类型丰富并具有典型性。园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记录有野生和栽培植物111科475种,鸟类154种、分属16目41科,其中湿地水鸟55种,占整个区域鸟类种数的44%。湿地公园滨海区是全国最大的野生黑嘴鸥栖息地和全球濒危珍稀鸟类黑脸琵鹭越冬区之一。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湿地公园先后被授予中国生态保护最佳湿地、全国首批80个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生态文化基地和十佳最美湿地等称号。
近年来,湿地公园已建成玉环新城绿道网和创森网,公园南大门、大型游船码头、生态步行道、婚庆基地等基础和服务设施;建成科普宣教中心、水文水质监测点、省级疫源疫病监测点和鸟类无线监测系统等一批湿地科研宣教设施。实现了漩门湾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与漩门湾湿地的有效融合。目前,湿地公园已推出八大主景点,分别为:琵鹭家园、分水西流、鹰公数帆、水墨东方、海上花田、荷塘听雨、芦花秋韵、海上长城。
漩门湾11景
1、芦花秋韵金秋时节,成片的芦花竞相怒放,随风飘逸,自然形成蔚为壮观的《芦花飞雪图》。在观景台上,登高远眺,玉环湖的浩渺烟波尽收眼底;微风乍起,芦花涌动,仿佛昔日漩门湾的滚滚潮水奔腾不息。
2、水墨东方:千顷水波浮百岛,芳草萋萋景色宜。春染嫩绿夏雨荷,秋披红妆冬飞鸟。疏影横斜轻曼舞,水映婥姿入画中。此景不应人间有,水墨丹青天作成。
水墨东方位于湿地公园西侧生态保育区和合理利用区,全长5公里,面积1800亩,其中水域面积1000亩。二期大坝建设时,从现水墨东方位置挖土取方筑坝,留下凌乱坑洼地貌。自2009年省级湿地公园批复后,累计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就地将其整理成100余座小岛,并实施复绿护岸工程,种植水杉、乌桕、桉树、木麻黄、竹柳等30多个品种约5万株。岛屿点缀,林木渲染,形成具有东方山水韵味的百岛水墨画卷,静谧而雅致。
3、鹰公数帆:鹰公岛原是漩门湾一座孤悬的小岛,现建水闸于此,与大堤浑然一体,是漩门湾沧海桑田的历史见证。鹰公岛上建有数帆亭,其名源自清代玉环厅同知徐荣《望江埏》诗。诗曰:羡煞茅庐枕萃岩,菜花黄映万松杉。老翁饭罢无闲事,高依南窗数过帆。
4、海上长城:七千余米的大堤气势恢宏,犹如苍龙横卧于乐清湾的碧海之上,将大海和湖泊东西分隔,形成湖海一线相连的独特景观。
5、海上花田:占地面积约三百亩。根据不同时节,分别打造郁金香、油菜花、向日葵、百日草、波斯菊、柳叶马鞭草等各色应景花田,实现月月花有别、季季花香溢,让您流连忘返。
6、荷塘听雨:占地两百余亩。建有观景木栈道、赏荷亭,供游人观赏休憩。尤其是雨天,置身荷塘,周边"大珠小珠落玉盘",自然想起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忆莲》:"江南风景秀,最忆在碧莲。娥娜似仙子,清风送香远。"
7、分水西流:分水西流是漩门堵坝前的一大奇观,也是前人津津乐道的美谈。清光绪《玉环厅志》记载:"因乐清湾潮水东从漩门涨进,西从西青浦涨进,皆至山麓而止。东潮由东退,西潮由西退。"此处还是土地革命时期红十三军政委潘心元的就义地。
8、琵鹭家园:黑脸琵鹭全球仅为2700来只,属于世界濒危物种。漩门湾湿地是黑脸琵鹭的重要越冬地之一。它们一般于11月初到达,最迟的初成鸟则于翌年5月初返回北方繁殖地。"黑琵"已成为漩门湾湿地一道独特的风景,期间,我们有幸一睹其风姿。
9、水车大观:建有唐宋以来历代各型水车,展示我国源远流长的农业文明。同时提供青少年学生、游客参与体验,增进对农业及农业生产的深切体会。位于湿地公园科普宣教区,展示区约50亩,投资约400万元。
10、不尽诗潮:东晋·谢灵运、南北朝·王筠、唐·孟浩然、张子容、唐·张子容、僧皎然、宋·王十朋、戴复古、元·李士瞻、潘伯脩、明·乌斯道、贝琼、清·王咏霓、徐荣等历代诗人均在漩门湾-乐清湾留下了不朽诗篇。诸如"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蒲帆送我铧锹渡,回首烟云忆玉环""老翁饭罢无闲事,高依南窗数过帆"
11、云水情侣:漩门湾-乐清湾海域分布有大小苔山、大青小青、大小横床、茅埏茅坦、鹰公鹰婆、大巫小巫等诸多情侣岛。每对岛屿都有一个爱情传说。取意杜甫"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诗句,称之。
1、湿地公园主入口-游客中心和生态停车场:游客中心用地面积约5336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347平方米,概算投资2480万元(土建1100万元),二层、局部三层,采用现代仿古建筑。
生态停车场总面积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67平方米,概算投资4100万元(含土地费720万元)。建设门楼、管理房、公厕、码头管理房、充电桩等,停车位789个,其中大型车车位97个,小型车位692个。
2、湿地户外婚纱拍摄基地:面积约90亩,投资1300万元。建成活动草坪、健身步道、景观绿化及其它配套设施。
2016年,通过招商方式,与巴黎婚纱摄影公司合作,在该区域打造婚庆主题基地,主要内容有欧洲外景区、韩国浪漫区、现代百搭区等,目前已完成投资约500万元。
3、湿地公园科普宣教中心和广场:二层建筑,建筑占地227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68平方米(一层1898平方米,二层870平方米),最高为12.3米,计划总投资2500万元,其中土建1400万元,布展预计投资1500-2000万元。建筑结合湿地公园的特色,以弧形交线性形成一片绿叶,落在地面绿色大地上,与自然浑然一体,体现出人与建筑融于自然的关系。
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布展完成25%,计划2018年中完工。主要功能为科普宣教展览及办公,展览内容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神秘的湿地世界、璀璨的玉环湿地文化、漩门湾湿地,湿地未来畅想。通过体验式展示,以"滨海湿地"为主题,以"观光游客"为主要目标观众,以"休闲体验"为主要特色,系统介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宣传当地政府在保护和恢复宝贵的湿地资源方面所作的重要工作,展示漩门湾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成就,增强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责任感,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发展。
科普宣教广场占地40亩,总投资900万元,与科普中心同步投用。
4、水车大观:位于湿地公园科普宣教区,展示区约50亩,投资约400万元。项目按照水车的概念展示中国古代各个时代水车发展历程,介绍中国水车发明、发展、成熟的全过程,同时,让游客参与体验、活动。该项目将于2018年中投用。
5、玉环县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玉环县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成立于2014年10月,为玉环市首个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近年来,我们通过配备巡护车、巡护船以及望远镜、夜视仪、GPS、摄像机、红外照相机等设备,加大对湿地鸟类的监测和保护。同时,投入200余万元,分两期在湿地鸟类集聚的芦苇沼泽建设远程无线鸟类监控系统,目前已全部完成工。截至目前,多次监测、拍摄到黑脸琵鹭、黑鹳、白琵鹭、卷羽鹈鹕等珍稀鸟类,其中监测到国际濒危动物黑脸琵鹭130余次,最多一次监测到86只,并与香港观鸟协会做好沟通联系。监测站的成立对了解、掌握本辖区内候鸟等陆生野生动物的种群动态、活动规律及异常发病等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