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诸暨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浙江省诸暨市的北部,东经:120°20`-120°23`,北纬29°51`-29°55`北连杭州萧山,东接绍兴,是钱塘江流域保存相对完好的湿地之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难得的农耕式河网湖泊湿地。白塔湖湿地区域面积为6400公顷,其中公园规划面积为856公顷。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处于浙东南、浙西北丘陵山区两大地貌单元的交接地带,为河网平原,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较多,光照充足,小气候差距显著,具有典型的丘陵山地气候特征。气温年平均为16.3℃,常年平均降水量约1373.6毫米,降水日年均约158.3天,相对湿度约82%,日照年均约1887.6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5%。白塔湖湿地内部共有78个岛屿,形态各异,湖内河网交错,自然曲折,呈现"湖中有田、田中有湖、人湖共居"景象,水陆相通,风光旖旎,素有"诸暨白塔湖,浙中小洞庭"之美称。2008年7月,省林业厅正式批准白塔湖湿地为省级湿地公园。同年8月,市委、市政府成立了诸暨市白塔湖生态湿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且下发了市委〔2008〕52号《关于加强白塔湖生态湿地保护工作的意见》文件,明确湿地办的职能和有关部门、镇乡的工作职责。2009年,编制了《白塔湖湿地总体规划》。2009年12月,国家林业局同意白塔湖湿地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2010年,正式启动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2012年12月,被浙江省生态学会生态文化与摄影专业委员会授予"浙江省生态文化与科普摄影创作基地"。2013年6月,被省生态办评为我省第三批"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同年7月31日,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2013年11月,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还成为"中国美院创作基地"、"浙江旅游职校实习基地"、"慈善总会乐行乐善志愿者服务基地"等。同年12月,被省生态协会、省林业厅评为"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2014年9月,白塔湖湿地公园被评为AAA级景区。12月,被省人民政府列入省重要湿地名录,被评为"绍兴市科普教育基地"、诸暨市"五水共治"生态教育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