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果乌桕

   2022-02-04 苗木佚名323
核心提示:多果乌桕拉丁学名:SapiumpleiocarpumY.C.Tseng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大戟目亚目:大戟亚目科:大戟科亚科:大戟亚科族:乌桕族属:乌桕属组:雌雄同序组种:多果乌桕命名

多果乌桕    拉丁学名:SapiumpleiocarpumY.C.Tseng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大戟目    亚目:大戟亚目    科:大戟科    亚科:大戟亚科    族:乌桕族    属:乌桕属    组:雌雄同序组    种:多果乌桕    命名者及年代:Y.C.Tseng,1982。

多果乌桕(学名:SapiumpleiocarpumY.C.Tseng)是大戟科、乌桕属植物,乔木。

多果乌桕是中国贵州特有种,仅分布于贵州正安(黄渡、海龙、胜利)。生长于海拔约800米的阳坡灌丛中。

一、多果乌桕的植物学史

据《遵义名特产志》记载:正安县1974年在小雅区黄渡乡中心村金坪村民组首次发现的多果乌桕,每穗结果平均150粒,最多250粒,单株产量最高达35千克,平均年产25千克,比一般乌桕高一倍以上。

调查组成员于1998年8月到正安县进行实地调查,得知多果乌桕首次发现于小雅区黄渡乡中心村金坪村民组,由于该种乌桕产量高于一般乌桕,已被浙江兰溪乌桕林场和湖南浏阳乌桕繁育场引去繁殖。后来又在安场镇志祥村发现,当地村民称为马尾桕,果穗长,树枝韧性好,不易折断,但已多次被砍,在破坏的树桩上,未见萌发枝。

二、多果乌桕的形态特征

多果乌桕是乔木,高6-13米,各部均无毛;枝灰褐色,具细纵棱,有皮孔。叶互生,纸质,叶片阔卵形,长9-13厘米,宽8-9厘米,顶端短尖或短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钝,全缘,腹面深绿色,背面带粉白色;中脉两面均凸起,背面尤著,侧脉10-12对,离缘3-5毫米弯拱网结,网状脉明显;叶柄圆柱形,长7-8厘米,顶端具2腺体;托叶腺体状,顶端钝圆,长1.5-2毫米。

多果乌桕花单性,雌雄同株,聚集成顶生,长16-35厘米的总状花序,雌花生于花序轴下部,雄花生于花序轴上部,间有在雌花下部亦有少数雄花着生。雄花:花梗纤细,长2-4毫米;苞片阔卵形,长和宽近相等约2毫米,顶端略尖或有时钝,两侧各具一长圆形,长3.2-4.2毫米宽约1毫米、顶端截平的腺体,每一苞片内有较多的雄花;小苞片狭,长圆形或披针形,长约1.8毫米,宽约0.3毫米;花萼杯状,3浅裂,裂片圆,顶端有不规则的小齿;雄蕊3枚,花药球形,花丝远短于花药。雌花:花梗较粗,长4-6毫米;苞片3深裂,裂片渐尖,基部两侧的腺体与雄花的相同。每一苞片内仅有1朵雌花,间有1雌花和数雄花共聚生于苞片内者;花萼3深裂,裂片卵形,顶端渐尖;子房卵球形,平滑,3室,花柱基部合生。蒴果卵形,密集成长13-35厘米的果序或有时更长,成熟时黑色,直径1-1.5厘米,具3种子,分果爿脱落后而中轴宿存;种子扁球形,长8-10毫米,直径7-8毫米,外厚被白色的假种皮。花期夏初,果期冬初。

三、多果乌桕的产地生境

多果乌桕分布区的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署,雨量充沛,雨日多,云量多,日照少,年均温14-16℃,≥10℃积温4000-5000℃,1月均温4-6℃,7月均温24-26℃,绝对最低温-8℃,年降雨量1100-1300毫米之间,属北亚热带湿润温和气候。多果乌桕生长的土壤为黄色石灰土,海拔650米,对土壤酸碱度适应性较强。为喜光树种,在阳坡、土壤深厚、温暖避风处生长良好。

四、多果乌桕的繁殖方法

浙江兰溪乌桕林场和湖南浏阳乌桕繁育场作了些人工引种栽培,通常以嫁接或种子育苗繁殖,培养砧木用的种子,一般选择15-40年生的生长强壮,无病虫害,籽粒大,种仁饱满的母树,在11月中下旬果壳脱落露出洁白种子时采下,晒1-2日后放入袋中置通风干燥处贮藏,苗圃地应选土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和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小苗嫁接,土壤要求疏松,湿润,以利于嫁接后覆土和接穗抽芽出土。接穗必须选自优良的单株,接穗要粗壮,组织充实,芽较密而饱满,粗度以0.75-1厘米为好。小苗嫁接时可用切腹接较好,它综合了腹接法、切接法的优点。砧木的切面夹力大、不需缚扎和切接法嫁接苗生长直立的优点,提高了成活率(在80%以上)。

五、多果乌桕的主要价值

多果乌桕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用木本油料植物。其种子外被一层蜡皮可榨取桕脂(皮油),种仁可提取青油。桕脂和青油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皂、油漆和提取硬脂酸等方面。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