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叶樟

   2023-04-16 苗业网佚名203
核心提示:坚叶樟拉丁学名:CinnamomumchartophyllumH.W.Li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木兰纲目:樟目科:樟科属:樟属种:坚叶樟命名者

坚叶樟

坚叶樟    拉丁学名:CinnamomumchartophyllumH.W.Li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樟目    科:樟科    属:樟属    种:坚叶樟    命名者及年代:H.W.Li,1975    保护级别:濒危(IUCN标准)。

坚叶樟(学名:CinnamomumchartophyllumH.W.Li)是樟科樟属植物,乔木,高达20米;树皮灰褐色,具香气。枝条圆柱形,绿色,幼枝多少具棱角,有时呈红褐色,均具纵向细条纹,极无毛。叶互生,叶形多变,宽卵圆形、卵状长圆形至长圆形或披针形。圆锥花序腋生,通常长4-6厘米,具7-11花,分枝,分枝短小,末端为3花的聚伞花序。果近球形,直径约8毫米,顶端具小尖头;果托增大,长达12毫米,顶端宽7毫米,干时具纵槽。花期6-8月,果期8-10月。

坚叶樟分布于中国云南东南部及南部。生于海拔380-600米的山坡疏林中水沟旁或沟谷密林中。

坚叶樟根油及果油可单独分离黄樟素,为合成洋茉莉醛、胡椒基丁醚等系列产品的重要原料。此种树生长较快,树干直,材质较好,与黄樟、香樟等相当,为理想的荒山绿化和用材树种之一。

一、坚叶樟的形态特征

坚叶樟是乔木,高达20米;树皮灰褐色,具香气。枝条圆柱形,绿色,幼枝多少具棱角,有时呈红褐色,均具纵向细条纹,极无毛。叶互生,叶形多变,宽卵圆形、卵状长圆形至长圆形或披针形,长6-14厘米,宽1.5-7.5厘米,先端钝、锐尖至短渐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两侧常不相等,干时上面绿带红褐色,多少光亮,下面淡绿色,晦暗,两面极无毛,坚纸质,羽状脉,中脉直贯叶端,与侧脉两面均凸起,侧脉每边约5条,弧曲,在叶缘之内网结,侧脉脉腋在上面呈泡状凸起,下面有明显的1-2个腺窝窝穴,窝穴内无毛,细脉与小脉网状,两面明显;叶柄长1-2厘米,腹面具槽,无毛。

坚叶樟是圆锥花序腋生,通常长4-6厘米,具7-11花,分枝,分枝短小,末端为3花的聚伞花序,总梗长2-4厘米,与序轴极无毛。花黄色,小,长约2毫米;花梗长2-3.5毫米,极无毛。花被外面极无毛,内面密被丝状柔毛,花被筒倒锥形,长0.5毫米,花被裂片6,宽卵圆形,近等大,长约1.5毫米,宽约1.1毫米,先端钝。能育雄蕊9,花丝被柔毛,第一、二轮雄蕊长约1毫米,花药宽卵圆形,先端钝,药室内向,与花丝几等长,第三轮雄蕊长1.2毫米,花药长圆形,稍短于花丝,花丝扁平,近基部有一对无柄的腺体。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短小,长约0.6毫米,匙形,具柄。子房卵珠形,长0.8毫米,无毛,花柱短小,长0.7毫米,柱头不明显。果近球形,直径约8毫米,顶端具小尖头;果托增大,长达12毫米,顶端宽7毫米,干时具纵槽。花期6-8月,果期8-10月。

二、坚叶樟的生长环境

坚叶樟生于海拔380-600米的山坡疏林中水沟旁或沟谷密林中。性喜高温多雨,稍耐荫也较喜光。生长要求年平均气温20℃以上,年降雨量1300-1780毫米,土壤为红色壤质土或黄色砖红壤,较富含有机质,pH4.5-5.5。

三、坚叶樟的分布范围

坚叶樟分布于中国云南东南部(金平)及南部(勐腊、景洪、江城),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有野生和栽培。

四、坚叶樟的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以种子繁殖育苗为主,亦可插条繁殖。

种子繁殖:果熟期采收紫黑色果实,洗除果肉后,稍晾干的种子千粒重约319克。种子富含油脂,易于失水和种仁变质。种子有短期休眠及时播种和用湿润砂贮藏,可有效地保存种子的发芽力。历时3-4月,种子发芽率达80%以上。幼苗具2-3片叶时,移入营养袋在苗圃抚育成苗。

插条繁殖:从砍伐后母树萌发枝上,选取当年生到一年生枝条作材料。插条在母树上经环剥处理和环剥软化法处理,取条扦插成活率可达75%以上。将生根的插条移入营养袋在苗圃抚育。以上两种繁殖苗的苗床上需搭荫棚,以利小苗正常生长,6-8个月后可拆除,增加光照,使幼苗受到锻炼。

五、坚叶樟的栽培技术

定植及管理:于雨季始或之中取1-2年生袋苗种植,并及时浇定根水,可提高成苗率。海拔900米以下的坡地、台地等可开辟为小平台种植,每亩种34、56株,株行距为3米×4米、4米×5米。幼龄期每年需铀草2-3次,松塘土1-2次。行间空地可间作农作物、香料植物,封行郁闭后,可间种耐荫的芳香药用植物。

采收与加工:坚叶樟以林木发展种植和生产木材为主。待长到15-20(30)年生树时采伐,挖根劈成小片,侧根截成小段,用水中蒸馏法蒸馏黄樟油,每甑(次)蒸馏时间6-7小时,出油还多应继续蒸馏。未成熟果等可蒸馏果精油。

六、坚叶樟的病虫防治

坚叶樟病虫主要防治钻心虫等,常危害树干,应防治及时,以防为主。

七、坚叶樟的主要价值

坚叶樟15-20年生树的侧根出油为0.90-1.2%,主要成分黄樟素含量93-96%,尚含α-(β-)蒎烯(0.32%)、桉叶素(0.33%)、甲基丁酚(0.62%)、榄香素(2.17%)等共36个成分。7年生树主根出油0.5%,含黄樟素94.01%;根颈出油为0.58%,含黄樟素94.38%;树干越往上出油更低,主要成分含量更少,因此,坚叶樟主要利用部位为根、根颈、侧根及树干基部等。坚叶樟鲜果出油为1.22%,主要成分黄樟素含量77.0%,尚含α-水芹烯(11.33%)、柠檬烯(6.82%)、月桂烯(0.69%)、丁香酚(0.63%)等共19个成分。坚叶樟根油及果油可单独分离黄樟素,为合成洋茉莉醛、胡椒基丁醚等系列产品的重要原料。此种树生长较快,树干直,材质较好,与黄樟、香樟等相当,为理想的荒山绿化和用材树种之一。

八、保护现状

坚叶樟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濒危(EN)。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