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枝修剪技术的定义:长枝修剪技术是果树整形修剪中的一项最重要技术改革。长枝修剪技术是相对于传统的以短截为主的桃树冬季修剪技术而言。桃树传统的冬季修剪以短截为主,要“枝枝过剪”,修剪后所保留的果枝平均长度短,故称为短枝修剪。而长枝修剪是一种基本不进行短截、仅采用疏剪、缩剪长放的冬季修剪技术,由于基本不短截,修剪后所保留的一年生果枝的长度较长,故称为长枝修剪技术。
二、长枝修剪技术的优点
1、缓和树体枝梢的营养生长势,容易维持树体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尤其是对于生长过旺的果园,特别是在幼树,控制树体过旺生长效果更加明显。
2、克服了传统修剪技术运用复杂的缺陷,操作简便,容易掌握:由于长枝修剪主要以甩放、疏剪为主,总体留枝量少,树体结构简单,因此技术渐变易学,容易掌握。
3、节省修剪用工:由于长枝修剪技术简单,生长势缓和,夏季徒长枝和过旺枝少,因此冬季和夏季修剪量少,能大量节省修剪用工。冬季修剪较传统修剪方法节省用工1~3倍,每年减少夏季修剪1~2次,显著提高劳动生产力。
4、改善树冠内光热微气候生态条件,显著提高果实品质。和传统修剪相比较,树冠内透光量提高2~2.5倍;果实着色提前7~10天,且着色好;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增加1~1.5%;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得到显著提高,中晚熟品种果实增大10%;
5、丰产稳产:采用长枝修剪后树势缓和,优质果枝率增加,花芽形成质量获得提高,花芽饱满,由于保留了枝条中部高质量花芽,提高花芽及花对早春晚霜冻害的抵抗能力,树体的丰产和稳产性能好。
6、一年生枝的更新能力强,内膛枝更新复壮能力好,能有效地防止结果枝的外移和树体内膛光秃。
三、长枝修剪的技术要点
1、树形及骨干枝的选留
树形:从理论上说,长枝修剪适合各种树形。目前根据栽植密度,采用较多的为3主枝开心形或两主枝Y字形。
主枝数量:根据栽植密度和树形,每亩主枝数量控制在80-120个。
原则上不留侧枝。根据主枝的大小,每个主枝上留6-8个大、中型枝组,枝组应均匀分布在主枝两侧,不留背上和背下枝组,同侧枝大组间应相距80厘米以上。
主枝角度:幼树时主枝角度控制在40-45度,进入结果期后,由于果使重量的作用,主枝角度加大,控制在50-60度。
2、定植后1~2年幼树的修剪:幼树在整形修剪期间,应特别注重夏季修剪。
⑴夏季修剪,定植后对骨干枝或预备骨干枝在第一个生长季节里摘心2-3次,第二年摘心1~2次,而对于非骨干枝每年摘心1~2次。第一次摘心一般在5月份枝梢迅速生长期间进行,长度在10cm以上的新梢均保留10cm进行摘心(或剪梢);第2次在上次摘心3个星期或1个月后进行,除上次摘心处理过的枝梢外,还包括生长势旺盛的徒长枝梢,保留长度为15~20cm。第2次摘心时间的早晚主要取决于树体的生长势(树体生长势越旺盛,摘心的时间越早)。此外对树冠内膛过密的枝梢在生长季节里,进行疏除,一方面可以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保留枝条的生长发育。
⑵冬季修剪:冬季修剪时首先必须选留骨干枝,一般根据所使用的树形需求,选留6~10 个预备主枝。在未来的2~3年里,根据预备主枝生长角度及生长势等状况,最后保留所需数量优良骨干枝。对于已淘汰的预备骨干枝,通过回缩,形成临时性结果枝组,2~3年后完全疏除。对骨干枝延长头,使用带小橛延长技术,小橛保留长度10~15cm.对于其它的枝条,甩放或疏除,一般骨干枝上每15~20cm保留1个长结果枝,其余的枝均疏除,但总体原则是生长旺盛的的树修剪要轻,保留枝的密度相对较大一些,总枝量要多,而生长较弱的树修剪要重,保留枝条总枝量要少。
3、盛果初期树以及成年树修剪
⑴延长头的修剪,成年树的延长枝头处理方式取决于树体的生长势:生长势旺的树延长头甩放,疏除部分副梢。处理原则:甩“辫子”(延长头),去“耳朵”(副梢),去强留弱,去徒长留结果。即延长头甩放不短截,疏除部分的副梢,在疏除副梢时,应疏除徒长枝和旺枝,留中庸枝和水平与下垂枝,并同时疏除部分旺长的结果枝组。中庸树短截至健壮副梢处;弱树带小橛延长,即对延长头短截,并留健壮副梢。对于树势极为开张的品种(如大久保)且主枝过于水平的树的延长头处理,特别应注意抬高主枝延长头的角度,方法是在主枝上部选留1个直立且生长旺盛的枝条,进行带小橛延长修剪处理,1~2年后即可实现抬高主枝角度的目的。
⑵其他部位枝条的修剪,果枝修剪以长放、疏剪、回缩为主,基本不短截:在长枝修剪中基本不使用短截方法,对所留枝条全部甩放,其余的枝条全部疏除。但在树体改造过程中,下部枝条衰弱、数量很少的情况下为了增强下部枝条的生长势,可少量短截部分过弱枝条。而对于其它枝条甩放或疏除,应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枝条保留密度:骨干枝上每15~20 cm保留1个结果枝,同侧枝条之间的距离一般在40cm以上。以长果枝结果为主的品种,大于30cm果枝留枝量控制在4000-6000枝;以中短果枝结果的品种,15-30 cm长的果枝数每亩控制在6000以内。生长势旺的树修剪要轻,留枝密度可相对大些;而生长势弱的树应相应重剪,留枝量小一些。另外树体保留的枝条长度长,保留枝条总枝量也应少。
保留的1年生枝条的长度:以长果枝结果为主的品种,主要保留30~60cm长度的结果枝,短于30厘米的枝原则上大部分疏除。以中短果枝结果的品种(如八月脆),主要保留20~40 cm长的果枝用于结果和部分大于40cm的枝条用于更新。过强和过弱的果枝少留或不留,同等长度枝条应尽量留尖削度小的。可适当保留一些健壮的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
保留的1年生枝条的长度与品种特性、树势和树龄密切相关,营养生长旺盛的品种或树势较旺的树以及幼年树,应保留长度相对较短的枝条,反之,则保留长度相对较长的枝条。对于八月脆等粗壮枝结果能力差的品种,应以保留20~40cm较细弱的枝条。
保留的1年生枝条在骨干枝上的着生角度:所留果枝应以斜上、斜下方位的为主,少量的背下枝,尽量不留背上枝。保留果枝在骨干枝上的着生角度还取决于树势与树龄:树势直立的品种,主要保留斜上生或水平枝,树体上部应多保留背下枝;对于树势开张的品种,主要保留斜上生枝,树体上部可适当保留一些水平枝,树体下部可选留少量的背上枝。幼年树,尤其是树势直立的幼年树,可适当多留一些水平及背下枝,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早果,另一方面有利于开张树势。
(3)结果枝组的更新:长枝修剪中果枝的更新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利用头一年通过甩放后在一年生枝基部发出的生长势中庸的背上枝进行更新。修剪时采用回缩的方法,将已结果的母枝回缩至基部的健壮枝处更新。如果母枝基部没有理想的更新枝,也可在母枝中部选择合适的新枝进行更新。第二种方式是利用骨干枝上发出的新枝更新。由于采用长枝修剪时树体留枝量少,骨干枝上萌发新枝的能力增强,会发出较多的新枝。如果在骨干枝上着生结果枝组的附近已抽生出更新枝的话,则对该结果枝组进行全部更新,使用由骨干枝上的更新枝代替已有的结果枝组。
(4)长枝修剪树的夏季修剪
每年进行2次夏季修剪,夏季修剪的时间通常在6月上和采收前。
夏季修剪主要采用疏剪的方法,主要目的通过疏除过密枝梢和徒长梢以及对光照影响严重的枝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果实着色和提高果实的内在品质。对于树体内膛等光秃部位长出的新梢,应保留一定的长度进行剪梢。
主要修剪的方法可用“去伞、开窗、疏密”6个字进行概括:
去伞:疏除树体上部或骨干枝上对光照影响严重的结果枝组和直立的徒长梢;
开窗:疏除骨干枝上过密的结果枝组;
疏密:疏除过密的新梢。
修剪程度:每次夏季修剪量不能超过树体枝叶总量的10%。
4、长枝修剪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加大疏花疏果力度,控制留果量。
采用长枝修剪后,整体留枝量减少了,但花芽的数量并没有减少。而且由于长枝修剪后春季春梢生长缓和,坐果率增加,使果实数量增加,因此要注意加大疏花疏果力度。在疏果时要尽量留枝条前部和中部的果,使枝条随着果实的生长下垂,以利于枝条基部萌发长果枝,用于来年更新用。
疏花疏果程度:一般来讲,中小型果品种每15~20cm留1个果,即每长果枝留3~5果,大型果品种,每25~30cm1个果,即每长果枝留1~3果。树体上部的枝和营养生长旺盛的枝应适当多留果,而树体下部和营养生长弱的果枝则应少留果。
疏果时期:早熟品种:花后15~20天之内结束,且要求在落瓣期之前对树体疏除一部分花; 中熟品种:花期至花后25天之内结束; 晚熟品种:花期至花后40天之内结束。
(2)、控制留枝量:在许多地区推广长枝修剪时,短枝和花束状果枝留的过多,造成长果枝发生数量减少,更新困难。因此,除了要控制长枝的数量外,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的数量也要控制,适当疏除部分短枝和花束状果枝。
(3)、中华寿桃、北京33号、艳丰1号、陆王仙等大果形或易采前落果的品种,要多留中短枝,以中短枝结果为主。
(4)、衰弱的树、没有灌溉条件的树不宜采用长枝修剪。
(5)、对于新定植的幼年树就可以开始使用"长枝修剪"技术,对于以往使用传统修剪技术进行修剪的果园,冬季修剪时可以使用"长枝修剪"技术进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