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较耐寒,萌发性强。粗扎细剪,制成云片状或馒头状、或加工成自然树形;主干则顺其自然之势,制成斜干式或卧俯式;有的黄杨盆景点缀秀石,则成“黄杨俯”。
黄杨盆景春季嫩叶初发,满树嫩绿,十分悦目。黄杨山桩中不乏精品,尤其珍珠黄杨。珍珠黄杨世代安家于高山山脊或石缝之中,经过风霜冰雪严酷的磨砺,使它天然地长成虬枝曲干、奇特多姿的树形,成为树桩盆景的优良素材。这里我们就来为大家做一期黄杨盆景的养护与制作,希望通过这里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取材与培育措施
人工繁殖:通常采用播种或扦插法繁殖。播种要在7月份采收成熟果实,摊放晒干后,脱粒取种,袋藏。冬播或早春播种,如迟于3月播种,当年很少出苗,多数要到第二年才能发芽出土。播种前先用40℃温水浸种一昼夜(自然冷却)晾干后,即可播种。苗床土要选择肥沃疏松的沙质壤土,条播行距15~20厘米,播幅5厘米,播种沟深2厘米,播后覆盖焦泥厚1厘米,再盖稻草。幼苗出土后,及时揭草,搭棚遮荫。苗期要加强管理,除草松土,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施稀薄饼肥水。9月份拆去荫棚,留床一年再分栽。
扦插繁殖宜在梅雨季节进行,选取半木质化的健壮枝条为插穗,长10~12厘米,基部带踵,上部留叶片5~6对,插深1B2~2B3,株行距6×10厘米,插后揿实土壤,浇透水,搭荫棚,经常喷水保持土壤湿润,暑天尤需勤浇水。9~10月拆去荫棚,留床一年后再分栽。黄杨还可用粗干扦插,从丛生植株上截取较粗枝干,上面留数盘枝叶,将干部全埋入黄沙土或蛭石中,露出枝叶,经常浇水保持湿润,半年后即可生根。
山野采掘:亚热带山地黄杨多散生于杂木林下或林缘沟旁,在岩石裸露的瘠地,黄杨生长矮小,枝叶密生,采掘盆栽,加工造型后多成盆景佳品。鱼鳞黄杨在华东地区海拔1300~1800米的中山上部,常成片生长,形成以鱼鳞黄杨为优势的常绿灌丛,山岩石缝中亦多生长,干形粗矮,枝密叶小,最适于制作盆景。但鱼鳞黄杨系高山树种,要求凉润气候,酸性沙质壤土,采掘的野生树桩或树苗,应多带山泥宿土进行培养,并经常喷水,追肥可用稀薄饼肥水并掺拌少量硫酸亚铁。夏季宜放置庇荫处,或树荫下,盆钵如放于湿沙上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