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栽培技术

   2019-04-23 苗业网佚名566
核心提示:山茱萸苗木栽培技术山茱萸为山茱萸科山茱萸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产于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现北京及以南地区均有栽培。山茱萸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也是集观花、赏果于一体的园林绿化材料。山茱萸株高5-10

山茱萸苗木栽培技术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山茱萸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产于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现北京及以南地区均有栽培。山茱萸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也是集观花、赏果于一体的园林绿化材料。

山茱萸株高5-10m,老枝黑褐色,嫩枝绿色,树皮呈条状剥落,小枝圆形或带四棱。叶对生,卵状椭圆形。伞形花序腋生,先花后叶,黄色。花期3-4月,果期9-10月。

山茱萸性喜温暖气候,也有一定的耐寒力,在华北地区种植应尽量选择背风向阳处。喜疏松、深厚、透水性好的沙壤土,土壤应呈酸性或中性,不耐盐碱,在黏土中生长不良。喜光,但有一定的耐阴力。喜湿怕涝,在积水处易死亡。喜肥,也耐瘠薄。

一、山茱萸的水肥管理

山茱萸喜湿润环境,干旱可导致植株生长缓慢,落花落果。栽植第一年,除浇好头三水外,从开花期到落叶,每月可浇1次水,夏季雨天应少浇水或不浇水,大雨后应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水大烂根。秋末应浇足浇透防冻水,第二年早春要浇好解冻水,此后可按头年方法浇水。第三年浇好解冻水和封冻水,其余时间浇水可根据土壤墒情来确定,总的原则是土壤保持湿润而不积水。但浇水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每次浇水后要及时松土,二是浇水要掌握好量,干旱期及生长旺盛期浇水量应充足,入秋后应当适当控制水量,以植株不萎蔫为宜,浇水过多,会使植株徒长,不利于安全越冬。

山茱萸喜肥,充足的肥料不仅可使植株生长旺盛,而且花多,坐果率高,果实也大。山茱萸不耐移植,头两年给予充足的肥料,可有效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长势。栽植时可施入适量的经腐熟发酵的牛马粪作基肥,5-6月份施入一些氮、磷、钾复合肥,秋末或初冬结合浇冻水施一些芝麻酱渣或烘干鸡粪。翌年春天萌芽时追施1次尿素,7月中旬追施磷、钾复合肥,秋末再施入一些牛马粪或腐叶肥。第三年及以后年份春天追施氮肥,秋末施用圈肥即可。在日常养护过程中,如植株长势不旺,可进行叶面施肥。方法是春季或初夏,喷施0.5%尿素溶液,夏季或初秋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每次间隔7天,次数不超过3次。

二、山茱萸的修剪整型

山茱萸在园林栽培中,尚未有固定的株形,笔者经多年实践认为:单干式的山茱萸以自然开心形为好,丛生状的山茱萸以圆头形为好,栽植时根据山茱萸苗子的树形来进行修剪,主要以疏枝为主,辅以短截,目的是调整株形,减少蒸腾量,提高成活率。定植成活后以保持基本树形为主,重点对过密枝、下垂枝、交叉枝、内膛枝、病虫枝进行修剪。

三、山茱萸的繁殖方法

山茱萸的繁殖方法有播种、嫁接、扦插、压条等,以播种和嫁接最为常用。

1、播种繁殖:选择长势健壮,株形好,果多果大的植株作采种母株。果实成熟后,采收果大肉厚的果实,晾晒1周后,去除果皮,将果肉捣烂,反复淘洗后净种,然后用60℃温水浸泡2-3天,于11月上旬按3∶1的比例与湿沙混合,选择背风向阳处沙藏,上面覆盖麻袋,保持湿润,并经常翻动。翌年3月初进行播种,播种前应对苗床进行消毒,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播种采用条播,行距30cm,种沟深3-4cm。播种后立即覆土、灌水,并保持土壤湿润。30天左右即可出苗,苗期应及时拔除杂草,幼苗长至10cm高时进行间苗,株距为10cm,6月底或7月初追施1次三要素复合肥。夏季注意遮阴,防止强光伤苗。入冬前浇足浇透防冻水,苗床满施农家肥,翌年3月底可进行分栽。

2、嫁接繁殖:嫁接繁殖具有成苗快,长势好的特点。一般以芽接为主,在7-8月进行,选取长势健壮的实生苗作砧木,接穗在已结果,无病虫害的母株上选取,嫁接采取“T”字形盾芽嵌接法,嫁接后用透明塑料带绑扎,将芽眼露出,成活后再解除塑料带。

四、山茱萸的病虫害防治

1、虫害:虫害主要有柳雪盾蚧、绿尾大蚕蛾、大蓑蛾、山茱萸蛀果蛾、黄刺蛾、大造桥虫、大青叶蝉、小绿叶蝉、斑衣蜡蝉、木栳尺蠖等。如有柳雪盾蚧发生,冬季向植株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若虫孵化期喷洒95%蚧螨灵乳剂4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进行杀灭;如有绿尾大蚕蛾发生,可在成虫期,采用黑光灯诱杀,幼虫期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喷雾;如有大蓑蛾发生,可在其幼虫发声期喷洒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20%除虫脲悬浮剂7000倍液杀灭;如有黄刺蛾发生,成虫可用黑光灯诱杀,幼虫发生初期喷洒Bt乳剂500倍液或25%高渗苯氧威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杀灭;如有大造桥虫危害,幼虫盛期可喷洒20%除虫脲悬浮剂7000倍液防治;如有大青叶蝉危害,可在若虫期喷洒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3500倍液防治;如有小绿叶蝉发生,虫害发生初期喷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阿克泰水分散剂5000倍液;如有斑衣蜡蝉发生,可在若虫孵化期喷洒48%乐斯本乳油3000倍液或40%绿来宝乳油500倍液防治;如有木栳尺蠖危害,可用50%杀松螟乳剂,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

2、病害:常见病害有黑斑病和角斑病。

①黑斑病:又名炭疽病,危害山茱萸的叶片和果实。危害叶片时,发病初期叶片会着生红褐色小斑点,随着病情发展,逐渐扩展成圆形褐色斑块,病斑边缘为红褐色,外围有晕圈,发病中后期,病斑穿孔脱落,5-6月为发病高峰期。危害幼果一般从果顶向下发展,并逐渐扩展至整个果实,使果实变黑干缩,8-9月为发病高峰期。

如有黑斑病发生,除加强通风透光和肥水管理外,冬季应及时将落叶和病僵果集中烧毁。发病初期,可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连续喷3-4次,每次间隔7天,可有效控制住病情。

②角斑病:危害山茱萸的叶片和果实。叶片遭受危害后,最初表现为叶片着生紫红色小斑点,病斑边缘不明显,叶背无明显症状。危害果实表现为果实有浅褐色小点,发病中后期可连接成片,表皮形成褐色斑块,影响观赏和食用。6-10月均可发病,7-8月为发病高峰期。

在日常养护期,应加强水肥管理,注意营养平衡,不可偏施氮肥。如有发生,可在发病初期喷洒6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连续喷3-4次,每次间隔7天,能有效控制住病情。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