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树,别名相思、沙朴、朴榆系榆科朴属。分布于我国黄河以南、长江流域中下游以及华南各省区。
朴树系落叶灌木,树皮灰褐色,粗糙而不开裂,枝条平展,呈扁圆形树冠。叶广卵形或椭圆形,互生,先端尖,边沿有锯齿,翠绿色,有光泽,背面有疏毛。雌雄同株,花小,淡绿色,花期4~5月,果期9~10月,核果橙红色。繁殖用播种。常见栽培观赏品种有:天目朴、珊瑚朴、垂珠朴、黑弹朴、大叶朴。
朴树为阳性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既喜阳,也稍耐阴,既喜水湿,也有一定抗旱能力,既耐热,也耐寒,既喜肥沃壤土,也耐瘠薄。适宜种植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中性砂质壤土,但也耐轻盐碱土;深根性,抗风力强。朴树浑厚古朴,姿态潇洒,古雅婆娑,树冠宽广,枝条开展,绿荫浓郁;富有抗烟耐尘的特性,对有毒气体有一定抗性,是城市公园及厂矿的主要庭荫树,也是优良的杂木类盆景树种之一。
对朴树盆景的修剪造型与养护,笔者的实践体会是:
一、修剪造型
平时应随着朴树的生长而不断地进行抹芽、修剪;注意抑强扶弱,强剪强健枝,促发弱枝生长,促进植株平衡发展;在冬季落叶后,树形清晰,经审视成熟后,再作一次较细致的重修剪整形,对病枯枝、细弱枝以及无用枝条一概剪除;对过密枝要疏枝,对过长枝要剪短……造就一个较好的桩景坯形,促其来年能按笔者的意愿生长。
二、日照与土壤
“万物生长靠太阳”。朴树为阳性植物,平时应把盆景摆放在日照充足和通风良好的地方;春秋冬三季最好有全日照;炎夏适当遮阳,保持叶片浓绿;隆冬,闽中地区可以就地越冬,但要回避朔风吹袭。
盆土不宜过于肥沃,但以疏松、排水性好的砂质壤土为好(可用田土或腐叶土掺砂),使用时酌情加些含氮、磷、钾的“复合肥”做基肥。并注意每2~3年在春季萌芽前翻盆换土一次,剪除部分老根、过长根,去掉1/3~1/2宿土,补充新的培养土,浇透“定根水”,按常规管护。
三、浇水与施肥
浇水应见干见湿,干透浇透。在生长期要保持盆土湿润,春季萌芽后要逐渐增加浇水量,夏季日照大,气温高,应每日早晚各浇水一次,并向地面洒水,不要向植株喷水(特别是阔叶朴),避免叶大枝长。秋凉后要逐渐减少施水量,冬季则应保持盆土偏干,有利保温抗寒。总之,水分不宜过多,避免枝条徒长,叶片变大,影响盆景美观。
朴树虽喜肥,但也耐瘠薄。施肥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肥多枝长叶大,肥少叶片发黄无光泽。施肥掌握在生长期月施稀薄饼肥液一次,水肥比例为8:2;梅雨季节和高温期暂停施肥,休眠期不施肥。
四、脱衣换锦
朴树为落叶灌木,在闽中地区一般到了每年9月下旬“秋风”开始落叶,直至翌年3月“惊蛰”才开始吐新叶,一年只有6个月时间能观赏枝条。当然观赏枝条也是一景,因为骨架突显,枝条清晰……朴树披绿时间虽有半年,但由于新陈代谢诸原因,叶片也逐渐变大,叶色也由碧绿鲜艳变为枯燥干涩,直至发黄脱落,大大降低观赏价值。
为了延缓朴树绿叶着树时间,提高观赏价值,笔者经过反复实践结果,采取“脱衣换锦”技法,于是在9月上旬追施一次速效腐熟有机肥,下旬进行摘叶,把叶片用剪刀剪光,修剪好枝条,约经半个月左右,就能再发新叶,一个月后新叶片基本形成。此时,叶片细小,浑厚碧绿,富有光泽,为元旦、春节增添光彩。“小阳春”新长的叶片经冬不落。
为确保新叶片长期披绿应注意三点:一要继续保持盆土湿润,注意适时浇水,并坚持月施稀薄饼肥液1~2次,满足植株生长需求;二要加强光照,把盆景摆放在有全日照的地方,满足其光合作用;三要严防入冬的冷风吹袭,营造暖冬小气候(如有必要还可以灯光替代日照),促使植株正常生长,直至春节,再自然落叶。
此外,朴树的主要虫害有绵蚜、木虱,可用敌敌畏或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喷杀;红蜘蛛可用20%三氯杀螨醇700倍液喷杀;天牛,可用人工捕捉。如果虫害严重,可剪除全部叶片,使其重新长新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