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朴树育苗繁殖技术规程的生物学特性、苗木繁殖、栽培方法、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苗木出圃。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园林绿化用乔木—朴树的育苗繁殖技术。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3702/T106.1-2008园林植物繁殖培育技术规程
DB3702/T117-2009园林绿化苗木质量等级划分
三、生物学特性
朴树
学名:CeltissinensisPers.
别名:沙朴、朴榆
科属:榆科朴属
分布在我国黄河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中下游及华南各省区。朴树系高大落叶乔木,高可达30余米,胸径可达1m。树皮灰褐色粗糙而不开裂,枝条平展,呈扁圆型树冠。一年生枝密生短毛。叶阔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3cm~10cm,先端短渐尖、钝尖或微突出,基部一边楔形,一边圆形,叶面无毛,背面沿叶脉及脉腋疏生毛,网脉隆起,边缘中部以上有浅锯齿;叶柄长0.6cm~1cm,花雌雄同株,1朵~3朵生于当年新生枝叶腋;萼片4,有毛;雄蕊4,柱头2。核果近球形,径4mm~6mm,橙红色,单生,稀3,果柄和叶柄近等长;果核微有突肋和网孔状凹陷。花期4月~5月;果期9月~10月。
朴树属阳性树种,稍耐阴,耐水湿,亦有一定抗旱能力。喜肥沃湿润而深厚的中性粘质土壤,亦耐轻盐碱土,深根性,根系发达,抗风力强。
朴树枝条平展,树冠宽广,绿荫浓郁,秋叶金黄,幽雅如画,是城市公园,庭院主要庭荫树。有抗烟,耐尘特性,对有毒气体也有一定抗性,可栽植于厂矿区。
四、苗木繁殖
为了获得数量多、抗性强和易于驯化的苗木,朴树常用播种繁殖。
4.1、采种与贮藏
种子应采自朴树采种基地,10月中下旬,当果实由青转黄褐色时,进行采集。方法是截取果枝或待自然成熟后落下收集。
4.2、选种
种子采后应立即选种。选种标准为外观正常,粒大充实,内含物新鲜,无病虫,纯度95%,含水量适度。
4.3、种子处理
种子要及时处理,搓洗去果肉后阴干沙藏冬播,或湿沙层积贮藏至翌年春播,能显著地提高种子发芽率。沙积应注意放在背风向阳地,为了防止腐烂,保湿水分小于6%,间放草把易透气。
4.4、整地、作床及处理
圃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壤土或轻壤土。深翻细整,整地严格执行“三犁三耙”。粘性偏涝的土壤应作床,床面宽100cm~150cm、步道沟宽30cm~45cm。整地时,根据现有苗圃土壤肥力状况施用基肥,并施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g/m2或按1:20的比例配制成毒土撒在苗床上进行土壤消毒。
4.5、播种
4.5.1、播种时间根据朴树种子生理特性一般为春播,“雨水”至“惊蛰”之间种子露白30%以上时进行。
4.5.2、播种前喷湿土壤,3天~5天后进行播种。
4.5.3、播种方法通常采用条播,条行距30cm,播种要均匀适度,每亩用种量1kg为宜。
4.5.4、播种后处理,用筛子筛细土覆盖,覆土厚度约为1cm,以不见种子为度;覆土后,喷洒50%乙草胺乳油防除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稗草等杂草,然后在苗床上盖上稻草并覆盖薄膜保墒。
4.6、苗期管理
4.6.1、当出苗50%以上,分2次~3次在傍晚或阴天陆续揭除覆盖物。揭除后应及时浇水,并进行松土除草、间苗、补苗。
4.6.2、除草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
4.6.3、第一次间苗在苗高3cm~5cm时进行,方法是去弱留强、去密留稀。以后根据幼苗生长发育情况间苗1次~2次,最后一次在苗高15cm~20cm时定苗。每亩保留株数1.5万~2万株,株行距定在15cm×(22cm~30cm)为宜。
4.6.4、八月下旬到九月下旬进入生长后期,苗高生长停止后,根系还要继续生长。应控制肥水,少用氮肥,促进苗木木质化,确保苗木安全越冬。同时,做好抗旱、排涝工作。如播种适时,管理得当,当年生苗高可达60cm~120cm、地径0.6cm~1.2cm,每亩产苗1.5万~2.0万株,翌春即可出圃或分床培育。
五、栽培方法
5.1、选地与整地
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湿润、通气良好的壤土地栽植。整地方式根据坡度大小确定,坡度小于15度一般采用机械全面整地;坡度大于15度时一般采用穴状整地,整地规格60cm×60cm×35cm。
5.2、苗木分级
根据当前培育技术,按苗高100cm以上、70cm~100cm、70cm以下等3个标准对苗木进行分级。并将不同规格苗木,分别栽植。
5.3、苗木保护
起苗应少伤根,断根须修剪,运苗不晒根,栽苗不窝根,缩短起苗到栽植之间的时间,起苗后若需远途运输应将树根粘泥浆及覆盖。
六、管理措施
6.1、锄草松土
分栽后到林分郁闭前,每年锄草松土2次~3次。
6.2、修枝育干
朴树为合轴分枝,发枝力强,梢部弯曲,顶部常不萌发,每年春季由梢部侧芽萌发3-5个竞争枝,直干性不强,幼树主干较柔软,在自然生长情况下多形成庞大的树冠,干性不强,幼苗时可扶架养干,防止主干弯曲。并修除侧枝。
6.3、移植
6.3.1、1年~2年生小苗必须移植,移植期以春季为主。秋季落叶后也可移植;夏季移植必须按规范带好土球。
6.3.2、移植株行距按苗木规格的生长需要而定,重点要把握先育干后养冠的原则。当树高4m~5m、胸径3cm~5cm以上时,幼林已郁闭,要另行移植或分植,移植后株行距为150cm×200cm。定干高度2m~3m~4m。(胸径10cm的株行距要求3m×4m,胸径15cm的株行距要求3.5m×4.5m。)
6.4、修剪
6.4.1、苗木修剪方式因培育目的而定。一般以自然树形为主,因树造型,轻剪勤修,分枝均匀,冠幅丰满,冠干比适宜。如需培养高大行道树可在第三年春进行平茬,即可保证树高干直。
6.4.2、休眠期修剪以整型为主,可稍重剪;生长期修剪以调整树势为主,宜轻剪。
七、病虫害防治
朴树病虫害较少,病害主要有根腐病,虫害主要有刺蛾、沙朴棉蚜、沙朴木虱和美国白蛾。
7.1、根腐病
7.1.1、施用有机肥料时必须经过充分腐熟,特别是厩肥。
7.1.2、种子处理和土壤消毒。播种前用1%新洁尔灭溶液或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30min。土壤消毒施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g/m2或按1:20的比例配制成毒土撒在苗床上,能有效防治苗期病害。
7.1.3、如发现有根腐病的苗木,出土后,可用70%的敌克松800倍~1000倍液进行防治,栽植后每隔7天~10天喷撒一次,连续用药2次~3次。
7.2、刺蛾
7.2.1、冬季结合修剪,摘毁虫囊,减少虫源。
7.2.2、在低龄幼虫期,可用80%的敌敌畏乳液1000倍~15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50%辛硫磷乳油1000倍喷杀。亦可在冬季或早春人工剪摘虫囊。
7.3、沙朴棉蚜
7.3.1、蚜虫分泌的蜜露是诱发煤污病的滋生源,蚜虫危害严重的寄主,煤污病发生严重。青朴绵蚜的有翅蚜象一团棉絮在空气中飞翔,飞翔高度1.5m~2m间,速度缓慢。
7.3.2、剪和喷洒药剂进行防治,使用农药:10%吡虫啉2000倍液、1.2%苦·烟乳油1000倍液,相隔10天连打两遍。
7.4、沙朴木虱
在每次各个新梢抽发期用药防治,可选用:1.8%虫螨杀星乳油3000倍,或20%蚜杀灵可湿性粉剂10000倍,或20%好年冬乳油800倍,或20%康福多浓可溶剂4000倍,或20%必喜可溶性液剂4000倍等喷洒树冠。应掌握在各次新梢抽发期15天内施好药剂。
7.5、美国白蛾
7.5.1、人工防治方法
a、挖白蛾虫蛹,在虫蛹未变成成虫前,组织人工挖蛹,同时由专业林业部门根据所辖区域疫情,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
b、摘卵块,美国白蛾蛾卵多分布在树冠中下部外围叶片背面。5月中旬至5月下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在美国白蛾产卵盛期,组织人员采摘卵块并集中销毁。
7.5.2、物理防治方法
在美国白蛾发生较重的地段,安装诱捕电击蛾灯、佳多频振式黑光灯和昆虫诱捕器诱杀成虫。
7.5.3、药剂防治方法
在美国白蛾幼虫网幕始见期至高峰期,即在幼虫3龄以前,应用24%米满胶悬剂30ppm~50ppm倍液,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2000倍液:在美国白蛾幼虫4龄以前应用2.5%三苦素水剂1000倍液,1.2%烟参碱乳油1000倍~1500倍液、绿灵800倍~1000倍液等植物性杀虫剂;对各龄幼虫也可以使用5%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40%久效磷乳油1000倍~1500倍液、1.8%阿维菌素3000倍液对发生树木及其周围50m范围内所有植物、地面进行立体式周到、细致喷洒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