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树繁殖与栽培技术

   2016-04-08 苗业网佚名731
核心提示:山楂树繁殖与栽培技术1、适合高寒地区栽培的山楂品种选择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品种,是高寒地区栽培山楂成功的关键。选择品种时必须将抗寒适应性强放在第1位,同时也要注重品

山楂树繁殖与栽培技术

山楂树繁殖与栽培技术

1、适合高寒地区栽培的山楂品种

选择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品种,是高寒地区栽培山楂成功的关键。选择品种时必须将抗寒适应性强放在第1位,同时也要注重品质优良等。在一个山楂果园里应分行栽植花期一致或者相近的2~3个品种,通过异花授粉能显著提高坐果率。目前,适合高寒地区(≥10℃年有效积温2600~2700℃)栽培的山楂品种以大旺、双红、伏山楂为主。

2、山楂苗木的繁殖方法

栽植的山楂树必须选用嫁接苗。用野生山楂种子播种出苗后,当幼苗生长直径达到0.5cm以上(离地面5cm处)粗时,于7月20日至8月20日采用优良品种的嫩芽进行嫁接。也可以于第2年春清明前后利用硬枝进行劈接或采用硬芽方法进行嫁接。为节省经济支出也可将野生幼小山楂苗挖回,于春秋季节按行株距直接定植在生产园里。春季栽植成活的幼苗,可于7月份进行嫩芽嫁接。秋季上冻前定植的野生山楂苗木,在上冻前一定将幼苗用土培高30cm以上或将幼苗匍匐压倒在地用土全部埋严,第2年清明前后撤去培土,选择优良的食用品种进行硬枝嫁接或7月进行嫩芽嫁接。采用硬枝嫁接的苗木比嫩芽嫁接的苗木,能提前1年以上早结果,又能节省买苗木的费用。

3、山楂树的栽培技术

在平原肥沃地行株距多采用4mx4m或5m×4m。在丘陵地、山坡地行株距多采用4mx4m或4m×3m。无论是山坡朝阳地还是东坡向或东南坡向地,都要南北行,有利山楂树间通风透光。

苗木栽植前挖穴,土壤肥沃地块穴长、宽、深50cm×50cm×50cm,在土质瘠薄地块穴可加大到70cm×70cm,深50~60cm。栽前一定要回填腐熟肥沃优质土壤和农家肥,保证幼苗前期生长有足够的营养。对1~2年生树一定要加强田间管理,千方百计保证幼苗成活。

夏季要及时锄草松土,干旱时有条件的要及时补水。上冻前树体要涂白或捆草把或培土,保护好幼树,以便安全越冬。山楂树一般很少进行疏花和疏果,单株负载量大,肥水以及其它方面技术措施如果管理松懈,都会影响果树的正常发育和生长。

生育期中的管理主要包括:每年要耕翻行间空地,1~2年要耕翻树盘,每次耕翻前有条件的最好先撒施农家肥后再耕翻;农家肥以禽类粪肥和猪粪、鹿粪、草木灰、毛发、禽羽等最佳。合理施用氮肥,后期增加磷、钾肥的施用数量,10年生以上的树,在5月上旬每株追施尿素250g,以补充树体生长开花结实所需营养。7月中旬每株追施氮、磷、钾肥按2:4:4混合400~500g,以促进果实膨大和提高果实品质。

肥料要分数十个孔(坑)施入,孔(坑)深不少于15cm。施肥孔(坑)与树之间的距离80~100cm,施肥后覆土,有条件的立即浇水以加快肥料的溶解,促进根系尽快吸收肥料。夏季要随时剪除无用旺枝、枯枝。对一些侧枝开张角度不够的一定要用绳牵拉或用木棍支撑,使其达到所需角度。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