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树

   2017-11-12 苗木佚名6934
核心提示:山楂树(Crataegus pinnatifida),落叶乔木,叶子近于卵形,有羽状深裂,花白色。小枝紫褐色,老枝灰褐色。叶片三角状卵形至棱状卵形,长2~6cm,宽0.8~2.5cm,基部截形或宽楔形,两侧各有3~5羽状深裂片,基部1对

山楂树挂果时期

山楂树   学名:FructusCrataegiPinnatifidae   拉丁文名:Crataeguspinnatifida   英文名:HawthornFruit   别名:红果、棠棣、绿梨 科属:蔷薇科山楂属 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

山楂树(Crataeguspinnatifida),落叶乔木,叶子近于卵形,有羽状深裂,花白色。小枝紫褐色,老枝灰褐色。叶片三角状卵形至棱状卵形,长2~6cm,宽0.8~2.5cm,基部截形或宽楔形,两侧各有3~5羽状深裂片,基部1对裂片分裂较深,边缘有不规则锐锯齿。其本适应性强,即是在山岭薄地,生长发育也比其他果树为好。因一本讲述知青爱情的小说《山楂树之恋》的畅销,山楂树成了纯洁爱情的代名词。

一、山楂树的形态特征

山楂树是落叶小乔木,枝密生,有细刺,幼枝有柔毛。小枝紫褐色,老枝灰褐色。叶片三角状卵形至棱状卵形,长2~6cm,宽0.8~2.5cm,基部截形或宽楔形,两侧各有3~5羽状深裂片,基部1对裂片分裂较深,边缘有不规则锐锯齿。复伞房花序,花序梗、花柄都有长柔毛;花白色,有独特气味。直径约1.5cm;萼筒外有长柔毛,萼片内外两面无毛或内面顶端有毛。山楂果果深红色,近球形。花期5~6月,果期9~10月。

二、山楂树果实性状

山楂树果实较小,类球形,直径0.8~1.4cm,有的压成饼状。表面棕色至棕红色,并有细密皱纹,顶端凹陷,有花萼残迹,基部有果梗或已脱落。质硬,果肉薄,味微酸涩。

三、山楂树的产地分布

山楂主产山东、河南、山西、河北、辽宁。

四、山楂树的营养功效

山楂片含多种维生素、山楂酸、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等,还含有黄酮类、内酯、糖类、蛋白质、脂肪和钙、磷、铁等矿物质,所含的解脂酶能促进脂肪类食物的消化。促进胃液分泌和增加胃内酶素等功能。中医认为,山楂具有消积化滞、收敛止痢、活血化淤等功效。主治饮食积滞、胸膈痞满、疝气血淤闭经等症。山楂中含有三萜类及黄酮类等药物成分,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及降压作用,有增强心肌、抗心律不齐、调节血脂及胆固醇含量的功能。

五、山楂树的生长特性

1、根系浅,发根难,根蘖苗多:山楂为浅根性树种,主根不发达,但生长能力强,在瘠薄山地也能生长。侧根的分布层较浅,多分布在地表下30~60厘米土层内,最深可达90厘米,10厘米以上和90厘米以下土层内的根量很少。侧根主要分布在40厘米左右的土层内,根系的水平分布范围,约为树冠的2~3倍。

山楂苗定植后,当年发根较晚。因此,定植当年地上部生长较弱,第2年缓苗后,长势转旺,以后便一年比一年旺。但修剪时不能因长势旺而大甩大放,甚至连延长枝也不剪,这样会影响树体结构和骨架牢固,影响枝组的合理分布,虽然可能提早结果,但结果面积小,产量低。

山楂的根系常发生不定芽,形成根蘖苗,且多发生在5~20厘米的表层土壤中。可用于繁殖苗木或更新。

2、山楂的顶端优势强于苹果、梨树:因其顶端优势强,所以,树冠内部的中、短枝和小枝组的寿命相对较短,结果后很易衰亡。顶端优势越强的树,内膛光秃的现象也越严重。所以修剪时应注意抑制顶端优势,维持树冠内膛枝组的健壮生长。抑制顶端优势的常用方法,是加大骨干枝的开张角度。顶端优势减弱以后,内膛的中、短枝转化力增强,副芽和隐芽也可能萌发新枝,利用这些枝条培养结果枝组,可使内膛充实、丰满,扩大结果面积,提高果实产量。

3、山楂的顶芽肥大、饱满,延伸能力强:山楂的顶芽萌发后,往往独枝延伸生长,而且生长势很强,生长量很大,这对下部侧芽的萌发和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山楂除顶芽肥大外,以下的2~3个侧芽,也比较肥大,其萌发力也很强,长势也较旺,但下部侧芽的萌发力则很弱,所以,枝条的下部和内膛,就比较容易光秃。

由于山楂发育枝前端的几个芽萌发力较强,所以,树冠外围的枝条,往往多而密集,导致内膛光照恶化,小枝稀少,结果面积缩小,结果部位外移,影响产量。

4、山楂树适应性强即使在山岭薄地,生长发育也比其他果树为好;肥水条件较好的山楂园,容易获得连年丰产,也不易出现大小年结果现象。

山楂树体高大,树冠常大于苹果树和梨树,干性也很强,其中干常强于和大于一层主枝。因此,山楂园的株行距应适当大些;修剪时,一层主枝的开张角度不宜过大,以免助长中干的过强长势。

5、山楂萌芽力中等,成枝力强:强旺的发育枝短截后,能抽生3~5个长枝,长枝以下还可能抽生几个中、短枝,再往下的侧芽便成为隐芽,这些隐芽不易萌发,所以,下部常易光秃。树龄越大,隐芽萌发越困难。因此,山楂老树较难更新。但在主枝基部的隐芽,有时可萌发徒长枝,可代替下层枝进行更新。

6、幼树生长旺,发枝上强下弱,基部常不萌发,所以层性明显山楂幼树发育枝的年生长量,可达2.0米以上,而且有2次生长现象,停止生长的时间也比较晚。

山楂幼树营养生长占优势,地下部根系的生长也很快;离心生长较快,水平生长较弱;地上部树冠扩展快,纵向生长大于横向生长,发育枝在年周期中,可长达40多节,枝条粗壮,但短枝很少,所以,幼树的整形修剪,应在不影响骨架的前提下.尽量多留小枝和辅养枝,缓放临时性长枝,以期缓和树势,增加中、短枝数量,在扩大树冠的同时,及早成花结果。

山楂幼树未结果之前,一般长势很旺,一旦结果之后,生长势明显减弱,营养枝数量迅速减少,结果枝数量明显增加,结果过多时,树势很易转弱。

7、山楂树结果早,寿命长嫁接的山楂苗栽植后,一般2~4年即可开花结果,以后便随着树龄的增长,产量逐年增加,到10年生前后,便进入盛果期,到60~70年仍不衰老,继续结果。单株或单行栽植的山楂树,结果年限更长,有的可达150年以上。但如修剪不当,忽轻忽重,则树势很易转弱,产量大幅度下降,树体寿命也明显缩短。

8、山楂树成花容易结果早:山楂幼苗定植后,5年便可丰产,像苹果树那样适龄不结果的现象是比较少见的。由于山楂树成花容易结果早,所以,在幼树期间,如结果过多,易出现大小年结果现象;而成龄大树,因树体贮备营养较多,只要结果不是过多,一般不出现大小年结果现象。

山楂的结果枝共有6种类型:长果枝、中果枝、短果枝、长梢腋花芽果枝、中梢腋花芽果枝。

六、山楂树繁殖培育方法

1、根蘖苗繁殖:山楂每年都会在树下自然发出较多的根蘖,是培育砧苗的好材料。春季将根蘖苗挖出,按苗的大小分别栽于苗圃中,苗的株行距一般为15~20x35~40厘米。栽苗前要整翻土地,施入有机肥,作畦得墒。栽勒后及时浇水,加强管理,秋季嫁接品种。

2、根段扦插繁殖:把苗木出圃或果园施肥翻地时获得的断根收集起来。直径0.4~1.0厘米的根,剪成12~15厘米长的根段,春季进行扦插。扦插时要边插根边将土踩实,使根段与土贴紧,然后浇水保墒。萌芽后及时去掉多余的芽子,只保留1个壮芽生长,秋季嫁接品种。

3、播种繁殖:各地在用种子繁殖时,都有成功的经验,但方法各异。通常是将野生山楂(山里红)早采收,取种后,随进行水烫曝晒处理。其方法:先将种子淘洗干净,放入60摄氏度的水中浸烫半小时,其间要随时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再将经水烫的种子取出放入冷水中浸泡5天,然后取出曝晒直至裂口。如果用购买的种子,应在水中浸泡24小时,经过搓洗后再放入60摄氏度水中浸烫,半小时后放入冷水浸泡5~7天。白天将种子在水泥场上或石板上曝晒,夜间再浸入水中,反复进行直至种子有50%以上裂口时,再进行砂藏层积。砂藏的温度为0~5摄氏度,经80天层积,便可催芽播种于大田,培育砧木苗。

山楂树

山楂树  拉丁学名:Crataeguspinnatifida  学名:FructusCrataegiPinnatifidae  英文名:HawthornFruit别称:红果、绿梨  界植物界科:蔷薇科  属:山楂属  种:落叶乔木分布区域:山东、河南、山西、河北、辽宁。

山楂树为落叶乔木,高600~700cm。树皮暗灰色;小枝无毛,无刺或有短刺;叶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呈羽状5-9裂;叶表浓绿色,有光泽,叶背淡绿色,叶脉上有短柔毛;花序一般有花十数朵,花白色。雌雄二列各十枚,花柱2~5枚;果实圆球形,直径约2~2.5cm,果皮鲜红色,有淡色斑点,10月中、下旬成熟,味酸稍甜,内有一粒种子。在栽培上,山楂具有结果早、寿命长和耐粗放管理等优点。对环境要求不严。山坡、岗地都可栽种。抗寒,抗风能力强,一般无冻害问题。可以充分利用沙荒和荒山栽培。

一、山楂树的形态特征

山楂树是落叶乔木,高达6米,树皮粗糙,暗灰色或灰褐色;刺长约1-2厘米,有时无刺;小枝圆柱形,当年生枝紫褐色,无毛或近于无毛,疏生皮孔,老枝灰褐色;冬芽三角卵形,先端圆钝,无毛,紫色。叶片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稀菱状卵形,长5-10厘米,宽4-7.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截形至宽楔形,通常两侧各有3-5羽状深裂片,裂片卵状披针形或带形,先端短渐尖,边缘有尖锐稀疏不规则重锯齿,上面暗绿色有光泽,下面沿叶脉有疏生短柔毛或在脉腋有髯毛,侧脉6-10对,有的达到裂片先端,有的达到裂片分裂处;叶柄长2-6厘米,无毛;托叶草质,镰形,边缘有锯齿。伞房花序具多花,直径4-6厘米,总花梗和花梗均被柔毛,花后脱落,减少,花梗长4-7毫米;苞片膜质,线状披针形,长约6-8毫米,先端渐尖,边缘具腺齿,早落;花直径约1.5厘米;萼筒钟状,长4-5毫米,外面密被灰白色柔毛;萼片三角卵形至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约与萼筒等长,内外两面均无毛,或在内面顶端有髯毛;花瓣倒卵形或近圆形,长7-8毫米,宽5-6毫米,白色;雄蕊20,短于花瓣,花药粉红色;花柱3-5,基部被柔毛,柱头头状。果实近球形或梨形,直径1-1.5厘米,深红色,有浅色斑点;小核3-5,外面稍具稜,内面两侧平滑;萼片脱落很迟,先端留一圆形深洼。花期5-6月,果期9-10月。

二、山楂树的果实性状

山楂树的果实较小,类球形,直径0.8~1.4cm,有的压成饼状。表面棕色至棕红色,并有细密皱纹,顶端凹陷,有花萼残迹,基部有果梗或已脱落。质硬,果肉薄,味微酸涩。

三、山楂树的分布范围

山楂树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生于山坡林边或灌木丛中。海拔100-1500米。朝鲜和苏联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四、山楂树的主要价值

山楂可栽培作绿篱和观赏树,秋季结果累累,经久不凋,颇为美观。幼苗可作嫁接山里红或苹果等砧木。果可生吃或作果酱果糕;干制后入药,有健胃、消积化滞、舒气散瘀之效。

五、山楂树的栽培技术

(一)、选地及育苗

选土层深厚肥沃的平地、丘陵和山地缓坡地段,以东南坡向最宜,次为北坡、东北坡。要注意蓄水、排灌与防旱。用山楂种子培育的苗木,称为实生砧木苗。实生砧木苗一般均需嫁接才能成为供栽培的山楂。山楂种子壳厚而坚硬,种子不易吸水膨胀或开裂。另外,种仁休眠期长,出苗困难。因此,山楂在播种前,种子一定要预先进行处理,才能保证其发芽率。

(二)、栽植

山楂在春、秋及夏季栽植均可。一般在秋末、冬初栽植成活率较高;栽植时先将栽植坑内挖出的部分表土与肥料拌匀,将另一部分表土填入坑内,边填边踩实。填至近一半时,再把拌有肥料的表土填入。然后,将山楂苗放在中央,使其根系舒展,继续填入残留的表士,同时将苗木轻轻上提,使根系与土壤密切接触并踩实,表土用尽后再填生土。苗木栽植深度以根颈部分比地面稍高为度。避免栽后灌水。苗木下沉造成栽植过深现象。栽好后,在苗木周围培土埂,浇水。水渗后封土保墒。在春季多风地区,可在根颈部培土30cm高,以免苗木被风吹摇晃使根系透风。

(三)、田间管理

翻耕园地或深刨树盘内的土壤,是保蓄水分、消灭杂草、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通透性能,改善土壤肥力状况,促使根系生长的有效措施;施肥时基肥掌握秋季早施,追肥可在发芽展叶、开花着果及果实膨大等几个时期中,根据具体情况施用。春季花期追肥和叶面喷硼(用0.5%硼酸溶液)能显著提高着果率和促进新梢生长。大年树则应加强后期(8~9月)追肥,促进花芽分化。遇有旱情引起落果时,应进行灌溉或松土覆草,减轻旱情。施肥方法:条施,即在行间横开沟施肥。全园撒施。即当山楂根系已密布全园时,可将肥料撒在地表,然后翻入土中20cm深。穴施,即施液体肥料(人粪尿)时,在树冠下按同方位,均匀挖6~12个30-40cm深的穴倒入肥料理土;生产中山楂会发生严重的落花落果现象,影响产量。原因包括树体衰弱,授粉受精不良,土壤干旱,光照不足等。对因授粉受精不良引起的落果或花而不实时,可在初花期到盛花期喷洒50ppm的赤霉素溶液,重点喷洒花簇,能提高座果率1~2倍以上,并使果实提前着色成熟。

(四)、整形修剪

放任生长的山楂树,全树大枝多而冠内小枝密,影响产量和品质。整形时可采用疏散分层形、多主枝自然圆头形或自然开心形的树形进行修剪。疏散分层形的树体结构与苹果相同,可参照进行。唯山楂树干性较弱,容易发生偏干偏冠现象,整形中可利用剪口芽的剪留方向或更换中心干的延伸枝加以控制调整。当中心干严重倾斜不易培养时,也可顺应其长势除去中心干,改成自然开心形树形。全树保留3~4个主枝。基角45~50度,再在各主枝上适当培养副主枝,占有空间。采用多主枝自然圆头形整形时,可根据枝条的自然长势,使主枝间保持30cm左右的间隔适当疏散排列,并向四外伸展,全树共培育7个主枝;盛果期的山楂树,主要是对连续结果数年的结果母枝轮流回缩复壮,防止结果部位外移,稳定产量,并维持良好的长势。特别对结果多年而下垂的枝群应在3~5y生枝段上较重回缩。当因结果过多发生大小年现象时,对大年树应疏除过多的结果母枝,使母枝与发育枝的比例保持2:1或1:1。也可在现蕾期进行花前复剪,疏去部分弱枝上的花序,促进花芽分化。树冠郁闭严重时,首先间流或回缩部分大枝,同时疏剪部分发育枝。

六、山楂树的病虫害防治

1、白绢病:白绢病病菌寄生于山楂树体的根颈部分,受害部分产生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其上着生一层白色菌丝,很快缠绕根颈,当环周皮层腐烂后,全株枯死。

白绢病防治方法:注意肥水管理,增强树势。并防止日灼与冻害。

2、白粉病:白粉病对幼树危害较重;被害后,新梢和叶片出现粉红色病斑,上面覆盖一层白粉,叶片狭长卷缩,严重时扭曲纵卷,最后苗木枯死。

白粉病防治方法:苗长出4-5片真叶后,立即喷洒0.5波美度石流合剂;以后每隔半月喷一次。7月以后可根据情况停喷。对成年树。发芽前喷洒5波美度石硫合剂,可在花薹期及6月各喷一次50%可湿性多菌灵100倍液,或用50%可湿性托布津或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及石硫合剂。

3、桃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在山楂树上一年发生两代,主要危害果实。

桃小食心虫防治方法:在越冬幼虫出土前,于树下用75%辛硫磷乳剂每公顷3.75~7.5kg拌成毒土撒入土中,诱杀。

4、山楂粉蝶:山楂粉蝶一年发生一代,以二至三龄幼虫在卷叶中的虫巢中越冬。当山楂芽开绽时,山楂粉蝶幼虫转移至芽上拉丝张网,啃食嫩叶。

山楂粉蝶防治方法:将越冬、越夏群居的幼虫巢剪下,集中烧毁;幼虫危害时,向虫网喷洒5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505杀螺松乳剂1000倍或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进行防除。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