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脚木

   2019-05-19 苗业网佚名4053
核心提示:鸭脚木学名:鹅掌柴别称:鹅掌柴、鸭脚木、鸭母树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伞形目科:五加科族:多蕊木族属:鹅掌柴属组:伞序鹅掌柴组亚组:合柱鹅掌柴亚组种:鹅掌柴分布区

鸭脚木

鸭脚木    学名:鹅掌柴    别称:鹅掌柴、鸭脚木、鸭母树、吉祥树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伞形目    科:五加科    族:多蕊木族    属:鹅掌柴属    组:伞序鹅掌柴组    亚组:合柱鹅掌柴亚组    种:鹅掌柴    分布区域:西藏、云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和台湾、日本、越南和印度。

鸭脚木(别名:鹅掌柴,吉祥树),常绿乔木或灌木,小枝、叶、花序、花萼幼时密被星状短柔毛,后毛渐脱落。鹅掌柴,(Scheffleraoctophylla(Lour.)Harms),为常绿灌木。分枝多,枝条紧密。掌状复叶,小叶6-9枚,长卵圆形,革质,深绿色,有光泽。圆锥状花序,小花白色。浆果深红色,成熟时黑色。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常见的植物,原产大洋洲、中国广东、福建、以及南美洲等地的亚热带雨林,日本、越南、印度也有分布。现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一、鸭脚木的植物别名

为鹅掌柴的别名。

学名:(Scheffleraoctophylla(Lour.)Harms)

分类:五加科,鹅掌柴属。

本种小叶片形状变异很大,最主要的特征是花柱合生成粗短的柱状,在结实时也很粗短。

别称:鸭脚树、江母等。这种野生花卉形态伏美,耐荫常绿,有层次分明的叶片。汕头面石园林风景区对这种花木进行盆栽成功,可作为室内理想的常绿观叶盆景。为适应盆景造型,要合理修剪、疏芽,才能展露秀美特色。

二、鸭脚木的形态特征

鸭脚木是乔木或灌木,高2-15米,胸径可达30厘米以上;小枝粗壮,干时有皱纹,幼时密生星状短柔毛,不久毛渐脱稀。叶有小叶6-9,最多至11;叶柄长15-30厘米,疏生星状短柔毛或无毛;小叶片纸质至革质,椭圆形、长圆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稀椭圆状披针形,长9-17厘米,宽3-5厘米,幼时密生星状短柔毛,后毛渐脱落,除下面沿中脉和脉腋间外均无毛,或全部无毛,先端急尖或短渐尖,稀圆形,基部渐狭,楔形或钝形,边缘全缘,但在幼树时常有锯齿或羽状分裂,侧脉7-10对,下面微隆起,网脉不明显;小叶柄长1.5-5厘米,中央的较长,两侧的较短,疏生星状短柔毛至无毛。圆锥花序顶生,长20-30厘米,主轴和分枝幼时密生星状短柔毛,后毛渐脱稀;分枝斜生,有总状排列的伞形花序几个至十几个,间或有单生花1-2;伞形花序有花10-15朵;总花梗纤细,长1-2厘米,有星状短柔毛;花梗长4一5毫米,有星状短柔毛;小苞片小,宿存;花白色;萼长约2.5毫米,幼时有星状短柔毛,后变无毛,边缘近全缘或有5-6小齿;花瓣5-6,开花时反曲,无毛;雄蕊5-6,比花瓣略长;子房5-7室,稀9-10室;花柱合生成粗短的柱状;花盘平坦。果实球形,黑色,直径约5毫米,有不明显的棱;宿存花柱很粗短,长1毫米或稍短;柱头头状。花期11-12月,果期12月。

三、鸭脚木的生态习性

鸭脚木是耐荫常绿植物,忌直射阳光;既要光照,又应避免急剧变化的光照。

四、鸭脚木的分布范围

鸭脚木分布我国南部。为低山地区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常见树种之一。本种也是是南方冬季的蜜源植物。为一般家具、火柴杆、蒸笼、筛斗等用材;根皮及叶可治感冒、流感及其他炎症。浸酒服治跌打损伤。

五、鸭脚木的栽培技术

鸭脚木花期每年9至12月,开淡黄微绿小花,花香含糖,紫色浆果宿存花柱,十分秀雅。鸭脚木,每年11月至翌年2月进行扦插,可挖掘树桩上苗盆栽,放置在遮荫通风处,正常幼苗迅速生长。盆栽时应以透气排水性的砂和池土混合的砂质壤士。成活后,每月施1-2次适量混合肥或液肥。浇水要适量,才能保证正常生长。

六、鸭脚木的物种分类

本种小叶片形状变异很大,最主要的特征是花柱合生成粗短的柱状,在结实时也很粗短。

鸭脚木高二至五米、掌状复叶互生。叶披针形,有椭圆形或长卵形品种。野生资源丰富。

七、鸭脚木的主要价值

1、园林用途:别称鸭脚树、江母等。这种野生花卉形态伏美,耐荫常绿,有层次分明的叶片。汕头面石园林风景区对这种花木进行盆栽成功,可作为室内理想的常绿观叶盆景。为适应盆景造型,要合理修剪、疏芽,才能展露秀美特色。

2、其他用途:本种木材材质轻软,致密,宜制火柴杆、蒸笼、筛斗等器具。根、皮与叶供药用。

八、鸭脚木的分布范围

鸭脚木广布于西藏(察隅)、云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海南和台湾,为热带、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常见的植物,有时也生于阳坡上,海拔100-2100米。日本、越南和印度也有分布。

九、鸭脚木中药材

即前述植物入药。

别名:鸭脚板、鸭脚皮、鹅掌柴、五指通、伞托树

来源:五加科鹅掌柴属植物鹅掌柴Scheffleraoctophyyla(Lour.)Harms,以根皮、根和叶入药。全年可采,根、根皮洗净,切片晒干备用。叶鲜用。

性味归经: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痒,消肿散瘀。根皮: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叶:外用治过敏性皮炎,湿疹。

用法用量:根皮0.5~1两;叶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备注:(1)据报道用鸭脚木树皮半斤,捣烂煎汤服后,再服植物油1~2两,可解木薯及断肠草(钩吻)中毒。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鸭脚木形态特征:鸭脚木是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分枝多,枝条紧密。掌状复叶,小叶5-8枚,叶片浓绿,有光泽。株形丰满、优美,适应能力强。适于布置客厅、书房和卧室。栽培品种较多:“矮生”鸭脚木,株形较小而紧密;“黄斑”鸭脚木,叶片为黄绿色;“亨利”鸭脚木,叶片大而杂有黄色斑块;“花叶”鸭脚木,叶片上有较多黄色斑块。

鸭脚木用途:五加科鹅掌柴属植物鹅掌柴Scheffleraoctophyyla(Lour.)Harms,以根皮、根和叶入药。全年可采,根、根皮洗净,切片晒干备用。叶鲜用。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