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日本落叶松的栽培技术

2016-10-13 12:113810佚名www.miaoyewang.com

一、日本落叶松的生物学特性

日本落叶松为阳性喜光树种,在自然分布区内呈纯林或在混交林中呈优势木居第一层。自然分布区属内陆性冷凉气候带,该气候带年均温7?8℃,北界平均最低气温一9.4℃,南界平均最高气温28.7-33.3℃,年降水量在110-250mm之间,雨热同季。日本落叶松最适土壤为灰化的火山堆积土,石灰质土壤和砂壤上也能生长良好。

二、日本落叶松的适生区域

日本落叶松原产地的分布区在北纬35°8′~38°5′之间,垂直分布于900-2800m范围内。我国秦岭以南的暖温带和亚热带山区是日本落叶松适生区。重庆东部的巫山、巫溪、城口和南部的酉、秀、黔、彭等县适合日本落叶松生长,开县、奉节、石柱、武隆及南川也可大力发展日本落叶松。

三、日本落叶松的繁育技术

日本落叶松可采用播种、嫁接、扦插三种方式养殖。嫁接和扦插两种方式一般只在品种改良和遗传育种上采用,而生产上往往采用播种养殖。

现就播种养殖方式介绍如下:

1、圃地选择与整地作床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排灌良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较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壤或轻壤土育苗。冬季整地,每亩施有机肥750kg,深翻30cm,播种前均匀喷洒1∶10倍的硫酸亚铁溶液,待干后耙平作床,床高15cm,宽lm,床间距25cm。

2、种子处理与播种播种前将种子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4小时,用清水洗净后再倒人45℃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稍稍晾干后与三倍于种子体积的河沙混合,然后置于发芽坑内催芽。发芽坑应挖在背风向阳处。坑深50cm,宽50cm,坑上覆盖塑料薄膜,晚上加盖草帘,每天将种子均匀翻动一次,待有30%的种子裂嘴后即可播种。

播种期在3-4月,当地表温度在10℃以上时即可播种。播种量为4-4.skg/hm2,播种前苗床要灌足底水。采用条播,沟距10-15cm,沟深1cm,播后覆盖1cm厚的细沙壤土,并盖一层稻草,盖草后以不见地为宜,并立即喷水,以后每天少量多次喷水,经常保持床面湿润。当幼苗有30%-50%出土时开始揭草,幼苗出齐后将草揭完,揭草要在阴天或傍晚进行,揭后及时浇水。

3、苗期管理出苗后要适时浇水,少量多次,保持苗床湿润,并注意松土除草,除草结合松土进行,作到除早、除小、除了。为了防止日灼和立枯病,在苗床上方须搭前棚,保持透光度在60%-70%。在6月上旬和7月中旬施两次肥,每亩施尿素2.5kg。为防止病虫害发生,待苗木出齐后每隔15天喷洒一次浓度为1%的波尔多液。

四、日本落叶松的营林技术

1、整地方式及规格一般采用穴状、鱼鳞坑和水平沟整地。在新采伐迹地、杂草较少的弃耕地,灌木较稀的立地条件上,采用穴状整地,规格为40cmX40cmX30cm;荒山、老采伐迹地,灌木和杂草较密的立地条件上,应先进行割灌后再整地,鱼鳞坑整地规格为50cmX50cmX40cm,或采用水平沟整地,规格为沟长70-100cm,宽40-50cm,深为30一40cm。

2、造林季节及密度春、秋造林均可,但以春季的3-4月为好。采用2年生的1-2级合格苗造林,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段上造林,造林密度以每公顷1600-1700株为宜,株行距2X3m;在立地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造林,造林密度以每公顷2500株为宜,采用2X2m的株行距或采用1.6X2.5m的株行距均可。

3、幼林抚育造林后3年内每年5月和8月各除草抚育一次,第二年和第三年的5月份分别追肥一次,每次每公顷施用尿素15kg。造林11年后进行第一次抚育间伐,间伐对象是病虫木、风倒木、雪折木及被压木。间伐后的林分密度以每公顷1500株,郁闭度在0.6左右为宜。

五、日本落叶松的病虫害防治

从重庆引种日本落叶松的情况来看,主要须防治的是早期落针病。防治方法可采取营造针阔混交林的方式,对过密的林分,应清除被压木、病弱木,并适当修剪枝条以减少病源,对发病较重的林分,可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采用400-600倍的代森胺喷洒树冠1-2次。

日本落叶松,学名Larixleptolepis(Sieb.etzuce.)Gordon(LarixkaempferiSargent),松科,落叶乔木。日本落叶松原产日本本州岛中部,于本世纪初成功引入我国。目前我国已在十五个省、市引种栽培,且表现良好。据巫山县林业局在梨子坪林场测定,15年生日本落叶松年均高生长87.93cm,年均胸径生长0.95cm,年均材积生长0.0064m3,单株材积0.0193m3,是中山地带造林的优良树种。

举报
收藏 0
落叶松
落叶松 拼音:luò yè sōng 学名:Larix gmelinii (Rupr.) Kuzen. 界:植物界 亚界:绿色植物亚界 总:门轮藻总门 门:木贼门(有胚植物门) 亚门: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纲:松纲 亚纲:松亚纲 目:松目 科:

0评论2018-06-151028

落叶松枯梢病菌
落叶松枯梢病菌科学分类 真菌:腔菌纲、座囊菌目、座囊菌科检疫分类 内检(林业)分布地区:日本、中国的辽宁省(丹东、本溪、抚顺、辽阳、营口、旅大、铁岭)、吉林省(延吉、汪清、图们、延边)、黑龙江省(佳木斯

0评论2018-03-061292

宁夏落叶松育苗种植技术
栽培技术1. 选地整地:首先,育苗地选择。落叶松育苗地应该注意选择地势平坦、土壤层深厚,以肥沃的中性土壤或者微酸性土壤为宜,要保证土壤疏松多孔,为后期落叶松种子顶土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此外,苗圃地还要选

0评论2018-03-06545

落叶松枯梢病的症状及防治
落叶松枯梢病的症状及防治——落叶松枯梢病是一种危险性大、传播迅速的病害,已由国家正式列为检疫对象。落叶松枯梢病为害树种及症状:落叶松枯梢病为害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海林落叶松、华北落叶松、朝鲜落叶松

0评论2017-05-31601

华北落叶松枯梢病的防治方法
华北落叶松枯梢病的防治方法华北落叶松枯梢病症状:华北落叶松枯梢病为害华北落叶松1-35年落叶松人工林的当年新梢;6-15年生幼林发病较重且普遍7月上旬开始发病,7月中、下旬症状明显。一般先从主梢发病,然后由树冠

0评论2017-05-19491

落叶松癌肿病的发生及防治
落叶松癌肿病又称溃疡病,是落叶松山的重要世界性病害,我国于1978年以后在大小兴安岭的落叶松上有发现。落叶松癌肿病症状:发生在落叶松的枝干部。细枝发病 病皮微微下陷、开裂、微肿,且常绕枝一周变黑,病部以上

0评论2017-04-11505

落叶松褐锈病病原症状分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
落叶松褐锈病病原症状分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落叶松褐锈病是危害落叶松的重要病害。一、病原:落叶松褐锈病由担子菌亚门的落叶松拟三胞锈菌引起,该菌为同主寄生菌,在落叶松上能够完成发育循环。二、症状:发病初期

0评论2017-03-24535

落叶松鞘蛾的防治方法
1、针对鞘蛾的“向光”习性,造林时合理密植;抚育伐时强度不宜过大;对林间空地及时补植;有条件时,于林缘外围营造阔叶树林带供作“保护层”。针对鞘蛾“单食性”特点,应营造不同树种、不同树龄、不同比例的混交

0评论2017-02-0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