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叶松 学名:PinuspalustrisMill. 别称:长叶松、大王松 界:植物界 门:裸子植物门 纲:松杉纲 目:松杉目 科:松科 亚科:松亚科 属:松属 亚属:双维管束松亚属 组:油松组 种:长叶松 命名者及年代:Mill.,1786。
长叶松(学名:PinuspalustrisMill.)是松科、松属乔木,在原产地高达45米,枝向上开展或近平展,树冠宽圆锥形或近伞形;树皮暗灰褐色,裂成鳞状薄块片脱落;冬芽粗大,银白色,窄矩圆形或圆柱形,顶端尖,无树脂;芽鳞长披针形。针叶3针一束,球果窄卵状圆柱形,有树脂,成熟前绿色,熟时暗褐色,种鳞的鳞盾肥厚、显著隆起,横脊明显,鳞脐宽短,具坚硬锐利的尖刺;种子大,长约1.2厘米,具长翅,种翅长约3.7厘米。
长叶松原产美国东南沿海及亚热带南部,中国南京、无锡、上海、杭州、绍兴、福州、闽侯、庐山和青岛等地有引种栽培。喜湿热海洋性气候环境。
长叶松可作东南沿海各省的造林和庭院观赏绿化树种。木材坚实,耐用。可供建筑及家具等用。
一、长叶松的形态特征
长叶松是乔木,在原产地高达45米,胸径1.2米;枝向上开展或近平展,树冠宽圆锥形或近伞形;树皮暗灰褐色,裂成鳞状薄块片脱落;枝条每年生长一轮,稀生长数轮;小枝粗壮,橙褐色;冬芽粗大,银白色,窄矩圆形或圆柱形,顶端尖,无树脂;芽鳞长披针形。针叶3针一束,长20-45厘米,径约2毫米,刚硬,先端尖;横切面三角形,二型,皮下层细胞,树脂道3-7个,多内生;叶鞘长约2.5厘米。
长叶松球果窄卵状圆柱形,有树脂,成熟前绿色,熟时暗褐色,长15-25厘米;种鳞的鳞盾肥厚、显著隆起,横脊明显,鳞脐宽短,具坚硬锐利的尖刺;种子大,长约1.2厘米,具长翅,种翅长约3.7厘米。幼苗最初几年苗茎很短,呈禾草状。
二、长叶松的生长环境
长叶松喜湿热海洋性气候环境。长叶松属暖温干燥型的阳性树种。能适应暖温干燥的气候环境。适合高海拨地区种植,最宜选在土壤深厚、湿润肥沃、排水良好呈中性的缓坡地上,在干旱陡坡生长不良,在排水不良或间歇性积水的地方不能造林。
三、长叶松的分布范围
长叶松原产美国东南沿海及亚热带南部,中国南京、无锡、上海、杭州、绍兴、福州、闽侯、庐山和青岛等地有引种栽培。在南京、无锡、上海、杭州、福州和闽侯等地生长良好,青岛、庐山则生长缓慢。
四、长叶松的繁殖方法
(一)、采种贮藏
长叶松种子10月上旬成熟,选生长健壮、35年生以上的母树,当球果由青色逐渐转变成青黄褐色时组织人员采收。采收的种球摊晒于日光下,每日翻动5-6次,至鳞片松驰张开种子脱落,除杂后晒至含水量8-9%干藏,贮藏温度不高于5℃,切忌阴干,种子2435-2580千克粒,发芽率65-70%。
(二)、选地整地
长叶松为深根性中性树种,在苗期耐阴,长大后需要阳光,圃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最好是靠近山脚的农田更佳,于初冬对圃地进行深翻,播种前要“2犁2耙”,保证土壤精细无大土块,施复合肥80千克/667平方米,钙镁磷肥100千克/667平方米作基肥。作床,床宽1米,床高25厘米,长度视地而定,步道宽35厘米,四周开好排水沟,中沟浅,边沟深,做到雨停沟内不积水。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播种前20天对圃地进行化学除草,每667平方米可用50%乙草胺50毫升,对水50千克均匀喷雾,不宜重复,有效期2个月,或在盖草前用0.1%浓度果尔除草剂30毫升/667平方米均匀喷洒。
(三)、种子催芽
1、选种:首先对种子进行精选,用一个大容器将种子盛入其中,并用于净水浸种,水面高于种子30厘米以上,及时筛去漂浮的种粒。选出发育健全、饱满、粒大、发芽率高、生命力强和无病虫害的种粒。
2、消毒:其次对种子消毒处理,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小时,若用3%浓度的高锰酸钾,则只能浸30分钟,取出密封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数次。
3、催芽:最后对长叶松种子进行水浸催芽用50℃左右的温水,先将水倒入容器内,然后边倒种子边搅拌,倒完种子,水面要高出种子10厘米以上,每天换水3-4次,种皮吸水膨胀后,捞出摊于容器中,置放20℃左右处催芽,并用湿稻草覆盖,每天淋水5-6次,当种子有50%以上破胸时,即可取出播种。
(四)、播种方法
采用条播,行距为12厘米,沟宽3厘米,条播行向最好采用南北向,主要是使苗木受光均匀,播种量约20千克/667平方米,种子间距2-3厘米左右,播种后覆土要求,土壤疏松厚度约0.5厘米以下,及时用稻草覆盖后浇足水,播种时间为2月下旬至3月上旬,约经35天左右发芽,及时揭草。白天可以用人进行看守,夜晚可以放一些毒饵进行防鼠,时间大约10天左右。
(五)、苗期管理
长叶松播种后,苗木不同的发育时期,管理的措施不同。在揭草后及时搭荫棚和喷雾药防止病害,可用多菌灵溶液喷雾。灌水施肥要因地制宜,播种后到幼苗出新梢前灌水要少量多次,经常保持种子层土壤湿润,以利种子发芽,幼苗扎根。从苗木生长趋向迟缓的8月中、下旬就要停止灌水,并及时施磷、钾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
1、施肥:第1次追肥在真叶出现后,即6月初到7月上旬,可追硫铵或碳铵,总用量45-50千克/667平方米,约隔20天左右施1次,第1次667平方米用量为3千克、第2次7千克、第3次10千克、第4次10千克。浇后必须用清水洗苗头,防止肥害。磷肥1次用量1-3千克/667平方米、钾肥为1-2千克/667平方米。喷施浓度磷肥1-2%。8月上旬开始钾肥0.5-0.8%以内,一般喷2-3次。9月底施肥全部结束并将荫棚于傍晚撤除。
2、间苗:苗木出齐后1个月左右进行间苗,再半月进行定苗。每平方米留苗100-120株,每667平方米产3-4万株;如圃地水肥条件好,管理水平高,每平方米可留床130-150株,提高产苗量。
3、除草:应用除草醚40%除草效果好,一般施2-3次,第1次在播后芽前,喷施0.3千克/667平方米;第2次6月末到7月初,喷施1千克/667平方米,可基本控制杂草,如杂草量大,可再喷1次。
4、松土:幼苗出真叶后开始中耕松土,根据土壤板结强度,大约每15天中耕1次,以疏松床面表土,改善土壤的透水性和通气性,松土前先少量灌水,松土后要灌足水。
五、长叶松的栽培技术
1、整地作沟:长叶松造林前应细致整地整地方法可采用带状或块状整地。不论采用何法均注意有利排水。一般做40厘米长、宽,30厘米深,于造林前1年秋季整好,翻扣草皮,刨碎撒在松土的带面上,使成隆起,忌做成沟状。一般都采用明穴造林,在造林前1年冬季前进行整地挖穴。
2、树种混交:长叶松以营造针阔混交林为宜。关键在于合理安排阔叶树种,在平缓湿润的地方宜混交檫树、楝树等。在山地阳坡,半阳地可混交喜树等。可采用团块状混交或带状混交,针阔树种的比例一般为8:3、4:1或5:2;栽针保阔时每亩栽长叶松苗156-165株。
3、造林时间:长叶松在春季造林要注意土壤墒情,在土壤解冻15厘米左右时开始造林。
4、幼树抚育:造林采用1年生苗,幼林抚育,采取带状或块状割灌,割草抚育,要连续抚育3-4年,每年抚育1-2次,才能保证幼树正常生长。
六、兽虫防治
长叶松播种时注意防止鼠鸟啄食种子。苗木从出土到种壳脱落为止要注意防止鸟害。
七、长叶松的主要价值
长叶松可作为中国东南沿海各省的造林和庭院观赏绿化树种栽植。长叶松木材坚实,耐用。可供建筑及家具等用。
八、松属
华山松、北美短叶松、白皮松、加勒比松、大别山五针松、高山松、赤松、萌芽松、湿地松、海南五针松、西藏白皮松、乔松、巴山松、红松、华南五针松、南亚松、马尾松、台湾五针松、欧洲黑松、长叶松、日本五针松、海岸松、西黄松、偃松、刚松、新疆五针松、西藏长叶松、北美乔松、欧洲赤松、油松、火炬松、黄山松、兴凯湖松、黑松、热带松、矮松、毛枝五针松、云南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