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墨天牛

   2023-05-19 花木佚名33
核心提示:松墨天牛拉丁学名:Monochamusalternatus外文名:JapanesePineSawyer别名:松褐天牛、松天牛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亚门:六足

墨天牛    拉丁学名:Monochamusalternatus    别名:松褐天牛、松天牛    外文名:JapanesePineSawyer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纲:昆虫纲    目:鞘翅目    科:天牛科    属:墨天牛属    种:松墨天牛    亚门:六足亚门    亚目:多食亚目    亚纲:有翅亚纲    亚种:2    命名者及年代:Hope,1842。

松墨天牛是鞘翅目天牛科墨天牛属动物。松墨天牛体长13-28毫米,宽4.5-9.5毫米,橙黄到赤褐;触角栗色;前胸宽大于长,多皱纹,侧刺突较大。前胸背板有两条相当宽的橙黄色纵纹,与3条黑色绒纹相间;小盾片密被橙黄色绒毛;每一鞘翅具5条纵纹,由方形或长方形黑色及灰白色绒毛斑点相间组成;腹面及足杂有灰白色绒毛;卵长约4毫米,乳白色,略呈镰刀形。雄虫触角大于雌虫。

松墨天牛分布于中国各地。松墨天牛以幼虫越冬,翌年当温度升到约16度时,便开始蛀食,3月中旬左右在虫道末端筑蛹室化蛹。松墨天牛幼虫蛀食为害五针松、雪松、云杉、松柏、马尾松、赤松、柳杉、柳等林木树干或枝条。

松墨天牛一年发生2代的越冬代成虫羽化期为3-4月,第1代羽化期为7-8月,越冬代卵期4-7天,幼虫期216-226天,蝇期10-15天,成虫寿命33-107天;第1代卵期5-7天,幼虫期47-67天,蝇期7-11天,成虫寿命34-117天。

松墨天牛作为重要的林业检疫害虫,其幼虫为害衰弱松树输导组织的韧皮部及木质部,破坏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造成木材的枯死。成虫在取食和补充营养过程中,通过啃食嫩枝,其体内携带松材线虫侵入松树,使松树受到伤口感染而导致松树长势衰弱,最终大面积死亡。

墨天牛的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0-28.0毫米。体橙黄色到赤褐色,鞘翅上饰有黑色与灰白色斑点。前胸背板有2条相当阔的橙黄色条纹,与3条黑色纵纹相间。小盾片密被橙黄色绒毛。每一鞘翅具5条纵纹,由方形或长方形的黑色及灰白色绒毛斑点相间组成。触角棕栗色,雄虫第1、2节全部和第3节基部具有稀疏的灰白色绒毛;雌虫除末端2、3节外,其余各节大部被灰白毛,只留出末端一小环是深色。触角雄虫超过体长一倍多,雌虫约超出三分之一,第3节比柄节约长一倍,并略长于第4节。前胸侧刺突较大,圆锥形。鞘翅末端近乎切平。

卵:长约4毫米,乳白色,略呈镰刀形。

幼虫:乳白色,老熟时长约43毫米。头黑褐色,前胸背板褐色,中央有波状横纹。

蛹:乳白色,圆筒形,长20-26毫米。

墨天牛的生活习性

寄主植物:马尾松、冷杉、云杉、鸡眼藤、雪松、桧属、落叶松。

成虫活动:在蛹室中羽化后的成虫约经7天左右通过羽化孔从树体内脱出,但以傍晚至午夜最多。成虫在晴天的昼夜均能飞翔活动,且具有弱趋光性,但阴雨天气很少活动,不飞翔,躲藏在松树皮夹缝中或树干、树枝的背风面以及蔸部隐蔽处。据调查,松墨天牛最喜食马尾松,它多在树冠部啃食树干和1-2年生嫩枝的树皮,然后也会向多年生枝条移动和取食,其补充营养选择顺序为:马尾松>雪松>火炬松>湿地松>杉木。

气象条件:松墨天牛的幼虫需要12.5℃以上开始发育,当温度降低到18℃以下时,成虫便停止了取食和扩散活动。成虫在雨天不飞行,躲藏在松树皮夹缝中或树干、树枝的背风面以及蔸部隐蔽处。因此,雨天诱捕器诱捕不到松墨天牛。

天敌:天敌有病原微生物,寄生性线虫、寄生性昆虫、捕食性昆虫、蜘蛛、鸟等。

墨天牛的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韩国、日本、老挝。在中国分布于北京、河北、山东、河南、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香港、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墨天牛的繁殖方式

交配

少数松墨天牛雄虫一羽化出孔即寻找雌天牛交尾,但大多数需要补充营养10天才行交配,15-20天为交配高峰期。时间多于夜间进行,白天很少。交尾方式为背伏式,雄虫伏于雌天牛体背,待雌天牛固定不动后才行交尾。持续时间为10分钟,雌雄均可多次交尾。

产卵

交尾后5-6天雌虫开始产卵,先沿树干垂直方向咬一刻槽。刻槽形状,在厚树皮上,呈圆锥形;薄树皮上,为横椭圆形。刻槽咬好后,雌虫向前爬行将产卵管由刻槽上沿插入树皮与边材间产卵。卵多产在衰弱木或新伐木上,距地面100厘米以上树上,也有在直径1.5厘米以上的枝上,每槽一般为1粒卵,偶有2粒,但有40-50%的刻槽不产卵,据室内观察雌虫每咬一刻槽约需10-15分钟,每产1粒卵需5-9分钟,平均每晚产卵3-6粒,平均产卵期60天,产卵量为40-180粒。雄虫平均寿命55.6天,雌虫为62.4天,林内可见成虫120天。

此虫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木质部坑道中越冬。次年3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在虫道末端蛹室中化蛹。4月中旬即有成虫开始羽化,成虫羽化后经6-8天才从木质部内咬一圆形直径8-10毫米羽化孔外出,时间多在傍晚和夜间。雌雄性比约1:1。5月为成虫活动盛期。成虫羽化后活动分3个阶段,即移动分散期、补充营养期和产卵期。开始补充营养时,主要在树干和1-2年生的嫩枝上,以后则逐渐移向多年生枝取食。成虫喜欢2年生枝,经分析其刺激物质为蔗糖、果糖等。补充营养后期成虫几乎不再移动。

成虫是传播线虫的媒介。成虫从木质部中外出后,体表即有线虫附着,但大部分线虫在体内,并以头、胸部最多,可分布在整个气管系统内,1头成虫保持线虫数最高可达289000条,一般在成虫羽化外出后2-3周,线虫脱离虫体,脱出率约43-70%,脱离的线虫能侵入树干危害。

幼虫共5龄,1龄幼虫在内皮取食,2龄在边材表面取食,在内皮和边材形成不规则的平坑,导致树木输导系统受破坏。幼虫向木质部内蛀害约在3-4龄,秋天穿凿扁圆形孔侵入木质部3-4厘米后向上或向下蛀纵坑道,纵坑长约5-10厘米,然后弯向外蛀食至边材,在坑道末端筑蛹室化蛹,整个坑道呈“U”字形。幼虫蛀食时发出嚓嚓的响声,蛀屑纤维状,除蛹室附近留下少许蛀屑外,大部均推出堆积树皮下,坑道内很干净。

成虫产卵活动需要较多的光线,在温度20℃左右最适宜。故一般在稀疏林分发生较重。郁闭度大的林分,则以林缘木受害最多,或林中空地先发生,再向四周蔓延。伐倒木如不及时运出林外,留在林中过夏,或不经剥皮处理,则很快受此虫侵害,成虫迁移距离1.0-2.4千米。

墨天牛的亚种分化

墨天牛的物种危害

松墨天牛作为重要的林业检疫害虫,其幼虫为害衰弱松树输导组织的韧皮部及木质部,破坏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造成木材的枯死。成虫在取食和补充营养过程中,通过啃食嫩枝,其体内携带松材线虫侵入松树,使松树受到伤口感染而导致松树长势衰弱,最终大面积死亡。

幼虫是主要危害虫态,危害林分中,一年四季可见幼虫。初孵化的幼虫在树干内皮层的韧皮部取食,2龄幼虫渐向边材取食,咬成弯曲、浅平的不规则蛀道;发育到3、4龄幼虫时,开始钻凿呈扁圆形的侵入孔进入木质部。幼虫在蛀食时会发出嚓嚓的响声,并排出大量粗纤维状的蛀屑。若树干内虫口密度相当大时,就会破坏输导组织,导致松树养分输送中断而引起松树死亡。蛀食为害的时间为3-11月,12月上旬主要以4龄幼虫在树干内越冬,也有少数以3龄幼虫越冬。

防治方法

墨天牛的检疫措施

为防止带病虫害松木进入和在林区内传播,开展松林区和各个口岸检疫执法,加强对过往流通的苗木、原木及木材的检查和复检力度,以有无松墨天牛的入侵孔、产卵刻槽、羽化孔和成虫为重点检疫对象。一旦发现就地制材,进行剥皮或60℃以上的药物高温熏蒸处理。同时严厉打击未经检疫而非法调用、经营、加工使用苗木的行为,做到堵源截流。此外,对森防站尤其是基层林业站要加大资金支持以引进相关先进技术设备来严格控制病虫害的传播。

营林防治

在松墨天牛羽化期之前对林区内害虫发生范围的枯死木、濒死木和受害严重的虫害松木进行清除,对高于10厘米的伐桩进行土埋、剥皮或集中焚烧处理等措施,使松墨天牛的繁殖场所遭到破坏,阻止其生殖繁衍。其中对部分有价值的松木,可在有效隔离后就近送往木材加工企业专业杀灭处理再利用。

营造混交林,调整林分的结构,是一种长远性的有效防治措施。通过将纯林营造为混交林、复层林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松墨天牛产卵,对害虫的传播和蔓延能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其中,在营林时还要注意加强抚育管理,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松树自身的抵抗病虫能力,做好监测防范工作。

化学防治

根据松墨天牛发生的基本规律,利用化学防治快速、便捷、高校的特点对松墨天牛适时组织防治,主要利用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性的化学杀虫剂。具有的化学杀虫剂防治方法如下:

有机磷杀虫剂

利用兼具毒力与药效的有机磷杀虫剂抑制松墨天牛胆碱酯酶活性,使其中毒。张垒岩等发现100微克/毫升的70%喹硫磷原油对松墨天牛成虫的产卵驱避率达81.63%,处理24小时和48小时的LC50分别为217.77微克/毫升l和127.32微克/毫升。1000毫升的70%喹硫磷原油的杀虫率达91.33%,施药3、4天后成虫可全部死亡。

甚至有些专家利用微胶囊制剂有效解决化学杀虫剂残效期短的缺点。张梅秀等用20%的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500、400、300倍和8%氯氰菊酯微胶囊悬浮剂进行防治松墨天牛的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处理之间无显著影响,防治效果接近,可以作为替代药剂交互使用。

氯化烟碱类杀虫剂

利用氯化烟碱类杀虫剂,其作用于昆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上。在松墨天牛成虫羽化盛期林间喷粉,显示最适剂量4.5千克/公顷在施药后30d仍能达到67%。在1%噻虫啉微胶囊颗粒剂中添加滑石粉有利于保证施药均匀。

此外,空中喷洒药剂防治松墨天牛也成为防治松墨天牛的有效方式之一,用于山高林密、松墨天牛发生较为集中的松树林。廖孝川等试验结果显示相对于背负式喷雾喷粉机,用飞机喷洒5%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用量不足地面防治的1/5,而且对环境影响也小,施药3天后,飞防区样木上松墨天牛死亡率达100%。

生物防治

据资料显示,在全世界范围内,松墨天牛的天敌种类已经发现了97种,此中包括有47种天敌昆虫、17种病原微生物和33种捕食性鸟类。生物防治在林业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够在保证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利用捕食性天敌昆虫、寄生性昆虫、微生物等,对林业病害进行更加环保的治理。而在林业防治松墨天牛中,花绒寄甲和管氏肿腿蜂得到广泛的推广。

花绒寄甲

花绒寄甲是松墨天牛较为强劲的天敌之一,它们可以寄生在松墨天牛的蛹和幼虫上。由杨远亮等人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在松树上释放花绒寄甲的成虫虽然省力又省时间,但是控制松墨天牛的效果不太稳定,而通过花绒寄甲卵的释放,在防治松墨天牛的各种措施中,经济效益更高,更值得在生产中得到应用。由于花绒寄甲对松墨天牛有天敌作用,因此合理利用花绒寄甲能够有效减少松墨天牛的虫口密度。

管氏肿腿蜂

管氏肿腿蜂是以多种蛀干害虫的蛹和幼虫为寄主的体外寄生蜂,在雌蜂交尾以后,会钻入松墨天牛的排粪孔和刻槽,到达树干,从而寻找到松墨天牛幼虫,对其进行吸食,获取营养。另外,管氏肿腿蜂也可以携带部分白僵菌,让微生物同时控制病害,从而可以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诱杀防治

诱捕器诱杀

诱捕器的使用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有更大的针对性,通过引诱松墨天牛并将其消灭,使大面积虫害得到高效有力的治理。据资料显示,中国国内研发的诱捕器有M-99型引诱剂、A-3型引诱剂、PA型诱木引诱剂、Mat-1号引诱剂和HYP-SH引诱剂等,通过光诱、声诱等,对松墨天牛进行诱捕杀害。诱捕器的使用,不仅成本低,在实际操作中也更方便简单,增加了治理松墨天牛的可调控性。将诱捕器置放于松墨天牛密度较高、地理位置较开阔通风的地方,以增加诱捕的数量,提高诱捕器的效果。

诱木诱杀

诱木诱杀也是防治松墨天牛的常见方式之一,优点在于其简洁有效。其中,松诱木的使用更加普遍,原理在于用一些被感染或者生长状况不佳的马尾松引诱松墨天牛集中起来产卵,从而使它们的扩散和迁飞等习性遭到破坏,达到诱杀目的。在使用松诱木时,需注意在山顶等通风处进行,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并在使用后及时处理焚烧枯死木和诱木,清除里面的松墨天牛,防止剩余害虫再生。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